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鵝宴加盟(于國林:我要做全揚州最好的老鵝組圖),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全鵝宴加盟(于國林:我要做全揚州最好的老鵝組圖)。
于國林已做了40年鹽水鵝
切好老鵝,再澆上熱熱的老鹵
出鍋的鵝形色飽滿,香氣四溢
老鵝燒煮時,每只都是豎在鍋里的
咚,咚,咚……位于儀征馬集岔鎮街道24號的三六老鵝店西門窗口,除了春節,每天都傳出這樣廚刀穿過鹽水鵝,重重碰撞砧板的聲音。
于國林一家六代都生活在這里,也是岔鎮最早制作鹽水鵝的家族。他家的鹽水鵝賣40元一斤,比市區街頭的一些老鵝攤還要貴一些。下著雨的冬日,并不妨礙老顧客穿過文昌西路,到這里來吃一頓全鵝宴,或預定、購買鹽水鵝作為年貨。
(一)“取這個店名,也是讓大家知道,這個老鵝是我"三六子"做的”
上午9點多,下著小雨,濕冷。位于老333省道的三六老鵝店已經開門營業。有鄰居路過門口問:“老鵝好了沒?”老板于國林的女兒于婷婷圍著白色的圍裙,站在門口,回答得干干脆脆:“好啦!”
于家的老鵝是祖傳的手藝,到于國林這兒已經傳了四代,于婷婷是第五代。
于國林的父親于正興1925年出生。解放后公私合營,家里的小吃鋪歸了公家,他成了當時馬集公社大眾食堂的白案大廚。隨后全鵝宴加盟,公家飯店多開了幾家,岔鎮有岔鎮飯店,他就調到了家門口工作。
1961年,于正興36歲時,他最小的孩子于國林出生了。于國林有兩個哥哥、三個姐姐,在兒子中排行老三,在所有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六,這個排行又與他父親當時的年齡契合,所以小名“三六子”。
這也是三六老鵝店店名的由來。“岔鎮這兒最早有70多戶人家,大家相互之間都認識。取這個店名,也是讓大家知道,這個老鵝是我"三六子"做的。”于國林臉色黝黑透紅,說到自己的小名,略有些不好意思,但話還是說得很硬氣。“農村人講究名聲,我做了40年老鵝,沒有人說過老鵝不好吃,我們也不摻假。”
1976年,15歲的于國林開始幫父親買鵝、殺鵝。最早在儀征謝集、月塘一帶買鵝,后來因為需求量增多,就騎自行車到安徽天長縣金集。老鵝好吃,但是鄉里的購買能力有限,他跟著父親,騎腳踏車到揚州渡江橋南邊的食品公司門口販豬頭肉,被當時的市場管理人員攆得老遠。
“過去做生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1979年,于國林接了父親的班,到岔鎮飯店工作。到了上世紀80年代,公家改制,他就承包了這個飯店。
岔鎮的地勢好,是到大儀、陳集、天長的必經之路,加上附近有沙石場,生意越來越好,地方不夠用了。1986年,他干脆回家,自己開起了老鵝攤。
(二)“我們老于家的手藝,從祖上開始就是一板一眼的”
穿過三六老鵝店,進入院子,只見一個農村常見的大灶,上面有三口不銹鋼大鍋。最右邊一口鍋里,裝滿了皮色金黃的老鵝,而且每只都是豎在鍋里的。
“我記事時候,家里的老房子是前后進的,中間有個大院子,類似北京的四合院。”于國林穿著中統棉靴,忙著給老鵝出鍋。這個專門煮鹽水鵝的大鍋灶,即便房子翻建也沒有挪動過。
今年55歲的于國林,祖籍安徽徽州。他說,自己祖上是李自成起義時期,“跑紅頭”跑到這個地方,躲在大雁做的窩里,才活了下來。“跑紅頭”是于國林這一代人才有的說法,80后的于婷婷也不太懂,也是第一次聽一向沉默寡言的父親講到祖上的事,詫異地大笑:“我爸從來沒給我講過這些故事。”
按這個時間算,老于家來岔鎮已經300多年了。于國林的爺爺于春海1895年出生,他的老祖出生時間已經沒人記得了,連著于婷婷的女兒,這一家至少在這里居住了六代120多年。
“以前人做手藝比現在工序繁雜。做白案的,家里必須有磨坊。我的老祖的手藝就是白案。”現在這個院子,比以前要小很多。從前這里開過磨坊,用的面粉都是自己加工的。“我們老于家的手藝,從祖上開始就是一板一眼的。”
冬季,于國林家通常每天3點半起床,宰鵝、燙毛、清理,把爪翅、肫肝、腸、血等分類……“任何季節,鹽水鵝必須是現宰、現煮,當天上市;否則,會影響口味,不如不做。”
此時,于國林的妻子張貴玉在灶口看火。
煮三六老鵝,一定用木柴,最好是雜木,鍋里只放了八角、生姜、鹽、糖等常見佐料和老鹵。隨著溫度的上升,肉質足夠酥爛的同時,保留了鵝肉最本質的味道。“我們的老鵝不用香料的。”
于國林讀的書不多,他不知道,他的三六老鵝在無意中契合了淮揚菜的精髓——選用最新鮮的食材,以最簡單的方式烹調佳肴。
(三)一定要用3年以上的老鵝,必須是散養吃草的,叫聲洪亮,顏值還要高。
從宰鵝到分類,都可以請員工幫忙;煮老鵝,老于家從沒有讓外人插手。“交給別人,萬一味道有了偏差,砸的是我們的招牌。”張貴玉笑著說,跟著老于做了30年鹽水鵝,她也連帶著對品質有些固執。
“這是個苦手藝,但是交給別人我們不放心,希望女兒將來能夠接手。”于國林有些愜意地看著女兒。
于婷婷卻笑著擺手:“我爸爸以前可辛苦了,除了煮鵝,還得騎車出去拿鵝,起早貪黑。現在老鵝定點送上門,他才輕松了一些。”
于婷婷1987年出生,2010年大學畢業后,就在家幫忙站店。“每天負責給客人剁老鵝。”
于婷婷剁的鹽水鵝,平均每片約0.5厘米,非常均勻。“我覺得這還是有點遺傳因素的。”于國林一臉驕傲。
現在,老于家一般三天用100多只鵝,常用山東老鵝。因為那邊放養的居多,貨源充足。
從做鹽水鵝至今,老于家堅持食材一定要用3年以上的老鵝,毛重要在8斤以上。以現在常用的山東老鵝生長規律來說,鵝春天育苗,養到農歷八月半時選種。7只鵝為一巢,一只公鵝配6只母鵝,母鵝到第二年開春開始生蛋,鵝蛋越生越大。到第三年的時候,公鵝淘汰,是煮鹽水鵝極佳的食材。
于國林的鹽水鵝選料以公鵝為主,還必須是散養、吃草的鵝。不喂飼料、添加劑的鵝,體質好,叫聲洪亮,顏值也高。生長周期足夠長的老鵝骨頭非常堅硬,煮熟后非常難剁。
老實木訥的老于,談起“鵝經”來眼睛發亮:“我家的老鵝肯定比揚州那些有名的老鵝都好吃。”
(四)他做的全鵝宴,雖然菜式不多,但非常講究。每天都有城里人驅車來店里品嘗。
因為開過飯店,見過全魚宴、豆腐宴,1988年,于國林開始琢磨做全鵝宴。
“過去除了公公婆婆做這行,哥哥姐姐們都有工作單位,我是農村種田出身,嫁過來就幫忙做鹽水鵝,也有30年了。”妻子張貴玉回憶起丈夫一次性買斷工齡,回家創業的日子。“那時候,我們倆都是半夜三四點鐘起床,有時候他還會去拿活鵝,起得更早,這個行當又累又苦。”
聽到這話全鵝宴加盟,于國林一臉憨笑。他也決不是沒有生意頭腦的人。“我們店門朝著老省333國道,當時做生意的人少,沿途僅此一家。有很多過路客,特別是到儀征運沙石的駕駛員,路過我們這都會停車剁點老鵝回家。”
熟客多了以后,漸漸有人要求在此吃個便飯,他就在家里擺了三五張桌子。
因為開過飯店,見過全魚宴、豆腐宴,1988年,于國林開始琢磨做全鵝宴。
鹽水鵝頭、鹽水鵝、肫肝、爪翅都是現成的,他增加了紅燒老鵝、煨老鵝湯、爆炒鵝腸、豆腐鵝血,加上時令蔬菜。
于國林全鵝宴的菜式不多,但是配料什么時候下,都是有講究的。其中最有講究的,就是做菜用的全是鵝油。“現在老百姓都害怕轉基因,我用鵝油就安全多了。”于國林信心十足地說。
大鍋灶旁邊的煤爐上專門有兩口鍋,用來燉著鵝鹵。來吃飯的人,點了鹽水鵝和鵝四件的,剁好后,每盤要用熱鹵子連澆好幾遍,這樣涼菜就能熱乎乎地上桌了,把顧客的心也熨得熱乎乎的。“我們也教客人這么吃外帶的老鵝。”看到老鵝冒著熱氣,于國林也一臉滿足。
“我們一年來吃一次,再帶一只回家。”現居上海的老儀征人周女士父母,曾就職于這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儀征化纖的效益好,他們會騎著摩托車到這里來吃飯。“我也讓老板給我快遞到上海去,但我們每年還是會趕回來,看望親戚,也來吃老鵝。”
1999年,于國林買下家后面的村部,蓋了小樓房。樓上做住家,樓下做包廂,餐桌也從5張擴張到十三四張,現在已經有了20多張。
現在文昌西路通到了儀征,他們去京華城很方便。于國林是京華城的常客,但他似乎并不羨慕城里人的生活,因為“城市里沒有我們這樣的大鍋灶”。
記者 屠明娟 攝影 張卓君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全鵝宴加盟(于國林:我要做全揚州最好的老鵝組圖)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