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連鎖(陜西零售連鎖企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零售連鎖(陜西零售連鎖企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連鎖經營是一種商業組織形式和經營制度,是指經營同類商品或服務的若干個企業,以一定的形式組成一個聯合體,在整體規劃下進行專業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礎上實施集中化管理,把獨立的經營活動組合成整體的規模經營,從而實現規模效益。零售業處于產業鏈的中游,連接著上游的生產企業和下游的消費者,零售連鎖成為連鎖經營快速發展的主要行業,在世界各國得到快速發展。隨著中國經濟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尤其是改革開放和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全國各大、中城市,都能看到世界與國內著名的連鎖企業在不同地區的開疆擴土,給消費者帶來方便的購物機會,同時也活躍了地方經濟。在這種浪潮之下,陜西零售連鎖企業順應時代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本土連鎖企業與國際、國內連鎖品牌多層次多方位的發展格局,陜西零售連鎖行業也由規模經濟逐漸走向了高經濟效益的轉型之路。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零售連鎖經營也在不斷融入高質量發展理念,在不同零售業態上不斷拓展,呈現集約化、小型化等發展趨勢。本文通過研究歷年來陜西零售連鎖市場的發展變化,挖掘陜西零售連鎖市場的優勢及問題,找尋未來陜西零售市場的發展之路。
一、陜西本土零售連鎖企業發展狀況及特點
(一)零售連鎖數量不斷增多,連鎖經營欣欣向榮
1、連鎖數量不斷攀升,規模效益不斷擴大
2008—2018年,連鎖企業數量不斷提高,從26個提高至71個,增長了近兩倍。經營門店數從2008年的444家不斷擴大,至2018年,已達到3958家,年均增長率高達24.5%。與此同時,連鎖領域為社會不斷創造就業機會,2008年連鎖領域從業人員為22192人,2018年從業人數增長近一倍,達到41531人。
連鎖企業最大的經營優勢在于形成規模效益,陜西連鎖企業在不斷的發展中,規模效益不斷凸顯。從連鎖企業的發展規模來看,平均每一連鎖企業擁有的門店數從2008年的17個提高到2018年的56個,年均增長12.7%。與此同時,經營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經營效率逐步提高。2008年,平均每一連鎖門店的從業人員為50人,年均下降14.9%,2018年,平均從業人員已降至10人。平均每一連鎖門店的營業面積也在不斷縮小,平均營業面積從2008年1669.84平方米縮小至2018年的654.11平方米,形成小型化,多門店的發展趨勢。
2、連鎖經營欣欣向榮,平均效益不斷攀升
2008—2018年,陜西連鎖企業經營快速增長,雖在中期出現波動,但整體增長趨勢不變。
2008年,商品購進總額僅107.61億元,10年間增長7倍多,2018年達到884.74億元,年均增長23.5%。其中,商品供應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統一配送的商品購進額從2008年35.30億元,提升至2018年713.19億元,統一配送占商品購進總額的比重也從2008年的32.8%提高到2018年的80.6%。
商品銷售總額和零售額同樣持續增長。2008年,商品銷售總額為124.25億元,年均增長23.7%,2018年超千億,達到1044.05億元。而毛利潤(商品銷售總額扣除購進總額)也從2008年的16.64億元增長到2018年159.32億元,年均增長25.3%。2008年,實現零售額61.81億元,年均增長23.0%,2018年則達到490.89億元。
再以從業人員的角度看連鎖門店經營情況零售連鎖,平均經濟效益不斷攀升。2008—2018年,每一從業人員產生的商品銷售額增長快速,雖在2013年開始出現輕微波動,但直至2018年仍處于高位。2008年,每一從業人員產生的商品銷售額為55.99萬元,2013年達到最高點289.38萬元,而2018年則為251.49萬元,10年間年均增長16.2%。每一從業人員產生的零售額持續平穩增長,2008年平均零售額為27.85萬元,至2018年達到118.20億元,年均增長15.6%。
(二)直營店成為陜西零售連鎖企業首選
在連鎖經營中,直營店和加盟店的選擇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管理運營模式。直營店有連鎖企業總部投資開設并統一管理,而加盟店由總部授權后,自行承擔日常管理銷售工作。因陜西大部分零售連鎖企業發展規模較小,加盟店可控性較小,對于品牌的初期建立和產品的質量控制,直營店更具有優勢。從2008—2018年陜西零售連鎖企業的發展可以看出,直營店的經營模式更易被選擇。
從門店發展來看,直營店較加盟店整體規模更為龐大。2018年,直營店的門店數達到3661個,占總門店數的92.5%,占比較2008年提高了12.1個百分點。而加盟店僅有297個,占總門店數的7.5%。2018年,直營店的年末零售營業面積達到256.76萬平方米,平均每一門店的年末零售營業面積為701.34平方米;加盟店的年末零售營業面積為2.13萬平方米,而平均每一門店的年末零售營業面積僅為71.85平方米,兩者相差近10倍。2018年,直營店的從業人員達到40339人,平均每一門店的從業人員達到11人,人數逐年下降,較2008年減少了49人。而加盟店從業人員數在2018年僅為1192人,平均每一門店的從業人員為4人,少于直營店7人。
從門店經營來看,直營店較加盟店更具經濟效益。2018年,直營店實現商品銷售額1041.00億元,占全省商品銷售總額的99.7%,平均每一從業人員帶來的商品銷售額為258.06萬元,平均每一平方米實現的商品銷售額為4.05萬元;而加盟店在2018年實現商品銷售額3.04億元,平均每一從業人員帶來的商品銷售額為25.54萬元,少于直營店232.52萬元,平均每一平方米實現的商品銷售額為1.43萬元,少于直營店2.62萬元。2018年,直營店實現零售額487.84億元,占直營店商品銷售額的46.9%,占全省零售總額99.4%;而加盟店實現零售額3.04億元,加盟店商品銷售額百分之百來源于商品零售。
(三)專業店占市場主流,便利店快速提升
專業店連鎖主導地位穩固。2018年,連鎖企業中的專業店連鎖46家,門店3123個,實現商品銷售額876.97億元,占全省商品銷售總額的84.0%,實現零售額426.44億元,占全省零售總額的86.9%。其中,是專業店的主力軍,2018年,加油站所在的連鎖企業19家,門店1248個,實現商品銷售額645.59億元,占全省商品銷售總額的61.8%,實現零售額350.96億元,占全省零售總額的71.5%。剔除加油站之后,專業店涵蓋煙草、醫藥、文化產品、家電、生活日常品等多種類型,并實現快速增長,2008-2018年剔除加油站之后的專業店零售額年均增長30.1%。
便利店連鎖市場份額較小,但擴張快速,潛力巨大。2011年,陜西連鎖企業中的便利店連鎖僅2家,門店43個,商品銷售額和零售額僅1.04億元,2010-2018年,便利店商品銷售額年平均增長32.3%,直至2018年,便利店所在的連鎖企業已達到46家,門店559個,實現商品銷售額和零售額7.51億元,占全省零售額的1.5%。市場體量擴大的同事,經濟效益也不斷提高。2018年,平均每一從業人員帶來的零售額為49.56萬元,較2010年提高31.89萬元;平均每一平方米營業面積實現的零售額為2.17萬元,較2010年提高1.56萬元。
2008-2018年,超市連鎖保持平穩增長,零售額年均增長10.4%。便利店連鎖的快速發展,使得超市連鎖在近年來逐漸轉型升級。2018年,連鎖企業中的超市連鎖8家,門店163個,實現商品銷售額24.67億元,占全省商品銷售總額的2.4%,實現零售額23.86億元,占全省零售總額的4.9%。在商品銷售額以及其中的零售額逐漸增長的同時,超市逐漸向“微超”方面發展,以縮小門店的營業面積提高經濟效益,2008年,超市連鎖每一門店的營業面積為1805.82平方米;在2011年達到最高點,每一門店的營業面積為2485.59平方米;至2018年,每一門店的營業面積僅為1042.82平方米,較2008年縮小763平方米,較2011年縮小1442.77平方米,縮小近6成,連鎖超市擴張步伐逐漸以小型超市為發展重點。
大型超市和百貨連鎖呈現逐年萎縮,2008-2018年銷售規模均出現下降。2008年,大型超市所在的連鎖企業在陜有4家,門店36個,實現商品銷售額39.63億元,占全省商品銷售總額的31.9%零售連鎖,實現零售額20.68億元,占全省零售總額的33.5%。直至2018年,連鎖企業中的大型超市連鎖在陜僅存1家,門店僅有4個,實現商品銷售額5.03億元,是2008年的八分之一,實現零售額5.03億元,是2008年的四分之一。而百貨有同樣的境遇,2008年,百貨所在的連鎖企業在陜有3家,門店10個,實現商品銷售額38.98億元,占全省商品銷售總額的31.4%,實現零售額26.38億元,占全省零售總額的42.7%。2014年,連鎖企業中百貨連鎖出現制高點,3家連鎖企業的門店數增長到17個,實現商品銷售額和零售額75.02億元。直至2018年,百貨連鎖的商品銷售額和零售額出現了2008-2018年的最低點。2018年,連鎖企業中的百貨連鎖為2家,門店13個,實現商品銷售額和零售額25.14億元,較2014年減少了66.5%。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零售連鎖(陜西零售連鎖企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