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蛙的壽命,角蛙的壽命有多長時間,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角蛙的壽命,角蛙的壽命有多長時間。
角蛙家族是最近興起的一種寵物蛙,一共有五六個品種。這里達sir會重點為大家介紹最受歡迎的南美角蛙。渾圓的身體,眼臉上方的小突起,還有一張大大的嘴,看起來像在對你微笑,第一次看見它的人一定會被它這幅丑萌丑萌的樣子吸引。
不過你一定想象不到,它華麗的外表下隱藏著它是蟾蜍類的真實身份。(雖然它的名字叫“角蛙”,但是其真實身份卻是蟾蜍類)。
據說早在1300年前,南美洲原住民就曾利用角蛙貪吃的特性把它們當成活體儲蓄罐,雖然現在這種習俗以及漸漸式微,但卻深深的影響了南美洲的人把角蛙視為財富的象征,如同三條腿含著銅錢的金蟾一樣,日本臺灣等地把角蛙稱為“招財蛙”。
▼ 現在就讓達sir帶領大家進入角蛙的世界。 ▼
南美角蛙 Ceratophrys cranwelli
科:細趾蟾科Leptodactylidae
屬:角花蟾屬Ceratophrys分布:原產地在南美洲中北部
活動習性:夜行性 地棲型
獨居體長:8--13cm
壽命:10到15年
保育級別:無危(IUCN 3.1)
適宜溫度:22--28度
適宜濕度:需要保持潮濕環境
特征
現在市面上一般稱為角蛙或黃金角蛙其實都屬于南美角蛙。同時南美角蛙也是市面上流行度最高,最適合初學者的品種。
它的幼體通常呈淺綠色,成體則大部分為褐色或綠色,全身有較大的不規則斑塊,臉部也呈斑塊狀,花紋有時會呈現左右對稱的情況。
成年后,雌蛙比雄蛙大,而且雌蛙并不會鳴叫。當雄蛙成長到一定階段后,在前腳指頭會長出為了交配時,可以緊緊抱住雌蛙的一種特殊的皮,也被稱為 “婚(姻)墊”,這樣通過觀察婚(姻)墊來判斷角蛙公母,還有一點雄蛙在繁殖期喉部會出現暗色鳴囊,也可以憑此來判斷。但幼蛙階段分辨雌雄非常不容易。
上公下母
飼養
一般飼養者會把角蛙飼養在塑料盒中,角蛙本身不太有空間感并且捕食方式也是守株待兔型,過大的空間對它并沒有太大意義,看起來比較擁擠的空間其實也能養出健碩的個體。
如圖所示,角蛙的整體環境布置相對比較簡單一個水盆,躲避穴再以稍微潮濕的椰土作為墊材。在氣溫較低的時候,如果不打算讓角蛙冬眠,可以使用加熱燈或加熱墊加溫。最后還可以放上一些植物作為布景,這樣角蛙的環境就布置完成了。
除了上圖的這種環境布置方式,角蛙的環境布置方法還好幾種,各個地區間飼養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比如日本部分飼養者喜歡用羊毛氈(過濾棉)做墊材。每個方法各有利弊,只要熟練掌握細節都可以養好角蛙。
左上用的是羊毛氈飼養,先在飼養盒底部鋪滿羊毛氈,在倒入跟羊毛氈齊高的水就可以了。
右上用的是水養的方法,不過如果長期這樣飼養的話容易造成角蛙腿部力量不足。
左下是椰土加水盆的飼養方式,這例飼養環境非常簡單,也不設置躲避穴,建議新手還是乖乖設置躲避穴,狀態會比較容易控制。
右下用的是水苔,這樣設置的好處是即可以保持濕潤,又可以讓角蛙躲在水苔里,壞處是臟東西不方便清理。
如果嫌棄單調的環境配不上華麗的角蛙的話,給角蛙設置一個生態缸也是不錯的選擇
無論用任何一種環境布置方法,有兩點都是要特別注意的哦。第一,要及時清理角蛙的環境,最少一個星期也要給角蛙的環境換下水,角蛙排出的便便和尿長期積累會影響環境衛生。第二,千萬不要把飼養箱放在太陽直射的地方。
食性
角蛙有個綽號叫垃圾桶。可見它基本是各來者不拒的家伙,如小魚,蟋蟀,面包蟲等或是搖晃的肉片,死老鼠甚至是比他體型小的蛙類都可以是它的食物。喂食的頻率根據角蛙的大小,和當時的環境溫度決定。一般在適溫下幼蛙1--3天喂一次,成體蛙可以隔久點大概一周喂一次。在喂食的時候為食餌沾上一點鈣粉效果更好。根據達sir的飼養經驗,喂食完一次后下次喂食可以等到角蛙排泄完再進行第二次喂食,這樣最方便控制。
把玩上手:
角蛙這么可愛,相信很多喜歡它的人都想要上手近距離觀賞它,正確的上手方法是從角蛙的臀部下方把角蛙托起放在手上。上手方法不正確會被角蛙當成食物或被角蛙當成攻擊者。上手的時候要記得把自己的手洗干凈,蛙類的皮膚都具有通透性,不然手上的臟東西容易損害它的皮膚。
從后面托起,記得哦
你不信?來,做個實驗給你看看~
這只角蛙被前面的東西激怒了,鼓起了身體
原來是只圓珠筆,角蛙擺出了攻擊姿勢
角蛙使出了“陽光烈焰”!!!
......這就是從前面抓角蛙的下場
冬眠與繁殖
角蛙有冬眠的生理機制,當冬天溫度下降至10度以下,角蛙就進入冬眠。不過如果飼養者決定了讓角蛙冬眠,必須在它進入冬眠前便開始準備,體型太小的角蛙不要嘗試冬眠,容易一睡不醒。在進入冬眠前我們的先讓角蛙排空身體里的便便,多泡泡熱水澡有助于排便。如果食物沒有消化干凈就進入冬眠,食物會腐爛在角蛙體內,造成角蛙死亡,這一點要引起重視。冬眠環境設置比較簡單,在飼養盒中鋪設大概10厘米厚的濕潤椰土,角蛙就會自己鉆入土中冬眠了。
冬眠時角蛙會鉆到土里
冬眠中的角蛙會在身體外面結一層繭,開春時當在地下的角蛙一接觸到雨季的水角蛙便出破繭而出了,人工環境下如果隨著氣溫越來高角蛙并沒有蘇醒的話,我們也可以仿照下雨給角蛙冬眠盒澆水促進角蛙蘇醒。
結繭的角蛙(圖中是鐘角蛙)
角蛙類的繁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湊齊一對公母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市面上一般出現的角蛙都是雌蛙。即使湊齊了一對,角蛙想要更好的完成繁殖還必須經歷冬眠階段。在原產地冬眠中角蛙會在雨季中醒來,并在水塘中完成交配。人工環境下最好也模擬原產地的情況,刺激角蛙完成交配。如果一切順利,在交配后的雌蛙會將卵附著于水生植物旁,根據雌蛙大小的不同角蛙的產卵量大概在1000--4000顆之間,產卵完成后約1-2天卵就會孵化成蝌蚪。
水塘里的角蛙
角蛙蝌蚪也存在同類弱肉強食的習性,所以水中必須放入較多水生植物供躲藏,或是將蝌蚪各自隔離飼養。角蛙蝌蚪可以喂食豐年蝦或者水蚯蚓,蝌蚪成長迅速,只要一個月左右就可以轉化為 幼角蛙上岸了。
人工培育的角蛙蝌蚪
準備上岸的綠角蛙
上岸形態完成
黃金角蛙的蝌蚪
體色和眼睛的顏色都可以看出它白化基因的特點
角蛙市場其實已經比較成熟,在國內要是想飼養角蛙,在網上隨時都可以買的到.
花色簡單介紹
角蛙在國內流行時間并不久,但國外角蛙的寵物化以及人工飼養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了,歐美的愛好者更習慣把角蛙稱為PACMAN(吃豆人)。期間日本和美國繁殖大師們也相繼開發出了很多斑斕多彩的花色,下面我會為大家簡單介紹南美角蛙幾種漂亮的花色。
▼ 褐色
有很多飼養者把這個色系稱為咖啡色。原生種的角蛙大都是這個色系的。
這種色系是南美角蛙在野外最多的色系
▼綠色
這個跟褐色一樣也是原生種的角蛙之一,不過現在市面上的一些綠角蛙發色都非常鮮艷,它們大都是定向培育的結果。
▼白化(黃金角蛙)
這是南美角蛙的紅眼白化種。這個品系產生于1993年的美國繁殖者手中。
黃金角蛙還有一種血紅版的,顏色也很靚。
黃金角蛙和綠角蛙是市面上最常見的兩種角蛙,不過黃金角蛙的脾氣普遍比綠色系好。
▼薄荷藍
該色是以藍綠色為基調色的色系品種。品系開發者是日本的大津善人先生。
這個色系變化幅度主要是在藍綠中轉變。
大津善人繁殖廠的發售圖
▼杏色
這個色系是在紅眼白化的一個色變種。在幼蛙時期大都呈粉紅,隨著體型的成長會轉變成橘色。品系開發者同樣是角蛙大師大津善人先生。
各位飼養者可以看圖了解下杏色的發色跨度
▼萊姆綠白化
紅眼白化的一個色變種。這個色系的發色有點像青檸的顏色,在成長過程中有的個體身上的 黃色基調會變重。開發者是大津善人先生。杏色,紅眼白化,還有萊姆白化組成了角蛙的三大白化色系。
萊姆色幾乎可以說是日本特有種的,在歐美等地部分飼養者把這兒色系稱為武士白化
▼ 色素缺損
這個色系非常特殊,在飼養繁殖過程中偶爾會出現不是白化卻有部分顏色缺損的情況。關于這個色系的很多研究并不明確,但根據繁殖者的實踐如果把這樣的個體作為種蛙,那產生這種情況的幾率會慢慢提升。
這個品系大多都是天價品,我等窮屌靜靜觀看就好
▼雙面
在視覺上這個絕對是非常有沖擊力的角蛙,它一半是白化,一半是原色。現在這只角蛙在美國飼養者手里。
看到它讓人想起蝙蝠俠里的雙面人
如果你想要了解許多有趣的動植物知識,想學會養好它們。可以訂閱我們的頭條號以及同名公眾號 。----點擊微信公眾號搜索達爾文肆養學(放肆的肆,別打錯了哦)。
馬上點擊關注,就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各種綺麗的動植物,還可以定期參加活動贏取這些可愛的動植物哦。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角蛙的壽命,角蛙的壽命有多長時間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