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20190107151456)),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都城(20190107151456))。
中國古代的都城變遷史一個國家的都城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所在地,它不僅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在 多數情況下,又是這個國家的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可以說,都城是一定時期物 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水平的標志。 一、中國歷史上主要王朝的都城變遷 王朝 夏朝 商朝 西周 東周 秦朝 西漢 東漢 吳國、東晉南朝 隋唐 北宋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都城 陽城 亳-殷 鎬京 洛邑 咸陽 長安 洛陽 建康 長安 東京 興慶 會寧-燕京 大都 南京-北京 北京 都城所在的區域和城市 河南登封 河南鄭州-河南安陽 陜西西安 河南洛陽 陜西咸陽 陜西西安 河南洛陽 江蘇南京 陜西西安 河南開封 寧夏銀川 黑龍江阿城-北京 北京 江蘇南京-北京 北京二、古代中國的都城遷移過程 古代都城一般都設在經濟發達、交通方便的地區,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糧食和 物資。 (1)夏商時期主要建在黃河支流 如商朝的殷(河南的安陽)位于黃河的支流洹水之濱。西周的鎬京,地處灃水和 渭水的交匯之處。這里是關中平原中央,是關中平原最為開闊的地帶,享有水上交 通的便利,可以與諸侯國進行便利的經濟文化往來。 (2) 西周末年開始到唐末都城逐漸由西向東遷移, 形成東西兩京制度與東西文化軸 心帶。
如鎬京、咸陽、長安→洛陽。這局面前后經歷了 2000 多年。這一經濟文化 軸心帶的建立,也完成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兩件大事:一是中央集權多民族統一 國家的建立;二是諸夏的融合與漢族的形成。西安、 洛陽、 開封這三個早期古都皆位于黃河流域。 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 平原廣大,土地疏松,便于早期開發。唐代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一直是中國經濟 最發達的地區。 (3)五代及兩宋國都處于游離狀態。 中唐以后氣候的變遷,黃河、渭河泥沙大增,渭河及黃河三門峽一帶漕運十分 困難,致使天子也常常不得不“逐糧而居”,就食東都洛陽。關中已失去了容納國 都城市的經濟基礎。國都城址向經濟文化發展更有前途的東部轉移已成為歷史發展 的必然趨勢。在公元 10-13 世紀間,國都處于一種游離狀態。先后建都的城市有 北宋的東京(開封)、南宋的臨安(杭州)、揚州、建康(南京);西夏的興慶府 (銀川) ; 遼的中京大定府 (內蒙寧城縣大名城) 、 上京臨潢府 (內蒙巴林左旗南) 、 東京遼陽府(今遼陽)、西京大同府(今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等和金中 都(今北京)。這時的國都雖處于一種游離狀態,商業經濟和市民文化卻得到空前 的發展。
商業活動在國都城市里的巨大活力,沖淡了王權的力量,尤以東京和臨安 最為顯著, 形成中世紀世界壯麗無比的大都會市場。 此間, 中華民族文化的統一性, 沒有被削弱,反而得到加強。各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政權,都無一例外地繼承發展了 由孔子總結的夏商周文化的傳統精華。 自唐后期五代起,南方成為經濟重心所在。南方由于經濟地位上升,政治上的 重要性也不斷上升,開封靠近江淮,也便于控制作為國家經濟重心所在且容易鬧分 裂的南方地區。 (4)元統一中國后,北京終于上升為全國惟一的政治中心 北京位于東北大平原、華北大平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地理單元的接洽處。經過 遼、金、元、明、清五代,從陪都發展成為首都前后也近 1000 年。這里處于北方 民族文化交流的有利地位。為了連接中國另外兩大地理單元,即長江流域與珠江流 域,特別是得到長江流域經濟與文化的支持,南北大運河的開鑿成為歷屆中央政府 關切的大問題。元世祖忽必烈把分裂的中國統一起來,也為我國運河的發展揭開了 新的一頁。南北經濟文化重心及南北大運河形成了南北軸心帶。特別是明朝將南京 也定為都城或陪都,體現了這一時期都城地理格局的總特點。 元朝、 清朝定都北京, 則主要是在民族斗爭的背景下產生的。
明政府遷都北京, 也與民族斗爭的背景分不開。 三、中國古代六大古都及其當時的名稱六大古都當時的名稱西安 洛陽 開封 北京 南京 杭州 1、西安西周(鎬京);西漢、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長安) 東周(洛邑);東漢、曹魏、后唐、西晉、北魏(洛陽) 魏國(大梁);后梁(開封府);后晉、后漢、后周、北宋(東京) 燕國(薊);遼(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 京) 東吳(建業);東晉、南朝(建康);南唐(江寧府);明(應天 府) 吳越(杭州);南宋(臨安)西安成為王朝的都城最早是在西周時期,漢唐時代稱之為“長安”,中國古代封 建社會前期的的鼎盛王朝均定都于此。這與當時經濟重心在西北地區的狀況是相適 應的。此后,隨著經濟重心的東移南遷和自然環境的變化,西安漸漸喪失了都城的 地位 2、北京 北京在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是諸侯國燕國的都城,當時稱為“薊”。此后, 北京一直是北方的軍事重鎮,其名稱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隋朝時稱為涿郡,唐朝 時稱為范陽,北宋時期宋朝稱為幽州,遼朝則稱為“南京”。金朝建立后,為加強 對南部中原地區的控制,遷都于燕京,改名為中都。這是北京作為中原王朝都城的 開始。
元朝建立以后,在 1271 年,定都燕京,改名為大都,北京在這時第一次成 為全國性政權的都城,元朝以后,明清兩代均定都于北京。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北京 的基本輪廓布局就是建立于明朝 3、南京 南京成為都城開始于三國時代的吳國,此后東晉和南朝五個朝代連續在此定都, 所以南京又被稱為六朝古都。在東晉和南朝時期,南京稱為建康;明朝建立前期, 即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時期,明朝定都于南京。明成祖即位后,出于加強北部邊 防的考慮,才遷都于北京,但南京依然為南方重鎮,政治、經濟、軍事地位異常重要。在中國近代史上,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均與南京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復習中尤其 要注意到這一點。具體事例如下: (1)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即簽訂于南京城下 (2)太平天國革命時期,定都于南京,改名為天京,建立起與清政府南北對峙的農 民革命政權 (3)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規定定都于南京 (4)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后,建立南京國民政府 (5)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在南京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 (6)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標志著統治中國 22 年的南京國民政府 的覆滅 四、中國古代都城主要分布在哪個區域?原因是什么?中國古代都城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黃河流域,幾個大一統的朝代都是如此。
主要原 因如下:這里是華夏族起源的地方,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 展起步較早,經濟發展水平高;這里處于全國的中心,戰略地位重要,建都于此有 利于加強對全國的控制;漢族政權在歷史上時常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襲擾,為了加 強防御力量五、中國古代都城遷移的原因和特點中國古代有多次遷都,導致遷都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因為戰亂,原來的都城 受到戰火的破壞,如東周遷都洛邑;受到少數民族政權的進攻,原都城失陷,無力 收復,如南宋定都臨安;為了便利向漢族學習,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為了加強對中原地區和全國的控制,如元朝定都大都;為加強北方的防御力量而遷都,如明 朝遷都北京。 中國古代的遷都,除明朝以外,遷都的基本特點是由東向西,由北向南遷移,尤 其是向南遷移使政治中心對南方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充分體現出來 附:中國古代歷次著名遷都及其原因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歷朝歷代的遷都不勝枚舉,但學術界公認的著名的遷都卻只有八次。 (1)公元前 14 世紀,商王盤庚把都城從淹(山東曲東)遷到殷(河南安陽西北); (2)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把都城從鎬京(今陜西西安)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 (3)公元 494 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把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到洛陽; (4)1141 年宋金議和以后,金海陵王完顏亮把都城從會寧(今黑龍江阿城縣南)遷到燕 京(今北京),改名中都; (5)1272 年,元世祖忽必烈把都城從上都開平府(在北京以北約 300 公里)遷到燕京, 改名大都; (6)1421 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從應天(今江蘇南京)遷到北京; (7)后金奪取了遼東大片土地后,1618 年努爾哈赤把都城從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遷 到沈陽; (8)1644 年,清軍入關進占北京,清順治帝把都城從沈陽遷到北京。
一、中國古代著名遷都的原因 1、商王盤庚遷殷的原因 (1)殷地的土地比較肥沃,自然環境和現在的都城淹比起來,無論是建設都城還是 發展農業生產,都會比現在的情況要好。 (2)抑制奢侈,倡導節儉,借以緩和階級矛盾。太甲以后,商朝歷代的君主和奴隸 主貴族們,過著腐化的生活。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奴隸們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而遷都以后,一切都得從頭做起,王室、貴族將會受到抑制, 這樣階級矛盾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緩和。在《尚書·盤庚》中記載了盤庚對臣民的演說 詞,將遷之時,盤庚指責貴族中有貪求財富的亂政官吏,既遷之后,他又告誡官吏 不要積聚財物,應施惠于民。 (3)通過遷都鎮壓異己,鞏固王位。商代前期,對王位紛爭十分激烈,造成的直接 后果是商王的權威削弱和貴族的勢力膨 脹,通過遷都可以改變貴族優勢,削弱貴族 實力, 是商王的慣用措施。 據 《尚書·盤庚》 記載, 盤庚遷都時的阻力主要來自貴族, 盤庚利用“天命”和“先王”兩面旗幟對反對的貴族發出威嚴警告,遷都后進一步 強調,不管與商王血緣關系的遠近,遭罪者處死,立功便封賞。 (4)有些小國和少數民族起來反叛,遷都可以避開那些叛亂勢力的攻擊,都城比較 安全,外部的干擾少了,統治就可以穩定很多。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都城(20190107151456))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