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澳洲精英教育淪為階層“放大器”,窮人孩子“逆襲”越來越難!),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精英教育(澳洲精英教育淪為階層“放大器”,窮人孩子“逆襲”越來越難!)。
共4597字|預計閱讀時長6分鐘
閱讀導航
前言
“引進”中國補習文化,精英教育淪為應試教育
窮人家的孩子實現階級逆襲難上加難
精英教育并非完美無瑕
新州精英教育改革,考試變得更難!
前言
目前,澳大利亞是一個崇尚精英教育的國家。
整個教育體系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觀點,即選擇最聰明、最有天賦的小孩接受精英教育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與此同時,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小孩應該進入精英學校接受精英教育。每年,成千上萬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小孩進入精英學校不惜一切代價。
當然,可憐天下父母心。讓自己的小孩不輸在起跑線上是為人父母很自然的想法。
1
“引進”中國補習文化,精英教育淪為應試教育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進入頂級公立學校,家長們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將孩子送入“白金級”輔導班,希望在考試時獲得競爭優勢。
在這樣的背景下,補習班服務機構蔚然成風,呈爆炸式增長,劍指一年一度的學術選拔性入學考試(ASET,前身為GATE)。
例如,定于3月16日舉行的這一考試將決定學生就讀珀斯最好公立中學的資格,包括珀斯現代學校(Perth Modern)、威爾頓中學(Willetton SHS)和珊頓學校(Shenton College)等。
伴隨越來越多的家長把政府公立精英中學,而不是私校作為首選,這些中學的入學資格名額競爭愈發激烈。
例如,Spectrum Knowledge公司推出了一款“2019年GATE白金輔導套餐”,售價750澳元,這個套餐包括了2-3個月的強化課程和模擬考試,旨在幫助學生帶來顯著的競爭優勢。
據悉,一家名為“My Academy”的補習學校,預科和復習課程已經售罄,這些課程每門學費高達360澳元。學校校長Rachel Dreier表示,僅今年一年就有300名學生接受了輔導,很多家長認為這是比私立學校學費更便宜的選擇。
她說:“ASET的考試題型通常不會在日常課程中涉及,所以在給定的時間范圍內,要求學生回答從未練習過的題型可能會讓孩子們感到害怕。即便是最有天賦的運動員也需要在比賽前進行大規模訓練。”
補習學校InTuition Educational Support單門課程補習費高達315澳元。據稱,通過考試的成功率為50%。InTuition的官網上顯示:“我們的導師已經掌握了考試內容和應試技巧,并將培養學生通過考試所需的必要技能,從而被所心儀的學校錄取。”
InTuition校長Trish Baran表示,今年學校成功幫助四名學生了進入珀斯現代學校。 她說:“引導他們通過考試需要一些特定的策略,雖然我們有標準化的測試,但是相關技巧需要培養,我相信每個學生都應該有機會。”
ASET由閱讀理解、創造性寫作、定量推理和抽象推理四個部分組成。西澳教育局堅持認為,該考試架構確保所有學生都能獲得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無論他們是否接受過輔導。
教育部人才選拔部門的首席顧問Michael Comber表示,沒有證據表明這種輔導有任何好處。 他說:“這些測試不是后天能學會的,這個考試也不是以課程為基礎的測試,所以我們不認為輔導是必要的,這也沒有太大的價值。家長們對補習班所表現出的興趣會讓這些輔導班大賺一筆,但從根本上說,我認為這是因為父母們想要確保他們為了孩子已經盡了一切努力。”
對于教育部的保證,來自Gifted WA 的Kate Burton博士表示,教育部的保證并不足以令人信服。在她看來精英教育,補習學校的大肆興起令人擔憂,值得相關部門予以關注。
他說:“這些考試本應幫助我們彌合社會階層差距。但是,目前的考試制度、以及由此衍生的補習學校,實際上正在擴大這一差距。”
伊迪絲考恩大學的研究人員Burton也擔心過度培訓對孩子的影響。
Burton博士說:“孩子們需要做一個孩子該做的,把他們的空閑時間花在玩耍和以及開發他們的激情和興趣上,而不是應試學習。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如果孩子們接受了過多的指導,那么我們實際上挑選出來的并不是最有能力的學生。
今年將有4537名學生參加ASET考試,相比之下,2017年和2018年參加這一考試的學生3561和4156人。申請人數以年均10%的速度遞增。
2
窮人家的孩子實現階級逆襲難上加難
經合組織日前發布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報告顯示,澳大利亞中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方面的表現在72個參與評估評的國家和地區中相對落后。
“
教育不公平是導致澳大利亞學生成績不佳的重要原因,它不僅影響了澳大利亞的整體教育質量,而且正在潛移默化地加劇社會貧富分化。
”
報告顯示,社會經濟地位(SES)不同的學校在教育資源可及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相比澳大利亞社會經濟地位最高的學校,社會經濟地位最低的學校(25%)無論是在軟件如師資力量、還是硬件如各種教學設施均遠遠落后。
在一些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學校,教職員工水平參差不齊,雇傭不合格人員的現象時有發生。如下圖所示,相比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生源的社會經濟地位平均分明顯要高。同樣,澳大利亞多項研究表明,后者的課程設置也明顯優于前者,進而推動私校學生的高考成績(ATAR)明顯要高于公立學校。
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在軟硬件配置上的差異是澳大利亞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最直觀表現。
經合組織調查顯示,目前約有60%的澳大利亞中學生就讀于公立學校。
悉尼大學教育與社會工作學院副教授James Shen表示:“公立學校的校園環境、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都明顯落后于私立學校,但私立學校高昂的學費令很多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澳大利亞各州和各地區之間的教育資源配置也不均衡。經濟發展水平處于澳全國領先地位的新南威爾士州,教育資源比較豐富,該州學生成績在澳全國名列前茅;但在經濟比較落后的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學生成績排名則相對落后。
澳大利亞政府理事會2013年11月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原住民青少年10年級的就讀率僅為55%,是澳全國最低水平。
家庭社會經濟背景及學生父母教育水平對子女的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堪培拉大學副校長Steven Park認為,社會經濟地位越高的家庭,子女越容易進入頂尖大學。
在澳大利亞排名前八的大學里,來自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家庭的學生人數比例相當低。教育不公導致學生工作后收入不平等,收入較高的家庭財富將能更多地傳遞給下一代,會進一步擴大社會貧富差距。
教育不公平使澳大利亞的社會層級分化日益嚴重。Park認為,在過去50年中,澳大利亞對高等教育進行普及,社會不平等狀況也日漸加深。
過去20年中,澳大利亞的基尼系數在經合組織國家中保持平均水平,但2015年該系數已高于平均水平,意味著澳大利亞社會不平等狀況加劇。
帕克指出,從1980年開始,澳大利亞人均收入不平等現象已經出現,近年來開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社會不公平程度越高,代際流動性越低,教育已成為澳大利亞代際流動性降低的主要推手。
想上精英中學,得付得起補習費;想上私校得付得起學費,交得起贊助費;想上質量口碑過硬的公立學校,還得付得起學區房的居住成本,想學習一門特長,想帶孩子旅游見見世面,也需要大筆支出。
3
精英教育并非完美無瑕
近期,澳大利亞一位知名學者對澳大利亞精英學校教育體系提出了質疑。在其看來,無論是對于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對于學習差的學生,精英教育體系存在明顯的弊端,對兩類學生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此外,最新的研究發現,通過“能力/成績”對學生進行不同群體的劃分對底部弱勢群體帶來的不利影響尤為突出。
新南威爾士大學教育學院院長、Gonski教育研究所(Gonski Institute for Education.)副所長Chris Davison說道:“從社會和認知的角度而來,學校更具多樣性、接受教育學生層次更為豐富,這所學校的學生整體受益更為明顯和廣泛。”
有人說,按照國際標準,目前澳大利亞20%最優秀的學生一屆不如一屆。至于為什么,這類學生的潛能并沒有被充分挖掘。他說:“這類學生往往集中在過于同一化的環境,周圍都是和自己相似的人群。相反,要培養真正優秀的學生,你必須有一個靈活的體系。在這樣一個靈活的教育體系下,你可能并不總是明星,并且以成功者自居。”
同時,經合組織指出,采用學術考試對學生進行區分是一個糟糕的提議。最佳教育系統并非這樣的應試教育考試。據悉,在早期對學生進行能力區分的國家,往往具有輟學率較高、教育成就較低的趨勢。
根據能力對學生進行劃分,影響的不只是學生,影響的還有老師。近期,英國一家研究機構對英國82所高中執教的600名教師進行了調研。調研顯示精英教育,74%的老師表示,按照分數對學生進行分類會導致成績較差學生的明顯消極情緒。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精英教育(澳洲精英教育淪為階層“放大器”,窮人孩子“逆襲”越來越難!)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