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眼鏡(「溥儀眼鏡」為何愿意用一個亡國之君作為品牌?),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溥儀眼鏡(「溥儀眼鏡」為何愿意用一個亡國之君作為品牌?)。
溥儀的登基與退位
6歲就成為一個亡國之君
不當皇帝之后的“優待生活”
過到18歲結束
新中國高層拍板決策特赦溥儀
1967年孤獨去世
溥儀最吸引我們的是他傳奇的一生。三歲登基,六歲退位,半生傀儡,半生蟬蛻,做過皇帝,當過執政、囚徒,一輩子沒有享受過父母之愛,天倫之樂;結了四次婚,不知道什么叫愛情;一生面臨多少個生死的關頭,最后變成了一個公民。他一生中有三個大問題:一個是登基、一個是叛國,還有一個是改造。
主講人:喻大華(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的教授)
先說溥儀的登基與退位,溥儀成為清朝入主中原的第10位君主是慈禧太后的決定。清朝皇位傳承的家法是父死子繼,光緒帝沒有兒子,而且也不可能再有了。一方面是他身體的原因,另一方面他處在不自由的狀態下,被慈禧給監管起來了,所以不可能有兒子。那么除掉光緒,他的繼承者必然通過過繼的方式來解決。過繼別人的兒子,首選親兄弟的兒子,如果親兄弟沒有兒子的話,其次選叔伯兄弟的兒子,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這個傳統慈禧也改不了。所以把光緒拿掉,他的繼承人只能在親兄弟的兒子或者叔伯兄弟的兒子當中選擇。所以慈禧在1902年的時候,就給光緒皇帝的弟弟載灃指婚,讓載灃娶慈禧的寵臣榮祿的女兒。因為榮祿是慈禧的寵臣,是當年撲滅戊戌變法的先鋒干將,稍微夸張點說,慈禧跟光緒有多大仇,那么榮祿跟光緒也有多大的仇。慈禧的用意也就是想讓載灃成為榮祿的女婿,讓他未來的孩子有榮祿的血統。那么這個孩子稱帝之后,出于維護外祖父的目的也不大可能給光緒帝平反伸冤了。
1902年指婚,很快辦了婚禮。但是讓慈禧著急的是,小夫妻結婚之后好幾年不懷孕,慈禧還找了很多醫生去給他們治。結果一直到1906年2月7日,榮祿的女兒、載灃的妻子才生下了第一個兒子,他就是溥儀。他一出生就注定了他非凡的命運。溥儀生下來,慈禧就開始提拔他的爸爸載灃。清政府宣布光緒皇帝死亡的前一天,還任命載灃為攝政王。2008年11月,在光緒皇帝去世100年之時,中國清史學界提出光緒皇帝死于急性三氧化二砷中毒,可見他死于謀殺。慈禧的如意算盤是這樣的,除掉光緒,讓溥儀做皇帝。溥儀年幼不能親政,由載灃攝政做她的傀儡。但是,慈禧作出這個決定的第二天就死了,所以載灃的親哥哥光緒皇帝做了一輩子的傀儡,載灃做了半天的傀儡就當家作主。
但事實上,載灃沒有這個執政能力,他性格懦弱,政治、領導能力均顯不足。他是監國攝政王,26歲,一個青年人掌握這么一個大國,他又是貴族,不知道民生疾苦,不知道步履維艱,也不知道各種關系厲害,他哪里會治國。清朝1912年亡國,載灃的一系列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武昌起義之后,孫中山回到國內,然后清廷起用袁世凱,孫中山和袁世凱后來達成一致,就是由袁世凱逼迫清皇帝退位,孫中山幫袁世凱做第一屆大總統。在這種情況下,清皇室在山窮水盡的困境中接受了安排,在1912年的12月2日頒布退位詔書。
從中我們得出這么一個結論:溥儀3歲登基,6歲退位,晚清政壇的風云變化跟他沒有直接的關系,他不應該承擔任何歷史罪責,相反,他的命運令人同情啊!他失去了親人的愛,3歲就被抱到了宮中,實際年齡才2歲10個月,他哭、他喊,但最終還是被帶進了宮中,從此就成為皇帝了。別人見到他就給他磕頭、行禮,但是誰會愛他呢?對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他被抱到了太和殿的寶座上,他晚年的時候還回憶,他說他大哭,他大喊:“我不要在這兒!我要回家!我不要在這兒,我要回家”,但是從此他就不存在家了,皇帝是以四海為家,以天下為家的。他要回家是不可能的,他陷入了險惡的政治環境當中,身不由己。他6歲退位,溥儀說他退位的時候還不懂事呢!他說他懂事是從退位以后才開始的,但是他的命運根本性地就逆轉了!6歲就成為了一個亡國之君,這是一個多么殘酷的現實呢!
投敵叛國是溥儀一生的污點,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為他辯解,中國人民尤其是東北人民為此蒙受了深重的苦難,對此溥儀深有懺悔。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時候,他就把一切責任都攬過去了,寫了《我的前半生》。該溥儀負的責任,我就不多說了,我就說一說以前很少說的那些客觀原因。
在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之際的清洗是最殘酷無情的。為了使前一個王朝沒有復辟的可能,新王朝往往要對以往的皇族采取斬盡殺絕的辦法。比如清朝對明朝不就是這樣嗎?然而前清皇室在改朝換代之際卻全身而退。所以我們說,“清朝亡國和中國歷史上很多王朝的亡國不一樣”,它跟中華民國有一個交易,就是我放棄國家政權給你,你允許我保留皇帝的地位和待遇。所以清朝亡國在很大程度上相當于有條件的投降。那么清皇室發布退位詔書,交出國家政權的交換條件是什么呢?是中華民國南京參議院制定的關于大清皇帝辭位之后的優待條件,他們有一個交換條件就是:大清皇帝辭位之后,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按照對待外國君主的禮節來對待溥儀;第二是每年給溥儀400萬兩白銀,后來改為400萬大洋(據溥儀回憶,中華民國一次都沒有兌現這個諾言,或者是不足額的,或者干脆就不給。)。第三,暫居宮禁,就是暫時住在紫禁城,以后移到頤和園;第四,溥儀的宗廟,就是他的祖廟永遠奉祀,由中華民國負責保護;第五,溥儀的私產由中華民國保護。
但是,在1924年之前,中華民國政府基本上還能夠恪守優待條件,雖然400萬元不能全部給他,但是還是會照顧他。逢年過節,中華民國政府還會去給溥儀拜年。紫禁城里有的是奇珍異寶,小朝廷就賣,靠這些東西為生。就這樣一直到1924年,這個時候溥儀18歲了。誰也沒有想到,1924年,發生了第二次“直奉戰爭”,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這個政變按說跟前清皇室沒有什么關系,都是他們軍閥之間的狗咬狗。但是誰也沒有想到,11月5日,馮玉祥突然就操縱攝政內閣撕毀了優待條件,把溥儀攆出紫禁城。這一事件,直接導致了溥儀對中華民國的仇恨。雖說中華民國滅了大清,可那時候他畢竟才6歲,不懂事。但現在18歲的溥儀被攆出紫禁城之后,他就等于無家可歸了。同時,這也使得溥儀從皇宮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了溥儀眼鏡,并讓日本野心家有了一個去籠絡、控制他的機會。24天之后,溥儀潛入了日本駐華公使館避難,從此處于日本的掌控當中。
溥儀進了公使館之后,有那么小半年的時間是在北京的日本使館里避難,后來日本人把他弄到天津,在天津日租界里面保護起來了。在這個被保護的過程中,溥儀經歷了一個打擊,就是1928年的“東陵事件”。慈禧的衣服都被扒光了!為什么呢?衣服上都是珠子。嘴被撕爛了,因為含著夜明珠。乾隆皇帝的骨頭都不全了,為什么呢?因為這些盜墓者把這個陵里面的很多泥土都裝筐抬到外面去過篩子,找那些小件的珠寶,乾隆的骨頭給抬出去沖走了,所以清王室不能接受。但對于這個事件,中華民國連一句表示歉意的話都沒有說。溥儀當時就發誓:“不報此仇,就不是愛新覺羅的子孫!”中華民國也沒有理他,你愛報仇就報仇!所以這件事情在溥儀投敵叛國的過程中也起了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
相反,你看日本野心家對溥儀的關愛,日本人在溥儀身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給溥儀派來了保鏢。溥儀在天津期間,不管在哪里,都有兩三個日本保鏢跟在身邊。日本天津駐軍派參謀人員定期給溥儀開講座,講中國和世界的形勢。據溥儀回憶,日本人弄得非常認真的,每次都帶來很多照片和圖表來給溥儀講,講什么呢?講日本的無敵,講中華民國的腐敗。不管是有什么重大社交場合,溥儀都是座上賓。日本駐天津領事叫吉田茂,吉田茂做過日本的首相,他請溥儀參觀日本的小學,日本的學生夾道歡呼“皇帝萬歲!皇帝萬歲!”把溥儀激動得都快哭了。
再一個,大家想過沒有,溥儀這個人差不多是最好騙的人,他自小長在宮里面,沒有任何社會閱歷。這個人一輩子都是天真的,他不在宮里,就是在監獄里面,最好騙了。日本人對他的利誘、欺騙,就是他投敵叛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講堂
紹興
可是1950年,溥儀的價值不存在了。因為新中國建立,中蘇之間結成了牢固的同盟關系。一個是老大哥,一個是老二哥,他們倆之間可好了。所以溥儀在蘇聯的時候,不斷地跟人說我熱愛斯大林,愿意定居蘇聯,不愿意回中國,但是蘇聯方面跟他打哈哈。蘇聯方面跟他說,現在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了,你不大可能留在蘇聯了。果然在1950年,他被引渡回國,亡國之君只有死路一條啊,更何況他亡了兩次國,還叛了一次國。
但讓他感到出乎意料的是,新中國沒有殺他。而且新中國還給他提供了非常好的待遇,自由當然是沒有了,8個人一個房間,下午可以出去到院里轉一轉,平時都是鎖在里面,但是吃得好,比戰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吃得要好得多。溥儀大體上能夠享受到十七級干部的供給水平,在吃上能夠享受到這個水平。有葷有素,有飯有湯,國家每月還給他發兩條煙,兩條煙檔次還不錯。另外,工作人員對他還是很尊重的,輕易不讓他沒面子。新中國給他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待遇,是為了感化他。應該承認,雖然有投敵叛國的經歷,但溥儀不是一個惡人,這是他改造的前提。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溥儀眼鏡(「溥儀眼鏡」為何愿意用一個亡國之君作為品牌?)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