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現狀(備受爭議的小罐茶現在怎么樣了?),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小罐茶現狀(備受爭議的小罐茶現在怎么樣了?)。
但后端的工作是隱性的,杜國楹在大刀闊斧建設后端的時候,今年1月小罐茶經歷了成立以來的最大輿論風波。
2018年底,杜國楹在廣州茶博會的一場公開論壇上,透露小罐茶零售額破20億元。1個月后,有人在微博上算了筆賬:“8個大師,平均一個大師一年炒了2.5億的茶”“假設全年無休,平均下來,一個大師每天炒出220斤凈茶”、“頂尖的茶娘一天才炒40斤,小罐茶大師累不累?”
在新媒體環境下,輿論迅速發酵。
“大師作指的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并非大師手工去炒茶。制茶大師們制定產品標準,把關原料采摘和生產過程。更多的苦活、累活交給現代化制茶設備去解決。”在當時的聲明里,小罐茶官方如此回應。
按照官方說法,“大師”相當于產品經理,他們和小罐茶一起制定茶葉品質標準,控制產品品質,利用自己的經驗,借助現代化的設備和工廠,進行大規模標準化生產。
小罐茶標準化背后,是為了實現消費者端的兩大基本訴求:一是保持口感的一致性,不能出現這一批偏苦、那一批偏澀的問題;一是實現產品的安全性。
同時,也是基于杜國楹對公司的定位:小罐茶不是只做高端茶,之后會涉及到到大眾茶、快消茶,要想實現百億甚至千億市場不可能依賴手工。
杜國楹說:“如果這個問題(工業化)不解決,規模化的效益就會有問題,成本得不到根本的有效的控制,另外產品的標準化沒法真正實現,產品沒有標準,談何品牌?所以我們必須去做。”
今年5月,小罐茶宣布與IBM合作,建自動除雜生產線。杜國楹希望之后能用機器的地方全部用機器來替代,“我敢說到明年,不單單在中國,在全世界我們中央工廠的自動化程度也是排第一的。”
目前,小罐茶的大部分茶品都在原產地完成采摘和粗加工,之后運到黃山做統一的精制、封裝。2019年,小罐茶加大了茶園端的建設,目前已經在黃山休寧、云南鳳慶和福建安溪建立自有茶園。未來,杜國楹打算在每一款茶的核心產地都建立工廠和生態示范茶園,用小罐茶在市場端的影響力,建立生產標準,告訴周邊的農民怎么種植、怎么采摘、怎么管理,然后輸出鮮葉原料的標準。
這是一套完整的從市場到工廠,再到上游基地的全產業鏈解決方案。
不過如此高度工業化也引來質疑,虎嗅作者王新宇長期關注茶行業,他認為:“在國內的高端市場,手工制茶成就了大師,也成就了相關茶類的口碑,機器制茶犧牲了手工制茶的一些非標元素,在特定的季節和制茶環境,都可能對高端茶品形成影響。”
杜國楹說:“手工和機器都是工具,最終服務的都是消費者。”他也承認,手工有手工的市場,并且不排除哪天自己的退休了,或許會真著手打造一款手工茶品。
但對于想走消費品路線,打造百億、千億規模的小罐茶來說,必須依靠工業化來提升生產效率。
除了用標準化的工業生產來滿足供應規模和穩定品質外,杜國楹還想通過這種方式打出口味特色。“我們講一泡好茶,安全第一,潔凈第二,好喝第三,我們的研發中心與大師正在做的事兒是第四件——特色。”
小罐茶有一個產品金字塔模型,從其基座到塔頂分別是安全、干凈、好喝、特色。“問我誰重要?基座(安全)是基礎,上面(特色)那個最重要,但沒這個基礎,最重要的都是零。”
“什么叫特色?假如從一家飯館出來,好吃嗎?不好吃,為什么不好吃,你馬上就說為什么不好吃。假如好吃,你馬上描述出來它的每個菜怎么好吃。小罐茶的茶好不好?不錯,哪好?不知道。這是沒有特色的茶,什么叫特色?特色是普通消費者能感知到的。”他如此解釋。
說白了,杜國楹想給小罐茶貼上一個更有價值的標簽和記憶點,他甚至希望這個“特色”能成為這個品類茶的參照。
所謂特色,在小罐茶目前有兩個代表,一個是小罐茶的茉莉花茶,主打“香”,另一個是小罐綠茶(安吉白茶)主打“鮮爽”。他舉了個例子:“今年大年初七,有位投資人到我公司里非要投資小罐茶,原因是他夫人在逛SKP的時候買了一盒我們的茉莉花茶,喝完后第二天杯子還是香的。”
三、茶飲市場能出現巨頭嗎?
杜國楹還在同步籌劃小罐茶的第三個階段,即,在縱向打通產業鏈之后,他要做橫向的多品牌布局。
今年5月,小罐茶多泡裝發布,處在規劃中的還有一個垂直品牌,一個是快消品牌,主打商超、線上渠道,產品包括沖飲、方便茶袋等。杜國楹對虎嗅Pro表示,多品牌及多類型產品線一開始就在自己的戰略圖上,2019年輿論風波又加快了它的落地。
杜國楹根據用戶群體和使用場景將整個茶領域劃了三個賽道:
一個是原葉茶,以中高端人群為主,主打送禮、自飲場景;
一個是方便茶(偏快消,包括罐裝飲料、茶包等),以年輕人為主,主打辦公室和移動場景(邊走邊喝);
一個是新茶飲,同樣以年輕人為主,主打移動場景和社交。
由于后兩類的用戶群體和主打場景相似,這兩個場景很容易打通,尤其是新茶飲很容易對快消茶造成沖擊。看看雀巢和星巴克的發展路徑,雀巢沒有去開咖啡店,但星巴克做了雀巢所有咖啡產線,從咖啡豆、咖啡粉到速溶咖啡再到罐裝飲料。
小罐茶目前處在第一類場景中,與第三類用戶和場景并不重合,但近兩年來以喜茶為代表的新茶飲來勢洶洶,讓杜國楹感受到危機。同時,小罐茶線下銷售放緩而線上銷售額大幅增長,讓杜國楹看到年輕用戶群體中的機會。
他意識到,年輕用戶再不抓住可能就晚了。于是,今年小罐茶加快年輕獨立品牌的落地,而這兩年上游供應鏈的搭建也給小罐茶做多品牌創造了條件。
若再套用杜國楹對消費品的四個操盤因素——產品、價格、渠道、推廣,回頭看杜國楹要做的方便茶品牌,就更清晰了——
產品線上,杜國楹對產品的判定就三個標準:好喝、方便、高顏值。只要好喝,無論是紅茶、綠茶、水果茶,怎么拼他都不排斥。他招了一個以90后為主的團隊專門研究這條產品線,目前茶飲料、袋泡茶、原葉茶都在嘗試,但拿哪一個開路還沒有確定。“哪個效率高,我就拿哪一個開路。這是個全產品線,開開之后,所有產品都會上。”杜國楹辦公室的冰箱里塞滿了各種茶飲料,在提到高顏值時,他起身打開冰箱拎出一瓶瓶裝茶飲,“包裝設計成這樣,它怎么能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喜好?在美國、歐洲可能還好,幾十年不變。但中國變化這么快,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代際差異差異太大了。”
在價格上,這個年輕化的品牌將走快消品的價格,其價格區間會在幾塊錢到十幾塊錢里尋找空間。
渠道上,主要鋪商超、零售店和線上。商超渠道依然依賴小罐茶原有的代理們,“這是我創業落地的重要抓手,他們去做批發分銷。公司往哪兒打,你就往哪兒打,肯定不坑你,在這能賺到錢。”線上是各大電商平臺。杜國楹定下的目標是,線上和線下各占銷售額的一半。
在推廣上,杜國楹重點會在新媒體上找出路,將傳統媒體的重要性降低。杜國楹依然認為品牌十分重要,因為用戶的認知會變成品牌。他也坦言原有的品牌推廣方式可能已經老化失效,年輕人的品牌忠誠度正在變低,打造年輕品牌的難度在變大。這是年輕產品線面臨的一個新問題。
再提一下供應鏈,在這一點上,年輕新品牌線和小罐茶共用一套供應鏈。
早在小罐茶立項之初,杜國楹便想得很清楚,“小罐茶”這個品牌定位高端不可能無限制往下走,底下市場很大,需要用另外的品牌來做。原本他傾向于用投資的方式,后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項目,最終也只能挽起袖子自己干。
對于杜國楹來說,需要花費時間考慮清楚的是,小罐茶這個品牌要不要往下走,往下到什么程度,年輕品牌從哪里起,上探到哪里。
小罐茶即將推出彩罐系列,包裝會更年輕化和時尚化,更適合走商超開架。這個產品是放在小罐茶這個品牌里,還是放在年輕品牌里,在內部引起很長時間的討論。
最終杜國楹決定放在小罐茶里,只是LOGO重新設計以和高端金罐區分開來,這種做法更像奢侈品的副牌邏輯,比如阿瑪尼,有主牌Giorgio Armani,也有年輕化的副牌Emporio Armani。
“這個(彩罐)做時尚一些,那個做奢華(金罐)一些,一個品牌兩種氣質都需要。你看,現在很多奢侈品都在做年輕。”杜國楹也希望用這個產品和年輕的中產產生聯系,他們未來可以轉化成高端金罐的用戶。
除此之外,小罐茶也正在做一個垂直品牌,“如果說小罐茶是中國茶的高端化表達,是茶中的茅臺的話,新品牌是中國茶的年輕化表達,那這個品牌就是中國茶的垂直化表達。”
“橫著做品牌,品類多,但人群和價格帶窄;而垂直做品牌,品類縮窄,人均和價格帶拉寬。”這就是杜國楹想要去驗證的兩條消費品打法路線。
四、千億野心和新考驗
3年作出20億營收之后,小罐茶和傳統茶企的關系變得微妙起來。四川某茶葉公司董事長陳錦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直指小罐茶營銷過度:“對于行業而言,小罐茶宣傳的八位大師,除了普洱茶終身成就大師鄒炳良等個別可謂真正的行業大師之外,其他的明顯要弱一些,被稱為泰斗級顯然有些過火了。”
杜國楹則說:“對于茶行業這個3600億的大蛋糕,小罐茶只是上去舔了舔最外面的一層奶油而已,主流價格我們都沒還沒碰到。”
不過,通過上半年推出多泡裝和即將推出的彩罐,小罐茶已經切入茶葉的主流價格。并且隨著年輕品牌的面世,小罐茶的競爭者除了傳統茶企,又增加了更擅長消費品打法的成熟快消品牌。
在小罐茶第一階段的時候,杜國楹將蘋果作為學習對象,一心想做中國的蘋果。現在發展到第三階段,他將雀巢和農夫山泉作為學習對象。
杜國楹意在做茶的全產業鏈,成為第一品牌。他已經完成從零到一,現在要從一到十。
杜國楹的品牌能力已經被多次驗證,但是否是一個成功的管理者,現在還沒有答案。但隨著所孵化的品牌越來越多、產品線越來越多、員工越來越多,他自己也意識到組織管理能力是他本人和小罐茶需要面對的新挑戰,“小罐茶已經實現了價值驗證,接下來是增長驗證的階段。”
若讓虎嗅Pro總結,小罐茶目前的戰略打法可以概括為:以工業化為基礎,縱向打通產業鏈,橫向多品牌。也因此,小罐茶眼下面臨的挑戰在于:品牌化和工業化齊頭并進的操盤難度逆天。
工業化或許能夠解決產能和產品品質穩定的問題,但多品牌戰略,讓小罐茶的競爭對手從傳統的茶企擴大到更擅長消費品打法的成熟快消品牌。
“都是對手,但都不是對手。都是對手,是因為在價格帶可能跟所有人都發生沖撞;都不是對手,是因為我們跟誰的邏輯都不一樣。最終就看誰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能力強。”杜國楹說。
不可否認,杜國楹在產品和營銷上確實有天才之處,1997年做背背佳時,他不過24歲(1973年生人)。現在他必須成為一個正在向千億級目標邁進的企業的管理者。
他也知道這次自己躲不過去:“這次我必須過去,也肯定能過去。”
#更多新經濟公司價值分析與獨家案例,盡在虎嗅Pro會員。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小罐茶現狀(備受爭議的小罐茶現在怎么樣了?)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小罐茶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