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盒馬鮮生(多家mini店登陸上海灘 盒馬鮮生永輝超市爭搶市場),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上海盒馬鮮生(多家mini店登陸上海灘 盒馬鮮生永輝超市爭搶市場)。
■本報記者謝若琳
今年以來,永輝超市和盒馬鮮生不約而同布局mini店業態,切入社區場景。零售業正出現一種距離消費者更近的趨勢,以至于玩家紛紛轉向1公里社區生意。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盒馬鮮生和永輝超市的mini店業態悄然進入上海閔行區,這是雙方布局該業態以來首次正面對話。從目前來看,盒馬mini店和永輝超市mini店在價格帶和售賣方式上都有較多雷同,客群重合度高,雙方在上海的對話正演變為新零售領域的又一次爭奪。
盒馬鮮生永輝超市爭曬成績單
今年年初,盒馬鮮生和永輝超市幾乎同時布局了mini店模式。盒馬mini店目前只在上海城區布局了2家店,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宣稱,“盒馬Mini店首店已盈利,坪效超過盒馬鮮生大店,物流配送成本只有大店的三分之二,且線上訂單占比超過50%,完全可以取代前置倉”。
而另一家巨頭永輝超市則在半年報中提及,今年上半年,永輝超市營收411.73億元,同比增長19.7%。上半年,永輝超市已新開mini店400家,帶動老店客流量增加,銷售額實現穩步上升。
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是mini店模式對原有大店特定場景痛點的解決。目前看來,無論是永輝超市還是盒馬鮮生,其mini店都是對大店的升級和創新,以適配社區場景,并迅速獲得產出。
不過,有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認為,基于不同的基因,永輝超市和盒馬鮮生在mini店模式上,還是存在較大差異——盒馬mini店延續了大店所積累的商品構架和核心技術,主打平價散裝菜,增加了鮮制現售的熟食,幫助消費者解決一日三餐;永輝超市mini店則定位于“家門口的永輝”,以大店“子母店”模式拓展,通過高性價比的商品,建立流量圍欄,增強用戶粘性。
盒馬鮮生下沉永輝超市升級
表面上,盒馬鮮生定位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服務高收入人群;永輝超市則主打性價比,在二、三線城市擁有較高市場占比。但是mini店作為創新業態,雙方都對這一業態寄予厚望,希望進入這個以往布局不多的市場分一杯羹。顯然,盒馬鮮生想借用mini店模式進入下沉市場,快速擴店。而永輝超市則希望把mini店開到北京上海,搭上消費升級的末班車。
首先是盒馬鮮生。截至2018年8月份,盒馬鮮生開業1.5年以上的門店坪效超過5萬元,單店日均銷售額超過80萬元。雖然在消費力強的區域已經成功,但是因客單價高,在二、三線城市,盒馬鮮生發展并不順暢,今年在蘇州關店就是最好的佐證。
其次是永輝超市。本想通過超級物種狙擊盒馬鮮生所掀起的新零售風潮,然而不小心踩坑,導致巨虧10億元,之后不得不剝離出上市體系。如今的永輝超市mini店回歸永輝超市基因,同時縮短門店于消費者距離,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到家”的業務缺陷。
有分析人士認為,盒馬鮮生想下沉,永輝超市想升級。在此背景下,地處上海市郊的閔行區成為雙方進入對方市場的絕佳試驗場。
《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近3個月內,永輝超市先后在閔行新開3家mini店,每家店都定位于當地的大型社區。盒馬鮮生則分別在閔行區的浦江、康健廣場籌備兩家店,其中浦江城市生活廣場的盒馬mini店正在裝修中,預計不久將開門營業。
永輝超市規模上先發制人
今年5月份上海盒馬鮮生,永輝超市執行董事張軒松表示,今后mini店會成為永輝超市的重要模塊,年內計劃開店1000家,最終永輝超市希望實現1000家大賣場+1000家mini店的“一搭一”、大店帶小店,點點連成片的戰略布局。
目前看來,在mini店這一賽道上,擁有400多家門店永輝超市已經在規模上碾壓盒馬鮮生,在品類和業態構架上也探索得更深。零售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選址,永輝超市在這點上具有先發優勢。
不過盒馬鮮生在優勢在于其所累積起來的技術和核心商品能力,能夠服務好對價格不敏感、有消費能力的高端消費者。盒馬mini店能在開業后數月各項數據領先大店,證明其依然在一線城市具有競爭力。
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2017年,中國生鮮食品零售額從3.61萬億元增長到4.72萬億元。預計2019年,中國生鮮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5.31億元。永輝超市也好,盒馬鮮生也罷上海盒馬鮮生,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都很難做到一家通吃。與其考慮競爭,不如把精力放在修煉內功上,在探索階段,不斷試錯,加速創新,攜手做大社區零售市場。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上海盒馬鮮生(多家mini店登陸上海灘 盒馬鮮生永輝超市爭搶市場)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