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加入反阿里聯盟,新零售成巨頭獵場?,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家樂福加入反阿里聯盟,新零售成巨頭獵場?。
家樂福已經宣布將聯手永輝和騰訊,這讓正準備退出中國市場的家樂福吃下了定心丸,于是還表示依然會控股。如此來看,中國的線下零售行業又迎來了有一位站隊者。
人們并不關注家樂福,甚至也沒有太關注永輝,而是關注“馬化騰概念股”,因為,大家都在看,二馬斗法,未來誰才是中國經濟的領軍人物。
最近,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以后,騰訊顯然是非常焦急,開始大手筆的投入,不計成本的擴張,希望能遏制阿里巴巴在線下的疆域,至于自己有多大收獲,并不在現在的考慮之內。
騰訊如此急迫的布局的主要原因是,游戲市場的天花板已經到來,微信QQ的人口紅利也已經結束,而且游戲整個市場也就不到4000億的規模,而零售是數十萬億的空間,騰訊如果不能遏制阿里的發展,幾年之后就會被徹底拉開差距。以目前阿里巴巴的成長速度,在3年之后是騰訊營收的兩倍都是非常有可能。
我們已經看到,2016騰訊的營收與利潤都不如阿里巴巴,而2017年的阿里巴巴的增長又快于騰訊,這種發展態勢必須被遏制,這是騰訊將所有阿里巴巴的商業競爭對手化為其投資對象的根本推動力。
如今,阿里巴巴在重金布局新零售,也將其作為未來主要的發展目標,所以,這個領域自然就成為了騰訊的“眼中釘”,必須不顧一切的沖上去。
其實,從發展趨勢看,電商走向線下,實現店鋪打通、物流打通和數據打通,是有天然優勢的,這也是阿里巴巴在新零售中將建立起來的中國零售基礎設施平臺,一旦成功,阿里巴巴將不僅僅是電商平臺,而是商業平臺。但是,騰訊的主要功夫都在游戲與娛樂方面,即便入股超市,也無法獲得這些整合資源,更無法將這些資源變成大平臺,最多只是能將微信支付的領地得以保留,價值無法和阿里巴巴相提并論。
更麻煩的是,線下零售是重資產的行業,更是不可急于求成的行業,阿里巴巴在B端有著多年的積累,最早就是做B端內外貿起家,而騰訊整個公司既缺乏相應的管理人才,公司的管理體系和制度也不適應這種發展,企業文化中游戲意味過大,難以與商業氣息濃厚的超市商業文化融合,這不是輕易可以改變的,這是基因。
我們看到,在阿里巴巴與三江購物、銀泰百貨以及大潤發的合作中,已經有大量的落地的具體案例和方法措施,反觀騰訊的對外宣傳都是一些“套話”,雖然名詞堆砌的很漂亮,也都是最時髦的熱點概念,但看不到任何的干貨出現,至今也只能是一步一步的跟隨復制,但騰訊研究院的“微創新”的能力在游戲上頻頻得手,會在線下零售方面也依然“如魚得水”,確實值得懷疑。
阿里巴巴從來的都是做平臺的,其之所以對于先入局的企業要掌控控制權,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打磨商業模式,然后作為樣板推出以吸引眾多相關方入駐,但騰訊這種蜻蜓點水的普遍投資,只能看起來是士氣上提振,對于企業的真正加持并不大。所以我們看到,不管是京東還是美團,即便是被人最看重的兩家,至今也還生活在競爭泥潭中,京東的發展速度已經快低于30%,美團更是只能繼續靠融資生存。
至于永輝,與京東的合作中已經讓人看到思路問題,兩家或多家從事類似自營業務的商家除了合并之外不可能有真心的有效益的合作。如果永輝不能控制家樂福的股權,所有的各種聯盟合作都會最后成為畫餅充饑。
從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家樂福曾經很順風順水,十年后在中國的門店數突破100家,成為中國當之無愧的大賣場。但在2008年奧運會圣火傳遞事件后就開始走下坡路。2010年7月28日,家樂福關閉了它在西安的首屈一指一家賣場,而這也是它關閉的中國大陸首家賣場。從那以后,家樂福不斷關閉門店,包括福州、溫州、莆田、洛陽等多座城市。這次家樂福能聯姻永輝、騰訊,希望能有所起色。
在京東與永輝合作沒有進展的情況下,騰訊現在親自出手,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但是,在中國最大的零售企業聯盟阿里巴巴之后,困境中的家樂福也沒有別的選擇,誰讓他前幾年在大好形勢下沒有答應馬云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做商業的都講究低調賺錢,與人合作也往往不會太高調展示,但隨著跨界劇透的加入,不管是金融還是新零售,都已經變成了輿論炒作的熱點,這對整個行業都沒有好處。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家樂福加入反阿里聯盟,新零售成巨頭獵場?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