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咖啡館(左岸咖啡館進入大陸市場:一場注定夭折的自嗨秀?),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左岸咖啡館(左岸咖啡館進入大陸市場:一場注定夭折的自嗨秀?)。
作為全球排名第二的大宗商品,咖啡在世界各地有著大量擁躉,在中國誘人的市場里,咖啡消費也在不斷增長。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統計顯示,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 15% 的速度增長,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 2%。市場年增長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數倍,在一些一線城市甚至能達到30%左右。
瓶裝即飲咖啡的高速增長則因為“方便”以及便利店貨架上越來越多的種類,包括雀巢、雅哈、麥斯威爾、貝納頌等都紛紛入局。此外,一些飲料、乳品等企業也開始跨界入局即飲咖啡市場,如維他奶推出的“啡走”咖啡、華潤怡寶火咖咖啡等等。即飲咖啡市場如此多嬌,引得無數廠商競折腰。其中不得不提及的就是統一,三番五次,進軍即飲咖啡領域。
進入2019年,統一企業似乎有意加快了對即飲咖啡市場的布局,無論是日前對經典產品雅哈意式醇香系列的包裝升級、口味推新左岸咖啡館,還是推出旋蓋鋁罐裝的天價“縵雅Manya”咖啡,都表現出統一企業對布局即飲咖啡市場的決心,無論是常溫市場還是冷藏市場。
近日,統一企業悄悄上線了一款咖啡新品——“左岸咖啡館”,加速搶灘即飲咖啡市場。據悉 “左岸咖啡館”是統一企業旗下風靡臺灣市場的咖啡品牌,自1996年誕生以來,已經熱銷臺灣市場二十余年。品牌以18-32歲的都市年輕族群為消費目標人群,這次進入大陸市場,與雀巢等巨頭正面剛,勝負幾何?
我們從一個著名的經典4P營銷理論,即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推廣(Promotion),從最基本的營銷要素組合,來分析一下左岸咖啡館的前景如何。
“左岸咖啡館”的規格為250ml/杯,零售價為11.9元,這一定價在即飲咖啡中,屬于中高檔品牌。作為即飲咖啡門口的“野蠻人”,能否踢館成功,要看目前市場上“守門將”——星巴克,雀巢,瑞幸咖啡。
在即飲咖啡市場,250ml/杯,定價十元左右的區間,星巴克主要推出了兩款產品:一款是16年推出的星冰樂,2018年6月12號,星巴克又推出星倍醇系列飲品。盡管星巴克在消費者心目中,是咖啡中的王牌,但是16年上市的星冰樂并未取得很好的成績,因為"星冰樂"包含大量卡路里,而顧客們正在越來越多地傾向于更加健康的選擇。18年的星倍醇系列,星倍醇共有四個口味 —— 經典濃郁、經典美式、黑醇摩卡以及焦香瑪奇朵 —— 主打需要通過咖啡因提振精神的都市年輕人。
去年十一月,雀巢推出了瓶裝的冷萃咖啡飲品,三個口味:拿鐵、摩卡和冷萃美式無糖,售價為每瓶14.9元。這是雀巢首次推出高端的即飲咖啡。
雀巢,星巴克,左岸咖啡館是同一緯度的競品。對于快消品而言,品牌知名度是重要核心競爭力,從品牌力度上來講,盡管左岸咖啡館在臺灣有一定知名度左岸咖啡館,但是在大陸市場,知名度并不高,反觀星巴克以及雀巢,無疑都是婦孺皆知的品牌。
而且產品包裝上,不管是星巴克還是雀巢即飲咖啡品,都帶有自身的logo標識。左岸咖啡館上面并無統一集團標識,本身知名度也不高,在品牌層面很難與星巴克,以及雀巢同臺競技,還以為是某個小廠的品牌,消費者接受程度并不高。
同緯度選手上,左岸咖啡館與雀巢,星巴克比相形見絀。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有要受到瑞幸咖啡連咖啡等互聯網品牌的夾擊,可謂是內憂外患。
在能叔看來,中高端即飲咖啡本質上就是一個思維錯覺,或者說過于小眾,品牌主很難存活。一方面:普通的咖啡成本并不高,高就高在消費環境上,即飲咖啡沒有場景溢價,因此很難做到高溢價,即飲咖啡是飲料的延展,其價格很難超過原飲的價格。比如茶飲料不可能超過原茶的價格,1000元的龍井可能不是好茶,但即便用最好的龍井茶做的茶飲料也不可能賣出這個價格。因此5元左右的市場才是即飲咖啡的生存之所。
另一方面,對于咖啡需求量比較旺盛的群體多集中在一二三線城市的白領群體,這正是互聯網咖啡,瑞幸等品牌的忠實群體,一倍現磨咖啡口感要遠好于即飲咖啡,而且送貨速度快,滿足隨時隨地的即飲需求。
“左岸咖啡館”的規格為250ml/杯,零售價為11.9元,這一定價在即飲咖啡中,屬于中高檔品牌。上文我們也分析了左岸咖啡館內憂外患,從統一自身來講,高端市場更是屢屢折戟。
2015年,統一就在雅哈咖啡之外推出了售價在10~20元的朗朵咖啡、雅哈“Hey”系列。統一將雅哈“Hey”系列定義為“干凈明亮”,瞄準即飲咖啡的中高端市場。使統一不再單單聚焦于定位為5元的“入門級”咖啡,而是進一步區分產品的受眾人群,可是市場上占有率最高的還是雅哈咖啡,勉強在低端即飲咖啡中占有一定份額,高端產品占有率并不高。
不止在即飲咖啡市場,統一毫無存在感,在其他飲料上,統一照樣無力回天。2016年時統一曾打出兩張“天價飲料牌”——售價19.9元的恬蜜光年和喚醒,但之后聲浪漸小,未成大器;時隔三年后,統一再度推出數款價格逼近20元的飲料新品,率先登陸上海和杭州的7-11便利店。此番亮相的新品在統一中控2018年度財報里曾有提及,“縵雅Manya”咖啡、“傳沏”茶以及“allègre ”奶茶均屬于旋蓋鋁罐飲品系列,定位高端,可是并無太大反響。
雖然飲料巨頭們都涉及很多領域,比如可口可樂,酒品,奶制品,包裝水多個板塊,但是認知度最高的還是碳酸飲料,蒙牛認知度最高的還是乳制品,統一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標簽是泡面品牌,可是即使自己的大本營,統一的高端路線,依舊走不通。統一早在16年3月份就推出一款方便面新品,并史無前例得將價格定位在了29.9元。與之前推出的高端產品滿漢大餐相比,可以說價格相差近2倍,但是不論是30元的泡面還是15元的產品,市場占有率并不高,終端市場很少見,消費者根本沒有聽說過。
因此,從品牌定位來講,統一的品牌價值就是普通的快消品牌,品牌形象很難支撐起來,賴以起家的泡面市場都難以高端,更何況是毫無品牌積淀的高端即飲咖啡領域?
在快消品領域,我們經常能夠聽到“渠道為王”的理論。快消品本身的快速消費的特點決定了,誰能夠讓消費者更便捷地購買到產品,誰就能夠生存。渠道為王說的就是快消品在產品同質化環境里,誰能掌握更多渠道,誰對渠道的把控力夠強,誰就能擁有市場話語權。
無論多么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價格,如果不能掌握更多渠道,就不能讓產品轉化為銷售額。正因為快消品對渠道的依賴性,導致快消品同渠道商談判時往往處于被動,渠道費用的高漲也成為制肘快消品發展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對于新生快消品品牌,往往在難以承受高昂的渠道費用而夭折。
雖然左岸咖啡館初次涉水大陸市場,可是統一集團根深蒂固,早已打通全國市場,從一線到鄉鎮都能看到統一集團的產品,因此,左岸咖啡館渠道優勢突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于經銷商而言,要的是利潤,我們上文也分析了,左岸咖啡館產品力不強,銷量難以樂觀,因此經銷商能否賺到錢不敢打包票,前期推廣階段,可以不賺錢,但是過了適應期還是不能帶來很好的銷量,再強的渠道優勢也將不復存在。
食品飲料行業營銷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飲料新品不僅生命周期在縮短,存活率也在下降。“按照行業規律,飲料新品的存活率一般在10%左右,現在已經下探到5%,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屢屢折戟,挫傷的將是經銷商們的熱情與忠誠度。
價格,產品層面左岸咖啡表現不佳,強大渠道上前期有助于推廣新品,最后一個推廣上,目前剛上市,還未全面展開,我們不好評價,不過,在能叔看來,做好推廣,推廣上高開高走:左岸咖啡或有立錐之地的希望。
1 、社交裂變,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自從二維碼打開了商家營銷的潘多拉之后,飲料瓶身二維碼已經非常常見,日常生活中在其它場景下也已經對二維碼見怪不怪,消費者再也沒了最初「掃掃試試看」的沖動,如何利用這個簡單的消費者接觸的形式來玩出更多的花樣,不僅需要營銷公司為客戶提供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營銷策劃案,也需要結合商家自身產品和消費屬性,真正的做到最有效的消費接觸,從而提升整體的品牌影響力和銷量。
但是這么多快消品公司引入掃描聯網模式,思維上從服務消費者變為服務用戶,可是很少有企業能做成功。反觀瑞幸咖啡,將此模式玩到了極致。一年之內,瑞幸咖啡通過新客買一送一,拉一送一,下載APP送咖啡的獲客方式成功席卷咖啡市場,用最短的時間獲得了第一批種子用戶。隨后,通過APP,給用戶做會員等級劃分,和微信數據打通,做傳播裂變。
1)復利式,即互惠互利,你好我也好。無論是滴滴、美團、餓了么是luckin coffee,基本上都是復利式設計。像luckin coffee現在做的裂變很多都是游戲裂變,你可以通過玩一個小游戲獲得一張咖啡券,這種形式的分享率非常高。最早像滴滴、美團的那種裂變現在可能大家都已經感到疲勞了,分享率大概只有10%左右。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左岸咖啡館(左岸咖啡館進入大陸市場:一場注定夭折的自嗨秀?)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