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店(名創優品:中國最大“十元店”靠什么發家?),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名創優品店(名創優品:中國最大“十元店”靠什么發家?)。
名創優品招商負責人、加盟商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根據現行加盟政策,加盟商需要投入的資金預算在150萬—180萬元之間。主要包括一次繳納8萬元/年的特許商標使用金、75萬元的貨品保證金,2800元/平方的裝修費用,此外還要承擔店鋪租金、店鋪員工工資,以及貨品運輸、倉庫費用、防盜設施等費用。
雙方分賬方式可從2017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的一份二審判決中窺見一斑:一款名創優品店內售價29元的摩登保溫杯,名創優品從供應商處的采購價格為14.5元。
按照名創優品的加盟政策,每賣出一個這樣的保溫杯,加盟商可以拿走售價的38%,即11.02元,隔天結算;再去掉3%的稅,名創優品可以拿到2.61元,利潤率為9%。
如果要加上設計、管理等費用,這樣的利潤確實不算高,但名創優品本身不用承擔店鋪經營風險,而且只要店鋪夠多,就能產生規模效應。
這一品牌加盟方式,在連鎖行業很常見。在張亮看來,日用小商品專賣店的門檻很低,只要有錢就能做。當然,要做好也不容易。名創優品在產品研發、上新速度、性價比方面,應該算是在中國做得比較好的。
葉國富曾公開表示,名創優品的SKU(品類)大約是5000個,與美國連鎖超市Costco比肩。其供應鏈能夠做到柔性制造,反應迅捷,每周上新,庫存很少,動銷只有19.5天。
名創優品的貨品全部為委托加工,供應商對標的是國際品牌在中國的代工廠。但近幾年,名創優品的貨品不時被監管查出質量不合格。
王廣永向南方周末記者承認,過去名創優品跑得太快了,對供應鏈的管理沒跟上,從2015年開始逐步加強管理,增加了“驗廠”環節,砍掉了幾百家供應商。
名創優品也試圖通過入股來獲得更穩定的供應商資源。從工商資料看,賽曼投資入股了7家名創優品的上下游供應商。比如,它和A股上市公司開潤股份(300577.SZ)于2017年合資成立箱包企業上海珂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認購移動電源企業倍斯特(870272.OC)10%的股權,入股母嬰類企業杭州覘智科技有限公司等。
競爭加劇
盡管名創優品前期加盟費近200萬,但相比其他競品,葉國富為加盟商們提供了一個融資平臺,降低了加盟門檻。
2015年,葉國富以分利寶董事長身份出席21世紀互聯網金融論壇,提到未來要在全球開6000家名創優品店,而如果一家加盟店有200萬元的融資需求,10000家店就是200億元。以此類推,市面上還有很多優質實體也需要資金支持,市場容量不可估量。
此后,葉國富的互聯網金融業務逐漸浮出水面,并遭媒體質疑。其中,P2P金融平臺“分利寶”主要為名創優品加盟商提供融資,涉嫌自融、自保。而消費貸公司“缺錢么”、催收業務公司“人人收”,則被指為金融業務一條龍。
盡管工商幾經變更,賽曼投資已退出分利寶股東行列,葉國富也不再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但分利寶目前第一大股東阿信金服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阿信金服)仍然與名創優品有著緊密關聯。
除分利寶外,阿信金服還持有珠海思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99%股權。這家珠海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周書,同時也是名創優品旗下米尼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廣州華拓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分利寶2018年審計報告顯示,分利寶期末其他應付款金額較大的單位,排在第一的是賽曼投資(葉國富持股98%),第二是楊云云——這個名字,與葉國富之妻相同。
名創優品的招商經理向南方周末記者明確表示,目前加盟三家以上店鋪,就可以通過分利寶融資。分利寶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平臺累計交易總額已達58.92億元。
“現在名創優品和分利寶肯定沒有關系了。”王廣永回應南方周末記者稱,但在符合法律政策的情況下,名創優品加盟商從分利寶獲得融資,并無不妥。關于名創優品加盟商在其中的占比問題,截至發稿,分利寶沒有回復南方周末記者。
如果對名創優品來說,規模是盈利的關鍵,對加盟商來說,地段才是。多位加盟商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名創優品店,由于名創優品的貨物單價低,客單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賺錢與否,而店鋪位置很大程度決定了人流,并不是每家名創優品都能賺錢。
“賺得越來越少了,等合同到期就不干了!”廈門一位加盟商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從2015年開始陸續加盟了5家名創優品店鋪。雖然當初與品牌方有口頭約定,一個商場只有一家店鋪,但是隨著名創優品在其他商場越開越多,同一個商場里的同類型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多,生意大不如前。
名創優品的商品并非生活必需品,不可能無止境地追求產品多樣性。但為繼續擴張,名創優品陸續與Hello Kitty、故宮、漫威等知名IP合作推出周邊產品,以提高客流量和重復購買率。
王廣永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名創優品在2019年拿到漫威7個人物在123個國家的官方IP授權,費用不菲,但以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透露具體數字。
他還表示,自2019年5月15日第一家漫威黑金店在廣州開張試營業,市場反響不錯,目前已有近千家加盟商表達了想要轉為黑金店的意向。“對加盟商來說,只要多交幾萬元費用,重新改裝鋪面之后,營業額可以翻番,幾天就能賺回成本。”
按照這一說法,未來名創優品在中國的近半店鋪都要轉成漫威店了。
名創優品在2018年還推出貨品單價更高的家居品牌NOME、米尼家居,嘗試多品牌經營。然而,NOME的店招、店鋪陳設與同在廣州的另一家居品牌NǒME(上下排序)非常接近。
NǒME家居創辦于2017年,早于名創優品的NOME,其創始人陳浩曾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比了兩者在LOGO、店面裝修、網站設計等方面的相似,指責名創優品山寨。雙方就商標、名譽權等正在展開訴訟。
海外擴張遭受考驗
除了在國內開越來越多的店,發展越來越多的品牌,名創優品還開啟了海外擴張之路。
名創優品自2015年開始推進海外業務,官網信息稱,目前其已進駐約九十多個國家。中國市場以外,名創優品共有1400多家海外店鋪。
張亮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目前名創優品在海外主要采用直營、合作、代理三種方式開展業務,產品都是從中國出口,算上運費和關稅,海外市場的價格略高于中國。目前名創優品海外店鋪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是印尼、印度和墨西哥。
其中,印尼、印度是直營,由名創優品直接設立分公司管理;墨西哥則是與當地團隊合作拓展業務;其他更多的是代理制,而且很多是由當地華人代理。
但這種由當地人代理的方式則考驗名創優品的管理能力。以加拿大為例,加拿大是在2016年加盟代理的,2018年8月以41家店鋪位列全球開業排行榜TOP10,但4個月后,名創優品竟向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高等法院申請,讓其加拿大代理商破產。
近日,由名創優品方提供給不列顛哥倫比亞高等法院的信息,披露了事情的來龍去脈。2016年參與簽約的加拿大代表林茂加、徐濤,兩人為翁婿關系,徐濤為加拿大多倫多居民,而林茂加持有名創優品的品牌授權。
加拿大商事登記處的信息顯示,林茂加、徐濤在與名創優品簽約五個多月之后,才在加拿大注冊了MIGU INVESTMENTS INC。和MINISO CANADA INVESTMENTS INC。(兩者統稱Migu Group),作為運營名創優品的主體。
2017年4月,加拿大第一家名創優品開業,并雄心勃勃地計劃在3年內開500家店。名創優品也向其不斷傾注資源,不僅提供貨品賒賬,還提供借款,以滿足其流動資金需求。
但結果卻難如人意。2018年秋天,雙方矛盾升級。名創優品要求Migu Group還債,并終止授權協議,繼而要求其破產,理由是其涉嫌欺詐,轉移和隱藏資產。
從名創優品提交給法院的文件看,截至2019年7月,Migu Group賬面資產約5330萬加元,共欠名創優品3550萬加元債務。據加拿大本地媒體報道,Migu Group有多家債權人,還面臨工程裝修款拖欠等訴訟。
目前,名創優品準備接手加拿大業務,Migu Group已在配合名創優品,進入破產程序。此前,Migu Group通過其分支機構,以品牌再授權、合作的方式,在加拿大開張和在建名創優品店鋪82家,并雇傭了648名員工。
“名創優品并不是一門能夠輕松賺錢的生意。”張亮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它是一個傳統企業,無論其商業模式,還是本身的技術含量,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它對消費者、對當地經濟和社會,并非不可替代。
(應受訪者要求,張亮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黃金萍 南方周末實習生 李永剛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名創優品店(名創優品:中國最大“十元店”靠什么發家?)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