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館加盟,生活館加盟項目,36創(chuàng)業(yè)加盟網給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生活館加盟,生活館加盟項目。
生活館加盟,生活館加盟項目。
文|AI財經社 張夢依
編輯|楊潔
在娃哈哈“賣奶茶”一年多之后,近日,有多名娃哈哈奶茶店的加盟商在媒體上爆料稱,加盟后門店持續(xù)虧損,品牌“沒有直營店卻直接開放加盟,口頭承諾虛假消息”,還有加盟商稱品牌沒有加盟資質,自己卻被誤導簽了多家店的合作合同等;不少加盟商只能閉店轉讓減少損失。
為了布局多元化,2020年5月,娃哈哈在江蘇淮安設立了第一家連鎖門店,推出了多款以AD鈣奶為原料的奶茶,主打國潮、情懷、營養(yǎng)元素,并開放加盟模式。隨即,娃哈哈奶茶店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放加盟。2020年7月,娃哈哈在廣州的線下茶店開業(yè)時,75歲的宗慶后還親自到場站臺。
但有業(yè)內人士透露稱,在娃哈哈的奶茶加盟店,品牌方提供的物料價格較高,品牌對年輕用戶的吸引力欠缺,不少懷著賺錢想法參與進去的加盟商由于門店的營業(yè)額覆蓋不了支出,虧得“血本無歸”。
新式茶飲品牌喜茶、奈雪的茶的崛起,讓巨頭們也按捺不住,紛紛下場搶灘“奶茶店”。從2019年開始,包括香飄飄、娃哈哈、王老吉等傳統(tǒng)飲品品牌,都布局了自己的線下茶飲店。但在不久前,王老吉的線下品牌“1828王老吉”,也遭遇的加盟商的投訴,有加盟商爆料稱其“虛假招商、不兌現承諾”,導致加盟商持續(xù)虧損。
想抄喜茶、奈雪“后路”的娃哈哈們,還是沒有挖動這塊千億市場的蛋糕。
虧損、關店的加盟商們
今年4月應聘成為杭州一家娃哈哈奶茶店店長的小青,在工作了一個月后,就接到了這家店虧損關門的通知。
小青告訴AI財經社,她的老板是一位娃哈哈奶茶店加盟商,手下管理了五家店鋪;她入職時,其中四家店鋪開業(yè)已有半年左右,她負責的店鋪則是剛剛開業(yè)。在小青看來,這家門店地址不錯,附近有商業(yè)樓、小區(qū)住宅、也有車站,從而也吸引了不少奶茶品牌進駐,短短的一條街上已經擠滿了包括一點點、茶百道、古茗的茶在內的各式奶茶門店。
“除了我們家,這條街上其他的奶茶店生意都挺好的,特別是晚上人流量大的時候。還是‘茶百道’等這種名字響亮、知名度高的牌子生意好,杭州這邊奶茶店競爭很激烈,稍微小一點的牌子都賣不動。”小青說,為了吸引顧客,她所在的門店運營初期一直在做“買一送一”等折扣活動,娃哈哈還在微信朋友圈投放過奶茶廣告。“大家圖便宜,開業(yè)那幾天生意特別好,但是等活動停止,人就不來了。”為了提高營業(yè)額,小青說,她所在的門店還做社群運營、拍抖音營銷、做外賣業(yè)務,但營業(yè)額就是上不來。
小青透露說,在這家奶茶店所有的成本支出中,房租和原料成本占大頭,但門店的營業(yè)額根本無法覆蓋所有支出。“我們從公司進的AD鈣奶都是大瓶裝的,但是也不比外面的價格更便宜。為了節(jié)約資金,我們店甚至自己找賣家進八寶粥的貨。我們店里一共有4個店員和一個店長,還得加上人力成本的支出。”
門店關門前,小青粗略算了一筆賬:“這家店一個月的營業(yè)額大概10萬元,幾家店平均每天的虧損卻有6000元,一個月算下來虧損能有18萬元。所以,老板趕緊把它關掉了。”
在去年5月,娃哈哈官方微博曾表示,奶茶店項目并非自娃哈哈公司直營,而是授權給了合作伙伴在運營。根據官網介紹,目前娃哈哈奶茶的經營公司為“廣州娃哈哈健康飲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9年10月份,注冊資本200萬元,廣東冠華健康產業(yè)有限公司持股75%,娃哈哈商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
但娃哈哈對奶茶項目,也不可謂不重視。2020年7月27日,娃哈哈奶茶在廣州開出全國首個直營店時,宗慶后也來到現場“站臺”,并品嘗主打產品。當時在網絡上流傳的一份《娃哈哈天生營養(yǎng)自然好茶合作手冊》中曾表示,娃哈哈是與其他企業(yè)成立合資公司,以輕資產加盟方式布局茶飲店市場。《手冊》里還附了一段宗慶后署名的寄語,其中稱:“這是娃哈哈的‘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我們面臨的市場競爭越發(fā)激烈,并關乎生死”。
不少加盟商們,也被“娃哈哈”的品牌被吸引而來,并不惜投入大量資金。
根據官網介紹,在加盟費用方面,以50平米的店鋪為例,省會城市、地級市和縣級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城市的總投資分別為24.56萬元、21.76萬元、18.96萬元。但有一位新一線城市的加盟商向AI財經社透露,他加盟娃哈哈奶茶店的投資金額實際在50萬元左右,遠超過官網的預估數據。
50萬元的投入,在當時也屬于較高的奶茶加盟費用。加盟商的所有物料都要從品牌供貨方統(tǒng)一購買,“從內部采購的物料價格很昂貴,成本很難壓降。”上述加盟商透露。而AI財經社發(fā)現,從娃哈哈奶茶產品的定價來看,單杯最低10元,最高不過20多元,大多在15元上下。同時,加盟商還要承擔高昂的人工、店面租金等成本支出,利潤空間相當微薄。
也因此,不過一年多時間,娃哈哈奶茶生意就遭遇了加盟商的“倒戈”爆料。
“我老板盤下的另外四家店,也一直虧損。”小青說,“現在5家店都在轉讓,但杭州房租貴,只轉出去了兩家。據我所知,目前杭州運營的20多家娃哈哈奶茶門店,還有四五家店也在轉讓。”
從開店數量和進展看,也可以一窺娃哈哈奶茶項目的尷尬。在項目剛起步時,據媒體報道,娃哈哈方曾表示要在未來10年內,在南方市場開設1萬家奶茶店。但據官網披露,截至目前,娃哈哈奶茶店已經簽約的線下茶飲店有300多家,距其上萬家店的目標還差得很遠。
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9月6日,娃哈哈奶茶現有門店399家,其中還有被標記“暫停”的門店31家。AI財經社在美團平臺上搜索到多家娃哈哈奶茶店已經是“關店歇業(yè)”的狀態(tài)。
“情懷牌”打不通了
在加盟商看來,除了通過高額的加盟費用割“韭菜”之外,娃哈哈奶茶的“情懷牌”,也打不通了。
娃哈哈的AD鈣奶,曾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據官網介紹,娃哈哈奶茶是將童年初代營養(yǎng)品與時下情懷、新穎的潮流元素結合,開創(chuàng)國潮茶飲品牌,以“童年回憶”為產品亮點,以AD鈣奶、營養(yǎng)快線、八寶粥為靈感創(chuàng)作元素,主打特色的AD鈣奶爆款系列,主要面向16-35歲的消費群體。
AI財經社注意到,目前娃哈哈在售的產品中,既有大滿足水果茶、椰汁楊枝甘露、芝士脆芝葡萄等熱門口味,也有主打AD鈣奶的AD芒芒波波冰、AD葡萄波波冰、草莓乳酸鈣奶,還有走養(yǎng)生健康路線的栗栗鮮牛乳、芋泥啵啵奶茶、芋泥青稞牛乳。
從產品定位來看,娃哈哈奶茶主打“情懷牌”,還包含了營養(yǎng)和國潮概念,十分迎合當時的消費潮流。
這一手“情懷牌”在當時產生了效果。2020年,娃哈哈奶茶一度引起網絡熱議,彼時不少網友在小紅書等平臺上曬出了打卡娃哈哈奶茶店、試吃新品的分享帖,而草莓乳酸鈣奶、雪山鈣奶暮冬抹茶、AD芒芒波波冰等還成了諸多網友力薦的單品。
(圖:社交平臺截圖)
但是,在實際門店運營中,作為店長的小青卻發(fā)現想留住年輕消費者沒有那么容易。“實際上我們店的單品定價和茶百道等品牌差不多,性價比可能還更高些,因為我們的配料很豐富。但很多顧客過來看一眼就走了,很多喝過大牌子奶茶的消費者也不愿意來嘗新。我們幾個店長曾一起分析過營業(yè)額為什么上不去,大家都覺得,娃哈哈就是一個飲料公司,品牌形象已經固定了,消費者沒法把它和奶茶聯(lián)想到一起。”
娃哈哈品牌固然知名度較高,但其本身也已經老化,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正在減弱。乳業(yè)專家宋亮解釋稱,“娃哈哈改變自己的風格,可能會對消費者產生一定影響,但是現在奶茶的主流消費者已經不是90年代之前的人了,95后是不是對娃哈哈有情懷,還是有一定偏差的。AD鈣奶本身也不比普通奶茶營養(yǎng)價值更高,一些高端奶茶添加的原料甚至比AD鈣奶更好。”
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也認為,“娃哈哈奶茶品牌很難對年輕人產生吸引力。舉個簡單的例子,國內很多孩子是喝著旺旺復原乳長大的,但是長大后,還有多少人還會去消費旺旺的產品呢?”
此外,朱丹蓬還表示,娃哈哈的市場優(yōu)勢在三四線城市,而愛喝新式茶飲的新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兩者的消費群體和產品定位存在差距。“娃哈哈產品的銷量分布是以三四線城市為主,一二線城市很少;而三四線城市的人群消費能力不高,開新式奶茶門店銷量也不會好。”
同時,會賣飲料,卻并不意味著娃哈哈能賣得好奶茶。在朱丹蓬看來,“娃哈哈對奶茶項目的投入不夠,沒有將奶茶店作為核心業(yè)務,而是將其作為產品矩陣中的一個組合,肯定干不過喜茶、茶顏悅色這類專業(yè)選手。其奶茶項目被娃哈哈交給第三方公司運營,而第三方公司的運營模式、機制以及供應鏈方面都不到位。這也使得娃哈哈奶茶和娃哈哈可以說沒有太直接的關系,只是相當于‘租借’了娃哈哈的品牌來做。”
宋亮也認為,奶茶是個需要專業(yè)經營管理指導的零售業(yè)態(tài),傳統(tǒng)加盟模式很考驗企業(yè)的管理水平。在開辟加盟模式時,后續(xù)管理也需要跟上。管理者還需要對全體員工給予激勵,做到上市后,為大家提供變現等等。乳企去嘗試進入這個專業(yè)化程度很高的行業(yè)時,相當于另起爐灶。娃哈哈在開奶茶店這件事上,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
而在社交媒體上,如今也已經鮮見有關娃哈哈奶茶的討論。外賣和點評平臺上,消費者對娃哈哈奶茶口味的評價也存在一定爭議,有部分用戶認為娃哈哈奶茶“味道很一般,沒有任何特點”、“奶茶味道很淡,感覺加了很多水”、“芋圓沒有嚼勁,珍珠吃著像塑料”。
清華大學快營銷創(chuàng)始人孫巍總結稱:“娃哈哈開奶茶店具有供應鏈優(yōu)勢,但缺乏奶茶連鎖經營的成功經驗;其次,娃哈哈品牌雖然有知名度的優(yōu)勢,但在奶茶產品上還無法占領消費者心智,年輕人很難認同其為奶茶專業(yè)品牌形象。因此,娃哈哈首要應該做的是,將奶茶店做到‘網紅化’和‘時尚化’,先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贏得年輕人的口碑。”
老企業(yè)做不好新茶飲
近幾年時間,飲料和牛奶行業(yè)的老企業(yè)日子都不太好過,由于市場趨于飽和,不少飲料企業(yè)的經營業(yè)績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2020年娃哈哈營業(yè)收入為439.82億元,同比下降5.29%,已經不及2010年的營收水平。此外,2020年王老吉和香飄飄的收入也在減少,在今年上半年,香飄飄凈虧損6225萬元。乳企們的境況與之類似,今年上半年除了伊利等少數企業(yè)盈利,多數乳企業(yè)凈利潤水平處于下行通道,光明與三元都處于虧損狀態(tài)。
主業(yè)不景氣的背景下,娃哈哈等老牌企業(yè)相繼沖入新茶飲賽道,想要講出一個“豐富產品線”的新故事。
新式茶飲的“風口”已經刮了許久,“奶茶”也已經成了現代年輕人生活消費的“標配”。艾媒咨詢數據顯示,現在有三成以上的年輕人每周都要消費一次新式茶飲,16%的用戶每天會消費一次奶茶。據奈雪的茶聯(lián)合CBNData發(fā)布的《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2020年中國茶飲市場的總規(guī)模為4420億元,其中新式茶飲的市場規(guī)模預計將超過千億元。與此同時,新式茶飲賽道已經走出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為代表的三巨頭,以及大量區(qū)域性頭部和中腰部品牌。這個新興行業(yè)正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據統(tǒng)計,2020年中國高端現制茶飲店銷售總額為152億元,2015-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高達80.2%。
以瓶裝飲品、沖泡飲品為主的傳統(tǒng)飲品企業(yè)們,也被此所吸引,想要加入其中,切分蛋糕。
飲料企業(yè)、乳企們紛紛做起了奶茶線下門店生意。2019年,蒙牛開出第一家奶茶門店“南小貝”,將蒙牛系列產品和奶茶結合,推出凝純孔雀丸茶、輕享慢燃乳酪鮮果在內的多款奶茶,并開放加盟招商體系;當年年底,新希望雪蘭推出首個新式茶飲體驗店“黑小優(yōu)的茶”。賣涼茶的王老吉宣布進軍奶茶行業(yè),于2017年12月開出首個飲品店“1828王老吉現泡涼茶”,主打健康養(yǎng)生概念。在2019年,香飄飄、娃哈哈都宣布布局線下奶茶店。
但這些企業(yè)在線下門店的布局,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在開業(yè)初期火熱一陣后,在市場上就激不起太大水花了。就拿蒙牛“南小貝”來說,截至目前,該品牌在營業(yè)狀態(tài)的奶茶店只有27家,較此前定下的“2021年達到店面數量100家”的目標還相距甚遠。
王老吉在奶茶行業(yè)的探索也不太順利,還沒來得及完成3000家門店的雄偉目標,就在不久前被曝出加盟商因持續(xù)虧損而投訴維權。
宋亮認為,以娃哈哈為代表的老企業(yè)做不好奶茶,和切入時機、專業(yè)化程度有關。“就拿娃哈哈來說,從外部環(huán)境看,資本現在十分青睞奶茶行業(yè),造成了五花八門的奶茶店涌向市場,消費者對奶茶店的選擇面也很寬泛,店鋪高度同質化。在過去五到十年里,奶茶店十分火爆,而娃哈哈布局奶茶店時,行業(yè)的紅利期已過;同時,娃哈哈向加盟商提供的原料價格還很高,店鋪自然難以開下去。如果它不能向加盟商提供最低價,未來也難有更好的發(fā)展。”
隨著新式茶飲逐漸步入壟斷和品牌固化階段,其供應鏈管理、產品研發(fā)、營銷體系也形成了一套標準流程,這并非老企業(yè)的長項,很難和專業(yè)選手一較高下,又無法脫離舊思維,破釜沉舟地創(chuàng)新和變革。“新式茶飲店是新品類,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工業(yè)飲料,無論是乳企還是飲料企業(yè)的奶茶店,都是立足于傳統(tǒng)品類進行創(chuàng)新,很難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缺乏網紅時尚基因,這導致很難成功。”孫巍指出。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chuàng)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生活館加盟,生活館加盟項目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chuàng)業(yè)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yè)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