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店怎么樣(1號店究竟怎么了?),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一號店怎么樣(1號店究竟怎么了?)。
據多個離開1號店的創始團隊成員反應,2014年開始,沃爾瑪要求1號店管理層在業績考核指標、廠商管理、商品毛利以及市場推廣上,全方位接受沃爾瑪大賣場式的業績考核。而曾經被線下大賣場津津樂道的利潤得從廠商進場費、拖延廠商賬期等手段中挖掘的習慣,也一并帶到1號店。
而這,是那些來自帶著一點理性主義情懷的1號店創始團隊,非常不能接受的。
大批1號店創始團隊高管,陸續開始離職。敏感的業界及各大媒體,也紛紛以“1號店高管輪番離職”等主題,注意到1號店這輪的人事變動。
業界尤其猜測,身為董事長的于剛,會不會離職?什么時候離職?
答案在2015年7月14日揭曉。
當日晚間,1號店官方宣布1號店創始人兼董事長于剛、以及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劉峻嶺正式離職,接手于剛、劉峻嶺職位的,則是沃爾瑪全球電子商務亞洲區總裁王路。
對于很多1號店創始團隊而言,1號店的變味,不是于剛的離職,而是2014年沃爾瑪大規模派駐團隊。而那時的沃爾瑪,剛好經歷內部大裁員,許多被裁員的冗余人力,自動分流到1號店。
全面接手后的沃爾瑪,也并未帶給1號店任何改觀。在深圳沃爾瑪總部,沃爾瑪還在投入重金打造自己的線上購物APP“速購”。
貌合神離的接管和內耗,讓外界開始都不愿談論1號店。
直到2016年京東618,為了刺激去年并不熱鬧的618大促。京東在6月17日晚間,給業界扔出一個“京東+沃爾瑪+1號店”的大炸彈。或者說,是沃爾瑪入股京東,拉來1號店陪嫁。就像2015年美國雅虎入股阿里巴巴,以雅虎中國資產做陪嫁一樣。
1號店三易其主的最后一次變賣,還不到100億元。全行業的唏噓之聲,遠比京東誓言要運營好1號店,實現華東狙擊天貓超市戰略定位更為人關注。
有趣的是,記者從多方獲得的可靠信息得知,天貓超市和盒馬鮮生不少中層骨干人員,或多或少有1號店從業背景。這些在1號店壯志未酬的骨干成員,將很多線上大快消的運營策略,運用于天貓超市及盒馬鮮生。
第三次易主的結果,可以說1號店距離創業之初的1號店,已是另一家公司,面目全非。
從2008創業開始,1號店在國內最早開辟了一個新賽道,但是隨著強勢玩家的介入以及時運的不濟,一號店從曾經的“種子選手”變成了一盤大棋中的棋子,一顆有份量的棋子而已。
3
一段秘聞:本來可以改變戰局的好姻緣
本來,這個曾經被人看好的種子選手,還有個不為業界所知的插曲,或許是足以改變1號店命運的一個不起眼的契機。
坊間傳言,成立之初的1號店,于剛曾帶領高管團隊前往同在上海的大潤發總部,拜訪過包括黃明端在內的大潤發高管,希望獲得大潤發在商品方面的供應。
其結果是,黃明端拒絕了于剛的合作提議。
那個時間,經過12年在內地市場磨合的大潤發,一舉超過沃爾瑪和家樂福,在國內大賣場業界稱王。并一舉奪得中國零售業三個第一指標:最受消費者喜愛、最受供應商歡迎、單店業績最高的大賣場。
奪得三個第一指標后,大潤發還僅僅開出100余家門店。黃明端急需鞏固在大賣場的領先份額,加速開店卡位全國市場,尤其是華東及華南市場。實在無暇多于的精力,去對接在黃明端看來的不起眼的新業務。
確實,那時的1號店,剛開始的8億營業額,在黃明端看來,自己搶時間多開3家大潤發門店,就賺回來。而大潤發IT后臺系統、DC大倉運轉作業流程,又很難或不值當去修改匹配1號店的電商系統。
更重要的是,在黃明端的思考中,并不愿意將大潤發的商品和價格數據,公開給任何第三方,這是大潤發崛起的基本命脈之一。
可是,風水輪流轉。2013年,在黃明端的主導下,大潤發背后的高鑫零售,也開始自建“網上超市”電商業務,大潤發網上商城飛牛網橫空出世。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2013年成立之處的飛牛網,對外喊出對標的是京東,而在公司內部真正重視對標的就是1號店,并從1號店挖來很多運營人才。
造化弄人!
如果2010年前后,黃明端接受了于剛的合作邀請,甚至帶著互聯網思維,提出投資入股1號店的要求,想必當時急于融資的于剛,是非常樂于答應的。
要知道平安用8000萬元就換來1號店80%的股權,可見那時的1號店,估值僅值1個億。以大潤發在銀行充沛的現金儲備,幾乎可以全資拿下1號店。
拿下了1號店,搶在蘇寧前面,獲得線上發力的先發優勢。不僅不會有后來飛牛網什么事,或許大潤發在中國線上零售江湖,早就不是今天這個格局。
于剛創立的1號店,也不會是現在這個1號店。
然而,歷史不能假設,一切都隨流了時代的大趨勢。
4
何去何從的1號店
歷經多次轉手和人員換血折騰的1號店,能夠最終作價賣身京東,反而不得不令人感嘆,1號店能活下來,實屬不易。
“京東接盤1號店之后,開始實行嚴格的上下班考勤打卡,以及日會、周會、月會等嚴格管理制度。受不了這些管理文化的1號店老員工,已經全走光了。”上文提到的1號店內部員工表示,1號店還會繼續做下去。在華東固有市場會以維護老客戶為主,而在武漢及成都地區,1號店還會加大拓展力度。
有市場傳言稱,其實從2010年中國平安控制1號店開始,于剛等創始團隊早已身在曹營心在漢,無力運營1號店,把精力全忙著于剛上文提到的伏筆之作——“壹藥網”。
1號店后來的沒落,也與于剛有分不開關系。當然,此說法無法得到任何來自1號店方面的確認。而且就是壹藥網自己,經過兩年來的格局演變,也并未得到太大發展。
9月12日1號店POP和自營平臺商家遷移京東的消息爆出,只是將隔一陣子冒出消息的1號店,再次推向是否步入“易迅、騰訊拍拍”的后塵,被京東徹底關掉。
易迅、騰訊拍拍,都是被京東兼并后,很快消失甚至關閉的兩個電商品牌。業界很自然認為,1號店這個與京東用戶會員重合、商品重合,流量和資金都指望著京東,戰斗力又無法與京東媲美的購物網站,并入京東后,京東也確實沒有理由繼續追加投資。
但從上文1號店該名員工的表述中,至少京東確實并無明確關掉跡象。其實,京東收購1號店以來,并非如外界簡單所想的那樣,純粹為1號店做無謂的輸血,換來并不成功的華東聚集天貓超市。
京東獲得1號店之后,在進口品類供應鏈上,得益于1號店極大的資源嫁接。當年動不動來個進口牛奶“吉尼斯”記錄的1號店,在進口快消品的供應鏈,得到極大的資源補充,令京東在過去一年的線上超市競爭上,尤其是在跨境及進口貿易上,獲得供應鏈端極快的復合型增長。
從1號店身上獲得進口品類供應鏈端復合增長的京東,對后續1號店的發展規劃,是否最終真會步入“易迅、騰訊拍拍”的后塵,雖然無法做任何假象推測,但也是包括不少1號店離職員工在內共同的認知。
單一網上超市業務板塊,并不能在中國互聯網獨立存活。這既是1號店這個業態從成立一開始,就為今后命運埋下的必然種子;也是1號店在多次易手之后,注定最終委身于更大平臺的“不二之選”。
在贏家通吃的線上市場,多品牌運作存在太明顯的不必要性。資源重復投入的京東,對1號店最終命運作何安排,想必很快就有答案揭曉。
到那時,估計很多人會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一個無聲的嘆息。
版權問題 | 商務合作 | 項目咨詢 | 讀者投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一號店怎么樣(1號店究竟怎么了?)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