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健身房加盟店(這家健身房24小時無人值守卻融2000萬 1年開了200家加盟店),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無人健身房加盟店(這家健身房24小時無人值守卻融2000萬 1年開了200家加盟店)。
◆ 健身行業到了 2025 年將有 3000 億元體量。
文 | 鉛筆道 記者 王琳
?導語
去年 8 月 1 日,上海凌空 SOHO 一層被圍得水泄不通。
1000 人伸著脖子,踮起腳尖,翹首以盼。他們聞風而來," 陳小春和麥迪要來參加 Liking Fit 的開業慶典 "。
Liking Fit 是一家健身房,但它的業務形態和傳統模式卻大相徑庭。316 平方米,24 小時不打烊,沒有一個服務人員,一個智能手環開啟所有設備。
線下推陳出新,線上 Liking Fit 也沒按 " 常理 " 出牌。它依托朋友圈和自媒體大號獲取穩定客流。它主打月卡,用戶在微信公眾號購買會員卡后,可選擇操課、私教課,到線下實體店健身。
如今,依靠加盟,Liking Fit 已覆蓋全國 74 個城市的中央商業區,共計 200 家店。
"18 個月后凌空 SOHO 店便可回本,他們(傳統健身房)最快也要四五年吧。" 創始人徐志巖信心滿滿地說道。
注 : 徐志巖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其真實性負責,鉛筆道已備份錄音速記,為內容客觀性背書。
業務盈利卻轉型
" 裁不裁員?裁誰?裁多少?" 這 3 個問題徘徊在徐志巖腦海中。
那時,徐志巖創業兩年。他經營著一個名為好廚師的項目,用戶線上發起邀請,廚師到家做飯," 就是典型的 O2O"。一年時間內,好廚師完成 3 輪超 1 億 3 千多元融資,已實現盈利。
徐志巖卻覺得不對勁。" 頻次低,產能低,一天也就三頓飯。"" 我本質上是和餓了么、美團競爭,還有物流成本,沒有優勢。"
徐志巖要切入一個新的領域。但經過前期的補貼獲客,賬上僅剩大幾百萬元。他必須要裁員。" 養不起那么多人,一個月工資就得六七十萬。"
裁誰?裁多少?一番糾結后,徐志巖留下了 15 個技術人員," 公司還是要具備互聯網基因 "。
趟好的路,自己堵上;未開墾的路,一片迷茫。徐志巖得加快腳步,迅速覓得一個合適的項目。他不想再做餐飲," 難做,競爭不過人家 "。
他盤算起自己的優勢。當過 7 年運動員,一路過關斬將,從青島隊到山東隊,從山東隊到北京隊,拿過全國冠軍。" 算是健身行業的老兵 ",徐志巖喃喃自語," 不如試試這個行業?"
隨后,他驅車往返于各個城市。快兩個月的時間,他流轉于 500 多間健身房,辦了 100 多張卡無人健身房加盟店,也漸漸看出了端倪," 很少有盈利的 "。
并非行業不景氣。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已有 1 億健身人群。有報道稱 10 年內,產業規模將增長 275%。到了 2020 年,盤子會達到 3000 億元。
而是模式出了問題。健身房靠銷售年卡維持,期限少則一年,多則三五年。靠此,他們保持著不錯的現金流。" 有人辦完,過幾天就不去了,他們巴不得不去呢。"
在健身這個小圈子里,各方利益角逐。教練除去授課,還負責拉客。而一旦運轉不下去,店主便可卷錢逃跑。
問題越大,市場越有可為。徐志巖想給健身房印上互聯網的基因。" 不用前臺,不要財務,不推銷卡,24 小時營業…… "
但前提是他先拿下一塊地。
2個月開一家店
徐志巖故作自信,但還是掩飾不住內心的忐忑。
他坐在椅子上,上半身挺得筆直,雙腿卻不安分。他的對面是上海凌空 SOHO 的招商部經理。
他張開嘴便切中要點," 我們可以帶動人流,樓上的白領可以到下面健身,周邊的人也過來幫你把商鋪租出去 "。
雖然前來和招商經理談出租的商戶不少," 租給創業公司,不如租給健身房 "。最終徐志巖以 5 元 / 平方米的價格拿下 400 平方米的商鋪。后來,這個價格成了標準。
徐志巖算好了面積和租金的賬。店鋪從一線城市下沉到二三線城市,依據城市將面積設為三個等級:一線城市 300㎡~400㎡;二線城市 400㎡~600㎡;三線城市 600㎡~800㎡。
城市不同單位平方米的租金略有差異,徐志巖的做法保證了每家門店的租金成本相差無幾。而后,他只要為每家門店配置一致的器材和裝修就可以。
◆ Liking Fit 已覆蓋全國 70 個城市。
他們把開業時間定在 8 月 1 日。為此,他們必須和時間賽跑。傳統健身房裝修完畢后,等到材料味道散完后,少則一個月無人健身房加盟店,慢則三個月才能開業。團隊選擇通氣材料用來裝修,保證門店裝修完畢后,一周內便可運營。
但找來的裝修團隊卻不給力,偷換材料的現象時有發生。不得已,團隊只好找來第三方監工團隊,且會要求施工團隊墊付一部分押金,等到項目正式完成才給全款。
在門店開業的前 4 天,徐志巖和 5 個團隊核心人員睡在了健身房里。" 一睜眼看到工作還沒做完,即便睡了 2 小時,也立馬精神了。"
24 小時不打烊
開業第一天,上海凌空 SOHO 人流不息," 有 1000 人在現場看吧 "。
這樣的成績并非從天而降。早在開業前 25 天,團隊就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陳小春現場與你一起開啟智能健身之旅。粉絲效應加持下,Liking Fit 一下子火了。
它的運營方式和傳統健身房大相徑庭。健身房內無人值守,用戶僅需要一個手環便可打開門禁,開啟所有健身設備。
不僅如此,手環可連接到跑步機、大屏幕抬頭系統等,設備實時記錄脈搏、心跳、里程數等,并將用戶的健身數據實時傳送到 App 個人賬號內,并分享到朋友圈。
健身房內無人推銷售卡,用戶可在微信公眾號購買會員卡。會員卡分為四種類型:月卡 599 元,季卡 1199 元,半年卡 1899 元,年卡 2199 元。" 我們主打月卡。"
店內設備也和傳統健身房迥然不同。32 寸 HD 顯示屏的跑步機,使得用戶可以邊觀看視頻邊健身,3D 捕捉由北美研發團隊打造,實時分析動作標準與否;人臉識別閘機發現并記錄異常動態;智能操房滿足會員個性化的鍛煉需求及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我們不是直接買設備,而是從供應商處個性化定制。"
研發成本高需要充足的客源來支持,徐志巖心里早就規劃," 我們的店鋪 24 小時開業 "。這也是差異," 白領 7 點到家,8 點吃完飯,快 9 點到達健身地點的時候,健身房就要打烊了,我們要抓住這部分客戶 "。
但 24 小時開業如何降低運營成本呢?不要前臺,不需要財務,靠 SaaS 系統自動管理。可電費如何節約呢?Liking Fit 在店內安裝智能感應燈,用戶使用智能手環打開店門后,相關儀器感應到有人進來后,燈光才打開。
如此下來,平均一家門店相比傳統健身房,運營成本降低了 70%。而這也引來了 7000 次 / 月消費頻次。
到了去年 10 月,徐巖覺得模式可行,打算擴張。
1年開 200 家店
他選擇加盟方式," 直營成本太高 "。
團隊在每個城市招募不同的合伙人。合伙人需要具備零售相關經驗,且資金儲備要充足," 我們會幫忙申請貸款 "。篩選合格后,團隊會組織一天的封閉式培訓。然后,去當地上門培訓 15 天。
到了 11 月,Liking Fit 已經簽約了 70 多家門店。
◆ 教練幫學員做運動。
這樣的成績讓徐志巖有了議價權。供應商同意降低價格,如今采購價格已經比最初降低了 30%。
資本也拋來橄欖枝。有投資方找上門來想要注資,徐志巖沒有同意," 想要一家有資源的 "。
循著這條思路,他找來某機構的投資總監。對方是個運動愛好者,在體驗過產品后,他告訴徐志巖," 順著現在模式做就行 "。同時,Liking Fit 獲得 2000 萬元 Pre-A 輪融資。
這個時間點,距離第一家店鋪開業已有 4 個月。徐志巖根據門店流水算了一筆賬。" 算上設備、材料,按照 30% 折舊成本,18 個月可收回成本。"
這個數據比傳統健身房至少快 2 倍。傳統健身房面積為 1500㎡~2000㎡,加盟費用約 30 萬元,外加裝修、器材、房租等,平均開一家門店要 500 萬元。
目前,Liking Fit 已在 74 個城市開設 200 家門店," 一般開在中央商業區 "。它的開店成本不到 200 萬元。" 年租金 30 萬,加盟費 15 萬,加上材料等。"
今年,徐志巖想把門店開到 300 家。為了配合擴張,他開啟 A 輪融資,金額 5000 萬 ~8000 萬元。
/The End/
編輯 付文學 校對 吳澤騫
如需轉載文章請聯系鉛筆道微信客服號鉛筆道大芯芯(微信 id:qianbidao2020)獲取授權資質,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責任。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無人健身房加盟店(這家健身房24小時無人值守卻融2000萬 1年開了200家加盟店)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