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便利店官網(我被全家便利店官網坑了一回,有些失望但依然期待),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全家便利店官網(我被全家便利店官網坑了一回,有些失望但依然期待)。
1
一向傳播信息小心謹慎的我,居然被一家便利店可能開業的消息小小坑了一回。
周一早上刷朋友圈,本地有位朋友興奮地發了截圖說,「全家FamilyMart來長沙了,三線城市的人們水深火熱啊」。
和很多人熟悉的7-11一樣,全家也是源自日本的便利店品牌。這位朋友此前任職于一家美食電商創業公司,并且擔任長沙地區負責人,有著多年的美食行業從業經歷。鑒于這些職業背景,他應該是個可靠程度很高的消息源。
另一個讓我打消疑慮的證據,則是他配發的那張全家便利店官網的截圖。因為地圖上門店地址離我家很近,我立刻打開手機訪問全家官網查詢門店信息,發現的確是可以和周邊地理環境匹配上的。于是我沒再多想,保存這張圖發了朋友圈。
事后回看,我還是犯了個錯誤:地圖上的標注很可能是會出錯的。大約2小時后,另一位朋友在微信群里貼出這家店在大眾點評上的檢索條目,評論區內容顯示,我們查到的所謂「長沙第一家全家FamilyMart」,其真實位置應該在上海七寶鎮某中學旁邊。
我用微信把經過第三人核查的信息轉發給那位朋友,過了一會兒他回了我一句話,「變態啊,便利店都有點評」。
2
對我個人而言,比傳播假消息更尷尬的,是錯誤的信息給了別人過高的期望。
有朋友看到我發的截圖之后,直接在微信群來了一串感嘆三連,「臥槽終于有了」「得救了」「長沙村終于要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便利店了」。當時我還調侃他沒看清楚門店的位置,結果到最后躺槍的原來是自己。
長沙苦于沒有現代便利店久矣。兩年前我還在本地某零售企業工作的時候,跟著集團領導接待了7-11中國區負責人一行。為期一天的考察行程,他們從長沙跑到湘潭,從門店看到工廠,末了賓主雙方坐下互相看PPT一通亂聊,然后就沒有什么然后了。
當時我對這次可能發生的合作是既期待又拒絕的。期待理由不必多說,本地林林總總的便利店品牌加起來,放在7-11面前估計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堪稱全方位落后。7-11作為外資企業想要落地開展業務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容易,有些商品(比如香煙)如果拿不到經營許可,是無法在店內上架的。
▲長沙隨處可見的便利超市大多長這樣
我和幾個朋友后來私下分析那次拜訪后認為,7-11很可能是想通過曲線救國得到一些商品銷售便利,或者干脆借前司便利店的殼在湖南落地。考慮到長沙便利店的整體發展水平,7-11如果真的就這么進來了,能不能維持一貫的水準還很難說全家便利店官網,畢竟考察團提到的「零售行業對人要求很高,必須特別勤奮、踏實、誠懇」,恰好是很多人當前遺忘甚至缺失的品質。
3
兩年過去了,我依然沒有在長沙看到7-11的身影,不過有些事情正在起變化。
我對便利店的認知,大多來自在北京生活那幾年。我正式供職的第一家雜志社位于朝陽區建外SOHO,偌大的街區遍布高層寫字樓,光是樓下各種便利店就能讓你挑花眼。每天我從地鐵站出來,第一件事就是去離大樓入口最近的那家便利店,買幾個飯團和咖啡當早餐,偶爾晚上下班也會拿一份便當吃完再回家。
或許因為這樣的經歷,我格外偏愛光線明亮、陳列合理、貨品豐富、勾人剁手的便利店。兩年前我談便利店話題起的那則標題全家便利店官網,「」,很形象地概括了我心中那些大小不一的便利店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應當扮演的角色。
這次全家暫時沒入駐長沙,失望之余萬幸還有備選。最近三四個月,我經常去一家名為「Today」的便利店買東西,拿起手機順手查了一下,累積消費已接近500元。考慮到我去超市也很少花大錢購物,這個數字已經相當可觀。
第一次接觸Today大概可以追溯至2016年11月周杰倫長沙演唱會,在賀龍體育場跟著散場人群慢慢走向地鐵站,饑腸轆轆的兩個人抬頭往上看,發現路邊有個之前沒見過的便利店招牌,綠底上的發光字寫著「Today」。本著好奇不會害死貓的精神,排隊選了幾串關東煮,大致瀏覽完店內商品就撤了。雖然停留時間有限,但Today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卻相當不錯。
依靠兩個常用的企業信息查詢工具「天眼查」和「IT桔子」,我大概梳理清楚Today的發展路徑:2008年品牌創立,期間險些因經營不善倒閉,2014年總部搬遷至武漢后逐漸走上正軌,在南方多個城市開出400多家門店;創始人是80后,有蒙牛集團任職經歷,(也可能因此背景)獲得紅杉資本及牛根生(蒙牛創始人)的A輪投資,最近一輪B輪融資額為3億元,整體估值達到30億元。
▲Today最近新上線了電子會員卡,積分(今幣)將來會有更多用處
幾個月的持續消費也讓我積累了更豐富的體驗和認識。我在Today買得最多的商品除了飲料就是鮮食,常買的某品牌酸奶不定期有打折活動,部分新品會用醒目標簽吸引顧客下單。與本地眾多便利店鮮食缺位、品類有限不同,Today鮮食選擇更加豐富(飯團包子便當三明治關東煮),促銷活動(新品上架/臨期降價/假期特惠)頻率很高,派發到會員電子賬戶的優惠券結算起來也比較方便。
不方便去店里買東西那幾次,我在外賣平臺上找Today購物得到的現金優惠亦很可觀。縱觀目前長沙便利店市場,得到大額資本加持的Today運營團隊好像更有朝氣,互聯網屬性也最強。而我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當然希望未來有更多優質便利店品牌落地長沙,改善這座城市的日常消費和購物體驗。
4
但不管怎么說,便利店依然屬于零售業范疇,想要做好這門生意,7-11創始人鈴木敏文先生在他那本「零售的哲學」里已經給出了答案:所謂經營,就是不忘根本,踏實的向前邁進。
有時你不得不佩服日本人洞察消費心理、解決行業問題的耐心和決心,畢竟目前國內便利店的現實處境的確好不到哪里去:前有天險(傳統賣場)擋路,后有強敵(美團阿里)追擊,「撿鋼镚兒的小確幸」也快來之不易了。
「強敵」的出現是促使我完成這次寫作的動機。我的聲音男神Rio主持了一檔創投類播客節目「瘋投圈」,最新一期的標題很有意思:「美團是中國最大型的便利店」。這個觀點是與他搭檔主持播客的嘉賓、峰瑞資本早期項目負責人黃海提出來的,節目時長約80分鐘,圍繞美團上市做了全面分析。有興趣可以復制鏈接()收聽全文,我摘錄一段節目介紹供大家先行了解:
美團掌握著美團外賣和大眾點評兩大國民級餐飲入口,美團與一日三餐的密切關系,使它逐漸承擔起「中國最大的便利店」職責。便利店是高度城市化的產物,日本由于單身比例高,生活節奏快,成為便利店產業最成熟的國家,7-11更是當地最大的餐飲公司。國人對熱食的偏愛,以及城市結構對外賣的天然適配,使國內便利店的核心—鮮食業態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但美團的高客單價和有限品類注定無法完全取代便利店,同時阿里巴巴也在積極開拓本地生活服務版圖,成為美團的強勁對手。
此外我還瀏覽了「好奇心日報」和「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等媒體機構針對便利店行業展開的調查研究,不過直到文章寫完都沒得到授權轉載的確切答復,只能整理羅列排序放在最后了。我對商業現象幕后故事產生的廣泛興趣,大多是年輕時曾經受過他們的影響。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全家便利店官網(我被全家便利店官網坑了一回,有些失望但依然期待)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