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除草劑(草甘膦,不僅是農業的“災難”?100億美元賠償的背后隱藏著什么),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草甘膦除草劑(草甘膦,不僅是農業的“災難”?100億美元賠償的背后隱藏著什么)。
1. 6月24日,拜耳制藥公司宣布為其收購的孟山都支付超100億美元,以解決關于其除草劑致癌的訴訟
2. 草甘膦是否致癌,各大機構還在“不大可能”和“很可能”的層面徘徊,目前還沒有板上釘釘的證據;但即使草甘膦不能一錘定音致癌,如果增加致癌風險,也可以算做癌癥病因
3. 全世界80%左右的轉基因作物是為抗草甘膦設計的,沒有轉基因作物,草甘膦作用有限;因農民心理依賴的惰性,導致轉基因作物中草甘膦殘留量不斷增加,多國政府一再提高殘留限量標準
4. 我國作為最大的草甘膦生產國和出口國,資源被廉價地輸出,獲利甚少;草甘膦生產后的母液可能會被違規處理、副產品曾被包裝為食用鹽等,讓中國付出了生態的代價;即使不比美國,我國也會有大量民眾尿液中能被檢測出草甘膦
5. 在更好的替代物出現之前,農業可能會慣性維持對草甘膦的依賴;中國為轉基因大豆和玉米最大的食用、飼用消耗國,但并沒有制定進口草甘膦殘留標準;可參照歐盟標準,以及日本進口標準,盡快出臺草甘膦殘留的嚴苛標準
最近,一條資訊刷爆了朋友圈!
6月24日德國拜耳公司發表聲明表示,將支付最高達109億美元的賠款,以了結總計超過10萬起有關“除草劑致癌”的訴訟。拜耳公司同時表示,希望用這筆賠款解決其在2020年“以630億美元收購美國孟山都”所遺留的法律糾紛。
案件回顧
2020年6月
德國制藥與農業化工產品巨頭拜耳公司宣布以630億美元(約合4400多億元人民幣)完成對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孟山都的收購。
然而,收購完成尚不足一年,拜耳公司就開始陷入圍繞“除草劑是否致癌”的無止境的法律糾紛當中。
2020年8月
在一起訴訟中,孟山都公司的除草劑被判定造成美國一名學校的園丁罹患癌癥,拜耳公司被要求賠償2.89億美元(約合20.45億元)人民幣。
2020年5月
美國加州一陪審團裁定,拜耳旗下孟山都公司的除草劑設計有缺陷,沒有對其含有“草甘膦”這一致癌成分發出警告。陪審團認為草甘膦除草劑,該公司對當地一對夫婦罹患淋巴瘤負有責任。
陪審團判處拜耳公司支付賠償金超過20億美元(約合141億元人民幣)。這也是迄今為止,美國陪審團就同類案件對該公司做出的最高金額判決。
在收購孟山都公司后,拜耳公司的股價一路走跌,6月24日拜耳公司宣布百億美元和解之后,歐股已經收盤,拜耳在美國的股價迅速拉升,盤中漲幅一度達到5%。
草甘膦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爭議,這除了它跟轉基因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更主要的是被質疑有致癌的風險。
所有的恐慌都是來源于未知跟不確定性,這篇文章只陳述現象,無意持什么立場,但無礙于表明我們的態度:對食品安全、對整個生態系統,要保持足夠的敬畏。
01
爭議不斷 頻頻被禁限用
自1972年草甘膦問世以來,憑借其易降解、性價比高及能殺死一些頑固性惡性雜草的優勢, 迅速在全球普及,成為最受歡迎的除草劑,經久不衰,榮登除草界的霸主寶座,但從2020年世衛組織聲稱“草甘膦可能致癌”后,自此便爭議不斷,人們對此望而生畏。目前,全世界已超過30多個國家或地區開始禁止或限制使用草甘膦。
2014年,斯里蘭卡禁止使用和銷售含有草甘膦的產品,成為全球首個禁用農藥草甘膦的國家。2020年,泰國限制使用草甘膦,在限制使用地點、標簽區域內禁止使用。2020年1月1日,法國也開始禁止在農業生產中使用草甘膦,將在2023年前逐步淘汰這一產品。在美國,拜耳因草甘膦致癌風波遭索賠判罰近20億人民幣巨額賠償金,公司股價也大幅下跌,陸續有草甘膦致癌案件在美國上演。2020年3月,美國禁止將草甘膦作為干燥劑在燕麥收獲前噴灑。2020年3月27日,越南宣布即日起禁止所有含有草甘膦除草劑的進口和貿易。2020年7月,奧地利成為首個禁止所有草甘膦用途的歐盟成員國,捷克共和國、意大利和荷蘭也對草甘膦實施了限制。2021年,德國禁用草甘膦。……
02
草甘膦真的會致癌嗎
事實上,1985,美國環保署(EPA)就將草甘膦列為C類致癌物,美國環保署C類致癌物的定義是“有潛在證據表明可能致癌”。
一場賠償7800萬美金的官司。2014年,一位名叫德維恩·約翰遜的學區場地管理員由于經常使用孟山都的農達除草劑(草甘膦),在幾次意外中,身體被除草劑浸濕,結果被診斷為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從而起訴孟山都公司。 對孟山都來說這只是麻煩的開始, 僅在一年內,就有800多人起訴孟山都公司,2020年起訴人數已經達到了上千。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癥機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草甘膦歸類為“對人體可能致癌物”(2A級),即對動物致癌的證據是明確的,但無明確證據證明對人類致癌。
經過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2020年8月,法官判決孟山都向約翰遜支付2.89億美元的賠償金(約人民幣20億),在孟山都提起上訴后,賠償金降低到約7800萬美元(約人民幣5.3億)。緊接著,2020年判定對當地一對夫婦罹患淋巴瘤負有責任,判處拜耳公司支付賠償金超過20億美元(約合141億元人民幣)。
需要說明的是,法官確認了這判決,并不意味著,草甘膦除草劑一定會導致癌癥,這涉及美國復雜的司法程序,也有可能是一場各方利益博弈的連續劇,并不一定是以完備的科技依據為判決的標準。
實際上,關于草甘膦除草劑是否安全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止過。2020年7月,美國加州健康損害評估辦公室宣布將草甘膦正式列入致癌化學物質清單。然而,美國環境保護局在長達數十年針對草甘膦風險評估,提出該化學品不太可能致癌。
直至今天,在“可能”“不太可能”“無明確證據”,“有潛在證據”,這些讓人暈頭轉向的官方辭令背后,草甘膦的安全性,依然疑團重重。
03
跟轉基因是什么關系
按照時間算,草甘膦比商業化的轉基因作物早問世20多年,怎么又扯上關系了呢?
其實,草甘膦跟轉基因并非“伴生”關系, 草甘膦也同樣用于非轉基因農作物的使用上,畢竟轉基因技術被商用之前,草甘膦早就存在了。
要理清他們的關系,還得從草甘膦“除草大王”的特性說起。草甘膦是一種廣譜滅生性除草劑,能夠影響植物營養的發生機制,抑制芳香簇氨基酸的合成,從而切斷植物的營養供給,幾乎能殺死一切綠色植物。但是農民在使用草甘膦的時候,作物經常也被誤傷造成損失,怎么辦?
孟山都的辦法是:給作物披上一層“盔甲”,以防被草甘膦殺滅,而這層“盔甲”,就是耐草甘膦基因。孟山都發現,一種叫“矮牽牛”的植物對草甘膦有抗藥性,于是,就把“矮牽牛”的抗草甘膦基因植入農作物中,這樣就可以放心種植這些農作物,使用草甘膦時不用擔心會被殺死。
20世紀90年代,抗草甘膦轉基因玉米、油菜、大豆、棉花被研發出來后,到2014年,共研發出了23種抗草甘膦轉基因農作物。
比如, 轉入了抗草甘膦基因的大豆就不再懼怕被草甘膦誤傷,但風險也隨著而來,一方面,即可能會造成農民過量使用草甘膦,對土壤造成破壞,對人體造成傷害;另外一方面,長期使用,一些雜草對除草劑就了耐藥性,除草劑就無法殺死這些雜草,從而產生了“超級雜草”。
04
取舍:錯綜復雜的利益計算
這張圖反映出了國內民眾對草甘膦跟轉基因的一知半解,拉上橫幅抗議的大爺大媽只知道草甘膦是孟山都公司研發出來的,但肯定不知道的是,早在2000年草甘膦就已經過了專利保護期,目前草甘膦產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
中國是農業大國,不管是糧食生產,還是果蔬生產,都要花費大量勞力來除雜草,這就必然會偏向于草甘膦這類農藥 ,草甘膦在國內有著很大的市場,在傳統作物中使用范圍也非常廣 。
現實情況是,目前還很難找到像草甘膦這樣高效、價格相對低廉的代替品。目前,草甘膦在中國是第一大農藥品種,無論是生產量,消費量還是產值和銷售額,在所有的農藥品種中都是第一位。
有一種說法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草甘膦若被禁用不僅對于農資行業影響巨大,而且會提高農業生產中的除草成本,從而影響農產品的價格。
草甘膦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鏈,期間牽扯到錯綜復雜的利益計算,是高度產業化的農業跟生態農業之間的博弈, 雖然目前對草甘膦是否致癌還沒有一個定論,但是草甘膦等除草劑跟生態農業的對立卻基本是行業共識。
美國密蘇里大學土壤微生物學教授Robert Kremer博士自1997年以來,就一直在研究轉基因作物和草甘膦如何對土壤生態造成影響。
必須看到的是,國內外出現了一波生態農業的反擊,一場對現代農業的“撥亂反正”。
在歐盟成員國中,奧地利的農田有機率最高,高達23.4%,2020年7月2日,奧地利下議會投票通過禁用除草劑草甘膦。在國內的貴州省,2014年起,就全面禁止草甘膦等化學除草劑在茶園的使用,全面施行人工除草、機械除草 ,為此,貴州的茶葉產業,每年要多付出49億元人民幣的代價。
貴州農業部門測算過,一畝地如果用草甘膦,會比不用草甘膦節約690元,可賬不是這樣算,整個地區“生態茶葉”的品牌價值,長遠來說要遠遠超過49億。
05
如果草甘膦被“禁”
除草是農業生產中必不可缺的一環,除草劑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滅生性除草劑領域,本就“人丁不旺”,作為世界上使用噸位最大的除草劑,在全球除草劑市場占比約48%,產品市值高達60億美元,其效果和高性價比是不可比擬的,如果草甘膦再被禁,農戶的除草成本將會大大提高,必然再起風波。
草甘膦-抗性嚴重
草甘膦在除草界已經接近50年,殺草譜很廣,對40多科的植物有防除作用,以內吸傳導性強而著稱,它不僅能通過莖葉傳導到地下部分,而且在同一植株的不同分蘗間也能進行傳導,對多年生深根雜草的地下組織破壞力很強,能達到一般農業機械無法達到的深度。產能也足夠大,到農戶端成本容易接受,但是隨著年處理面積越來越大,已達90億畝次,抗性問題愈加嚴重。
敵草快-殺草譜窄
敵草快是全球僅次于草甘膦的滅生性除草劑,具有一定的內吸性,可迅速被綠色植物組織吸收,但不會傷及作物根系,可以通過植物韌皮部向上傳導,遇土鈍化,對于后茬的安全性很高,比草甘膦和草胺膦除草快捷高效,主要用于大田、果園、非耕地、收割前等除草,也可以用作馬鈴薯和地瓜的莖葉催枯。
但是,施用成本較高,殺草譜狹窄,不殺根系,控草時間較短,雜草容易返青,可與草銨膦、草甘膦桶混增效。
草銨膦-貴
草銨膦是基于天然產物的除草劑,除草速度快,不會產生耐藥性,安全性更高,目前無致癌爭議,對標草甘膦等化學農藥,具有環境和諧、較好的社會認可度等優勢。
但成本高很多,在兩者數倍的差價面前還是很難被終端用戶認可。
面對當前的情況,沒有一種除草劑產品能夠單挑占據除草劑市場半壁江山的草甘膦,但是頻繁使用的草甘膦也是其命門。
06
怎么更有效、更安全的除草?
1
草甘膦的自我革新
綜合來看,鑒于其在除草上的卓越效果,其在國內及全球市場上是禁止還是被市場淘汰草甘膦除草劑,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不得不直面草甘膦抗性嚴重的事實。
其實,當前已經有不少公司做出嘗試,當前草甘膦登記的產品共計1378個,153個原藥,單劑998個,混配產品有227個,其中,2020年、2020年的登記數量分別為57個、78個,呈現一個井噴狀態。
當年登記產品數量占總登記產品數量的百分比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草甘膦除草劑(草甘膦,不僅是農業的“災難”?100億美元賠償的背后隱藏著什么)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