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排主義加盟(一塊雞排開出2萬家店,它比肯德基更懂下沉市場丨隱形巨頭),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雞排主義加盟(一塊雞排開出2萬家店,它比肯德基更懂下沉市場丨隱形巨頭)。

正新雞排門店,來源丨IC photo
拼多多的故事有多性感,互聯網公司們征服下沉市場的愿望就有多強烈,但在此之前,或許應該好好了解在那里長起來的龐然大物們。賣炸雞排的正新雞排和賣奶茶的蜜雪冰城,在隱秘的角落把門店默默開到了萬家以上,比作假狂奔的瑞幸還要大上幾倍。驚人的規模、可觀的利潤和看起來再傳統不過的生意,指向一個基本問題:下沉市場到底是什么樣的?
本文是隱形巨頭系列第2篇,試圖為你解答,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正新何以做成中國規模最大的休閑小吃連鎖品牌。
文 | 楊亞飛
編輯 | 喬芊
餐飲業的2020年天旋地轉。疫情期間,海底撈醞釀漲價未遂,西貝訴苦只夠生存三個月,老鄉雞開了一場“預算200元”的發布會,而你家附近的某個小餐廳,可能不知何時就關了門。
正新雞排卻是一個逆勢擴張的例外。
這家五環內名不見經傳,默默經營了20年餐飲品牌,論門店數,是當之無愧的“下沉市場連鎖餐飲NO.1”。截至今年年中,正新雞排全國門店數達到了22030家,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即使在疫情肆虐的4月,正新雞排也堅持開出了接近600家門店。

部分連鎖餐飲品牌最新門店數
這個規模在整個餐飲行業已是絕對的規模領先,盡管未曾出現在類似“2020年餐飲企業百強”行業榜單當中,卻也是休閑小吃市場崛起過程中誕生的龐然大物。
中餐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八大菜系之外還有各種特色小地方菜,制作工藝復雜且地域口味偏好鮮明。消費力也有顯著差別,有人喝星巴克,也有人喝雀巢“3 in 1”,有人吃Shake Shack,也有人吃著華萊士。這客觀上造成一個結果——品牌集中度很低。2020年中國餐飲連鎖化率僅為10.3%,而同期美國這一數字是54.3%。
正因此,用20年時間開出2萬多家店的正新雞排,才顯得稀缺。而它恰恰代表了最不起眼的大眾餐飲市場。
36氪近期對正新雞排創始團隊、餐飲投資人以及加盟商、供應商做出系列采訪,期望結合正新雞排的創業歷程,來探討以下觀點:
1、正新雞排的崛起關鍵在于直營帶加盟,同時在禽流感期間逆勢開店,且不對加盟商漲價;
2、成熟供應鏈支撐品牌崛起,新消費群體還會帶來小店連鎖新機會嗎?
3、下沉餐飲連鎖市場魚龍混雜,品牌力與有效激勵機制是穩健團隊的必要前提;
4、正新雞排也有一些“新問題”:外賣和電商新渠道的崛起該如何應對?
開放加盟成分水嶺
正新雞排創立于2000年,創始人陳傳武在此之前曾憑借速凍代理起家,但做久了之后發現,行業拖欠貨款問題突出,出于回籠資金考慮,陳傳武在溫州瑞安區開出了正新第一家店,2006年成立了正新公司,并入現在的正新集團,從華東地區起步,正新用20年時間一路走向全國500個城市。

正新早期門店,圖據官網
不過,正新迄今2萬家店的規模并非是線性增長的過程,高速擴張集中在最近五年。尤其2020年-2020年間,正新雞排單年新簽約門店數分別高達4149家、4500家、4600家。從餐飲行業數據庫窄門餐眼的數據也可以看出,正新雞排在2020年末開店全面提速,并在此后三年幾乎保持單月三位數開店數。

正新雞排現存門店開店時序圖,圖據窄門餐眼
(注:此部分以用戶最早評論時間作為開店時間,不包含已關閉門店的數據)
為什么從2020年開始爆發?
一個前提是,此前2013年,正新雞排開放了加盟體系。以此為分水嶺,正新雞排的發展歷史可以被劃分為兩大階段:2000-2013年,直營探索階段,正新雞排用13年時間在全國跑出近1000家直營小吃店;2013年至今,加盟體系帶動,逐漸進入品牌擴張期。
不過,正新開放加盟之初推動并不順利,很大原因是沒能趕上餐飲好年景。2013年前后,公款消費限制禁令出臺,如果說這對正新雞排這類休閑小吃影響有限的話,接下來的禽流感的肆虐則是一次致命打擊。
有數據顯示,在禽流感出現前后,以雞鴨產品作為主打菜系的餐飲企業受損嚴重。消費者就餐人數平均下滑 50%以上 ,比較嚴重餐飲企業顧客流失率達到70%以上,部分地區甚至開始限制采購禽類原材。
但就在同行都因此關店的時候,正新非但沒有關店,反而加快擴張速度。正新雞排創始人兼董事長陳傳武告訴36氪,正新是禽流感暴發后最早復工的餐飲品牌,今年3月后也基本100%復工。“每場大的災難到來,對于正新來說都是一個大的機會,來一次就擴張一次。”2013年~2020年間,正新單年簽約加盟門店分別為85家、249家、890家。
不僅如此,禽流感后期的2020年以來,正新還加大品牌宣傳投入:先是“大手筆”簽下黃渤作為代言人,品牌VI由傳統紅色升級為白色,又與東方衛視真人秀節目《極限挑戰》合作,投放千萬元地鐵廣告,可以說是到處花錢打廣告,一時間讓正新賺足眼球。

正新雞排x《極限挑戰》,圖據正新官方
在高速擴張的關鍵節點,這種品牌策略其必要性。
簡單算一筆賬,德克士、辣府、小龍坎等正餐、火鍋單店加盟投入在100萬-300萬之間。而快餐小吃門檻則要低很多,黃燜雞米飯、絕味鴨脖等單店加盟投入僅在10萬-30萬。正新情況類似,不含租金和裝修投資費用在9萬~10萬元左右,早前正新還推出過柜臺加盟模式,加盟費甚至下探到3.58萬元。這意味手握一筆錢,純粹想做點小生意過日子的加盟商,有眾多可選的品牌。
不過快餐池子雖大,水也很深。大部分加盟主獲取市場信息能力較弱,對品牌優劣及行業趨勢缺乏判斷能力,這讓一批“快速招商”公司鉆了空子,靠包裝“爆款項目”,建設虛假加盟網站,再用競價排名進入搜索結果頁前列,割韭菜于無形。
一位餐飲行業資深從業者告訴36氪,快招公司會為加盟主提供一籃子加盟選項,其中充斥大量虛假項目,騙取加盟費后便不管不顧。全國各地快招公司一度十分猖獗,依地域分派系,甚至于在秦皇島、濟南、天津、廣州、杭州等地均有“地頭蛇”。
在惡劣的競爭環境里,保持品牌差異化并不容易。而黃渤的 “草根形象”,以及省級衛視綜藝節目背書加持,可以說給了正新亟需的全國范圍的品牌辨識度。而這之后,正新雞排順利進入了年增4000+門店的高光時期。

正新代言人黃渤品牌宣傳片,圖據官方
陳傳武告訴36氪,正新之所以堅定走大舉擴張路線,還有一個原因是預感到餐飲連鎖化比例會越來越高。而真正的連鎖化不是開一兩家店的問題,而是需要迅速撬動上游供應鏈資源。對于正新來說,需要用規模體量來解決低成本、大批量生產的物流供應鏈問題。
便宜到底,小店為王
快餐市場一向競爭激烈,一面是肯德基、麥當勞中國為代表的西式快餐巨頭,一面是德克士、華萊士等后來居上的本土快餐品牌。正新之所以能夠在夾縫中跑出來,根本取決于其平價差異化定位。用餐飲投資機構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的話來說,吃正新的人“很多就是吃不起肯德基的人”。
正新的主力產品雞排、小串、漢堡等單價在10元~15元左右,其標志性的“雞排+酸梅汁”套餐促銷策略是“雞排原價12元,現價10元,送5元酸梅汁”,絕大部分門店落地在小吃街、火車站、校區商圈、鄉鎮主街道等人流密集餐飲場景,不提供堂食,多為8~30平米左右的檔口店,根據區域及位置不同,定價略有浮動,但整體瞄準的仍是15元以內的低消費人群。

正新雞排門店,筆者攝
“10塊錢和15塊錢的消費群體完全不一樣,”服務過多個炸雞品牌、一位正新垂類小吃供應商告訴36氪,不同炸雞品牌運營理念有明顯區別,并且會對規格大小有不同定制化需求,從而保證在各自價格區間盈利可能。而正新錨定的,顯然是10元價格消費群體。
陳傳武告訴36氪,即便發展到今天,正新只是“賺一個雞排的差價。”
而同一時期,正是以湘鄂情、俏江南為代表的中高端酒樓正迎來最為風光的時刻。陳傳武向36氪回憶稱,正新在創業早期,大餐飲企業完全不把他們看在眼里。但現在大店越來越難干,都開始想往小店轉型。“一開始看不起,到看不懂,再到學不會。”
由于人口基數龐大,低客單價人群的餐飲需求不容小覷,即便今日仍有大量待滿足需求。根據QuestMobile最新發布的《2020小鎮青年消費洞察報告》,多達77.6%的小鎮青年(三線及以下城市90后)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其中2000元以下收入的占比最高,達36.6%。
正新的低價策略延續到了2013年禽流感期間。彼時雞肉上游供應鏈嚴重受損,上游成本大幅抬升,一些餐館甚至鬧出了“鴨血粉絲湯里沒有鴨血”的尷尬情況。部分消費者也對雞鴨餐飲產生恐慌心理,客流嚴重受損,迫于成本壓力,一些餐廳選擇對終端產品進行漲價。
但正新并未將這種上游壓力往門店終端傳導,這一方面得益于前期千家直營門店的規模優勢,他們穩住了雞排的價格,并通過開放加盟做大規模來進一步降低成本。在之后的2020年,正新升級為集團公司,規劃出直營、加盟、物流、工廠與外賣等五個事業群,其中物流供應鏈公司圓規物流迄今建設50個倉儲物流中心,除正新外,還為70余家餐飲連鎖品牌提供供應鏈服務。
為什么能夠做到那么便宜?很大程度賴于成熟的雞肉供應鏈。
事實上,國內豬牛羊禽水產等餐桌上常見肉類整體養殖集中度并不高,包括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天邦股份、中糧肉食、大北農、天康生物等出欄量較大的八家上市養殖企業,2020年生豬合計出欄4499.93萬頭,僅占全國生豬總出欄量的8.27%。
但有著高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和低熱量“一高三低”優勢,且生產周期短、飼料轉化率高的雞肉,在休閑小吃、鹵味熟食、速凍食品、正餐等各類餐飲食品中接受度更高。相較于肉豬,肉雞養殖時間不僅更低,還有更強的抗周期波動性。
“在所有中餐供應鏈里,雞肉是全中國最成熟的。”卿永向36氪表示,從食品安全標準,到養殖、生產、加工、冷鏈運輸、倉儲到門店,再到配套供應服務商,雞肉有著成熟且完整的上下游鏈條。
“只有成熟的底層供應鏈,才會構筑前端萬店規模體量。”在卿永看來,成熟的供應鏈既降低了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的概率,又在各個環節具備成熟且相對低價的解決方案,天然適合走加盟路線。
深耕餐飲行業多年、積本炸雞創始合伙人李付偉告訴36氪,做炸雞生意,首先產品味道一定要好,炸雞多為半成品冷鏈到店,也要有穩定的供應鏈支撐,此外一定要“簡單”,店面操作要盡可能簡單,保證門店熱炸、裹粉后即可售賣,最好1-2個人就可以完成,因為門店人工費太貴。
雞肉產業鏈的成熟,“洋快餐”們的推動功不可沒。
肯德基、麥當勞進入中國30年以來,不僅培養了大量快餐管理人才,還搭建起一個以雞肉為中心的上游供應鏈生態圈。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肯德基中國共在逾1400個城市開設6600家門店。根據百勝中國官網,肯德基在中國約有550家原料供應商,涵蓋從雞肉、蔬菜、面包,到包裝箱、設備、建筑材料等數千種采購商品,其中雞肉原料90%以上為本土采購。
如今全產業鏈雞肉食品龍頭圣農發展,是在與肯德基簽訂長期合作后順利完成轉型,并在這之后迅速做大,成為肯德基在中國的前三大供應商之一;而即將IPO的餐企供應商千味央廚,其主要為肯德基、麥當勞、華萊士、海底撈、真功夫、九毛九、呷哺呷哺等提供速凍面米制品,并且是百勝中國TI級供應商。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雞排主義加盟(一塊雞排開出2萬家店,它比肯德基更懂下沉市場丨隱形巨頭)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