毛繼鴻(“施”才是有成就感的事 嘉人專訪例外董事長、方所創始人毛繼鴻),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毛繼鴻(“施”才是有成就感的事 嘉人專訪例外董事長、方所創始人毛繼鴻)。
當然,除了方所,毛先生另一種施的形式則是對民間藝術的支持。成都方所開幕當晚,毛繼鴻先生攜手《嘉人》及嘉人中文網首席內容官、嘉人女性幸福基金發起人鄧立女士正式啟動“例外X嘉人女性幸福基金”公益設計合作項目,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能夠引起更多人對民間藝術的關注與支持。
例外董事長、方所創始人毛繼鴻先生
M.C.:對今天晚上的民藝對談,您有什么樣的期望?希望能夠達到一個什么效果?
毛繼鴻:2020年,我們與嘉人啟動“例外X嘉人女性幸福基金”公益設計合作項目,希望能使更多人關注民藝這件事情。之前,鄧立在保護民藝上做了三年多的努力,我們也做了一些零零碎碎的工作,現在終于可以通過這么一個合作項目,推動整個社會去關注民間藝術。
(左)宋慶齡基金會公益合作處處長王剛玉女士、(中)《嘉人》及嘉人中文網首席內容官、嘉人女性幸福基金發起人鄧立女士 、(右)例外創始人兼董事長毛繼鴻先生啟動“例外X嘉人女性幸福基金”公益設計合作項目
民藝對談嘉賓(從左到右):黃炳培、朱哲琴、張莉、黃永松、胡月、鄧立
過去,我們社會當中充斥著太多以金錢、盈利為導向的價值觀,但對于人文特別是那些少數民族或者邊緣非主流文化,卻不怎么關注。如果有更多人真正去關注民間藝術,一種新的價值觀會逐漸形成。之前,鄧立關注了三年多民間藝術毛繼鴻,如果能得到更多人支持,她也不會覺得那么孤獨,希望我們的加入對她來說是一個鼓勵。
M.C.:您覺得苗繡或者中國傳統的刺繡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
毛繼鴻:不管是苗繡還是任何一種傳統工藝,都是基于我們傳統文化以及傳統生活所產生出來的生活智慧,但這些智慧如果沒有人去關注可能就斷源了。如今,因為大多數傳統手工藝人出門打工,使得這種傳統工藝滅絕的速度與物種滅絕速度差不多。很少人會真正覺得傳統手工藝特別是苗繡,可以分享到全世界去。
其實毛繼鴻,我們很多傳統手工藝都是通過歌謠來代替它的文字,通過生活圖騰來傳達對生活的熱愛,這些東西屬于世界文明。苗繡本身繡種較多,不同品類不同繡法,這對服裝業來講,其實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財富。如果我們對這些財富置之不理,就是中國品牌的損失,這些傳統工藝其實是我們和國際品牌一決高低的重要因素,因為我們更了解文化傳承,了解傳承背后的故事,我們可以更好的把它放到當代設計中去。
這次,我們與嘉人啟動“例外X嘉人女性幸福基金”公益設計合作項目,是希望更多設計師和創作人才能去幫助民間傳統工藝,使之現代化,或者說使那些生活寓意或者生活圖騰回到我們當代生活中,給我們更大的啟發。
對談嘉賓在接受現場觀眾提問
M.C.:您會將這樣的民間藝術應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嗎?如何應用才不會流于形式?
毛繼鴻:設計本身可以轉化,對于例外來講,我們一直在做一些非形式感的東方設計。我在大學時聽過這么一句話:唯有發覺客戶后面的精神。但客戶后面的精神是什么?其實不是形式而是精神、本質、氣質,這不僅僅是一場秀或者別的什么,它要跟當代生活有關。形式有很多很多種,重要的是你要對民藝本身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再去使用它發覺它。
M.C.:您和嘉人合作苗繡設計項目,有一部分收入是用做公益的,在這個過程里頭,所有人都做了什么樣的權衡和努力?
毛繼鴻:我覺得基本原則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實這中間沒有太多權衡,只要做的事情有意義就夠了,在保護民藝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能真正幫助傳統工藝找回自信找回原本的熱愛。例如,通過我們的項目繡娘回家了,至少少了一些留守兒童,少了一些家庭不和,因為他們可以說是自食其力的一群人,就像我們做三江源的項目。其實作為企業,除了自身盈利還得幫助社會解決一些社會性問題,當我們已經是一個相對主流的機構,當我們解決了市場問題、品牌問題,剩下的就是從根源上幫助一些相對弱勢的群體,讓他們能夠自力更生,這才是真正幫助他們,也是一個企業最基本的社會責任。
如果我們能從服裝、產品、設計上出發,真正幫助這些手工藝人找回他們生活生存路徑,這將是功德很大的一件事情。現在我們在做的一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牦牛絨項目,就是為了幫助藏民尋找到除了挖蟲草以外的生活來源,通過手工采集春夏自然脫落的牦牛絨,獲得額外的收入,變廢為寶。
毛繼鴻先生在成都方所開幕式上
M.C.:您如何定義方所這樣一個平臺?
毛繼鴻:通過三年多的努力,方所的意義和作用變得越來越大。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包括現在的互聯網時代,公共文化空間越來越少,方所成為了一個可以邂逅、獲取知識、互動的平臺,從更廣的角度來講,它有可能會改變一個城市的氣質。方所帶給大家的是一個具有知識分子氣質的環境和空間,通過這個環境和空間我們可以聽講座、看精心挑選出來的書籍和創意產品。我覺得方所會變成城市人很愿意來的一個文化住地,一個新思想、新觀念、新思潮的一個發生場所,才是人們真正需要的。
說大一點,這有點像中國城市化進程解決方案之一。過去,我們城市生活中公共空間基本缺乏,而且大家對于展覽、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不是那么的強烈。但是當看到幾乎所有公共空間是消費場所后,我們更多的是需要一個可以停留、邂逅或者約會、交流的場所。如果一個場所既能獲得知識又能有交流,既能聽講座又能看展覽,既能有兒童互動空間又能有咖啡廳等很多不同新東西出現,我覺得這樣的書店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文化、藝術、生活空間。
方所其實有點跨界,它為公眾文化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非常有意思。它能第一時間把全世界最新的知識、智慧、信息發散出去,不再是僅通過互聯網的一種冷冰冰的交流、討論。
成都方所開幕式上的詩朗誦環節
M.C.:您說方所算是一次跨界行為,一般跨界主要用在一件產品或者一個藝術表達上,但方所其實是一個挺新的嘗試,其靈感來源是什么?
毛繼鴻:“跨界”是這個時代常用的使用手段,但其實我覺得方所不僅是跨界產物,更多是一個整合平臺。我希望這樣的平臺不會拒人于千里之外,它以書籍為載體,可以面向年齡層很廣的一個群體。同時我還希望這樣的公共空間能結合一些展覽,因為中國人特別是前一輩人幾乎沒有去博物館的經歷,于是我將展覽放到他們平時生活、購物、消費的場所當中,這是一種嘗試。
方所其實是一個成就感很大的項目,我們用原來做服裝賺回來的錢做了這樣一個公共文化空間,讓更多人從中獲得利益。雖然說商業體本身要聚財,但散財也是一種方式,企業不僅僅是賺錢,它還要有分享還要有回饋,還要有更多的關懷。施跟受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大家思考的問題。
當然,我也希望方所是一個精氣神聚集的地方,就像在村莊里面,那個老槐樹下面就是這個村子精氣神聚集的地方。換到歐洲,就有可能是教堂或者教堂前面的廣場。其實,在中國我們沒有一個可以凝聚精氣神同時又沒有那么強商業利益的場所。能在這方面做一些嘗試,真正將方所打造成一個可以凝聚文化力量的地方,至少說明我們這個時代是有思想的。
成都方所開幕式
M.C.:您作為例外、方所創始人,如何在這樣多元化的身份之間進行轉換?
毛繼鴻:其實確實挺難轉換的,一會兒在天上,一會兒在地下。可能今天跟你在談如何做公共文化機構,第二天回來還得修版。有時候被需求得太多又不會拒絕,不同角色每天都會做不同的轉換。但我非常快樂,因為這都在做創作當中。你們去場地了嗎?
M.C.:我去過廣州的方所。
毛繼鴻:成都方所會更不一樣。你們去過這個場地的話,就覺得這個人就是瘋子,完全陶醉在創作過程當中。實話說,一個人一輩子能做多少件事,其中沒有幾件能讓自己覺得真有價值。角色轉換確實是一個挺大的問題,不過也許因為我是雙子座,所以兩邊轉換相對較快,但仍然很累。在不同角色間轉換,有時候需要你落實到很局部的地方,有時候需要你放到很大的格局上。別人可能認為開方所挺簡單的,不就是賣書嘛,不就是美學生活產品嘛,其實真沒有那么簡單,你面對的是不同層面的人,解決的是不同層面的問題。
成都方所
成都方所
M.C.:您剛剛說如果看了成都的方所就會覺得您是個瘋子,那么您覺得成都方所最能體現您特別瘋狂的地方是哪里?
毛繼鴻:整個空間我們花了很大心力去做,它本來是一個很普通的8米層高空間。但我非常希望能將一個文化跟知識的殿堂交還給這個時代。于是我們在現實中打造了這樣一個傳奇的“殿堂”,可以想象《霍比特人3》里面用3D效果打造出來的宮殿。整個方所成都店長一百多米,層高8米多,我們做了37根柱子,每根柱子造價高達幾十萬。這就是我們希望打造出來的知識“殿堂”,知識殿堂不是宗教殿堂,也不是皇族殿堂,它是個沒有階級、供所有人分享的殿堂。每個人都可以在這里互相閱讀、邂逅、發現。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毛繼鴻(“施”才是有成就感的事 嘉人專訪例外董事長、方所創始人毛繼鴻)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