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四牛雜面(三碗竇四牛雜面),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竇四牛雜面(三碗竇四牛雜面)。
竇四牛雜面是天津有名的小吃,牛雜配上蘿卜放在一個大鍋里燜爛,配著開胃的辣椒醬,放到煮好的面上,再澆一層熱油,吃完讓人回味無窮。
這碗面,我吃過三次。
麗麗是大二那年認識的,雖然比我大兩歲,性格卻像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整天蹦來蹦去的,在理工大學老校區學藝術。我們兩在一起的時候,按舍友的說法,就是兩個小瘋子。
兩個瘋子常常會干些傻事:突發奇想要找一個尼姑庵,坐了一天車沒找到,最后發現早拆了變成一片荒草地;七夕時拽著還在軍訓當排長的我曠班去花鳥魚市場買仙人掌;大雪天還刮著風,裹著棉衣出去壓了一晚上的馬路……
牛雜面館就是在那個壓馬路的大雪夜發現的.當時漫天的雪花隨著呼嘯的狂風隨處飄散,景色看起來很美,人卻沒那么美,又餓又冷的我們正在風中無比凌亂,四處尋覓去處。看到理工對面的一家小店的窗戶上正結著霧,鍋里炒辣椒油的滋拉聲依稀可以聽到,麗麗二話不說拉著我沖進了店里,一進去便看到了“竇四牛肉面”的招牌,我第一次對字有了想吃的沖動。點了兩大碗面之后我們便傻乎乎的盯著老板制作,老板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我們,當那鮮嫩的牛肚上澆上了一層還在翻滾的辣椒油時,麗麗便等不及的搶過食物去咀嚼,老板尷尬的笑著,我也跟著笑了……雖然吃到了溫暖的牛雜面,麗麗還是感冒了,被我拉著打了一個禮拜的針,而那個面館變成了我們那個冬天最常去的覓食場所。
后來麗麗搬了新校區,我們的感情也隨著那個冬天的結束而結束,再后來理工老校區也拆除了,那個面館的生意卻依然火爆。幾年之后,舍友們對麗麗的記憶只剩下了她經常買給他們的綠豆餅,我卻記得那家面館,聞到辣椒油的香味時竇四牛雜面,仿佛還能聞到那個漫天大雪的夜里我們些許瘋癲的青春。
郎哥是我地產實習時的師傅,人好,干報建這行已有十年,算是老江湖了。按照同行的說法,出去說是郎哥帶的,事情會好辦一大半,事實也如此。
我們部門工作很雜,想想也曾在十字路口守過一天的井蓋,下荒地勘察過沼氣,傷痕累累的搬過幾千套水表竇四牛雜面,時不時還碰碰黑道。雖然不像工程部的人天天待工地,但一身西服出門,每天也是大汗淋淋的。累了就得吃飯,公司雖然有食堂,郎哥卻覺得不好吃,便經常開車帶著我出去找飯館,其中就包括公司門口小巷里的那家竇四牛雜面。
面館是天津一對老夫妻開的,很實在。那天我們兩在工地監了一天的工,渾身濕透,喘著氣點了兩大碗牛雜面,還加了蛋和豆皮,上來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緩過來后,郎哥操著一口標準的天津口音說:“別看這牛雜面長得都差不多,味兒差多了,面都一樣,那吃嘛,吃的是這牛雜、豆皮、雞蛋,你現在就是15塊錢的面,只有湯,別看咱干的事雜,全是好料,都學會了,你這面才倍兒好吃。”說完郎哥端起碗喝起了湯,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老夫妻兩看著我兩喝湯憨笑著,笑容像牛雜面一樣有味道。
后來回去的時候,老面館已經關了,新店卻久久不開,仿佛是舍不得它的老主人。如今的我實習結束后也沒繼續干報建,去了其他行業,但時不時的還會去看郎哥,郎哥帶我去吃的也變成了幾百塊的大餐。閑談時郎哥常會嘆氣發呆,從他的眼中我讀出了一種對我這碗15塊的牛雜面加完蛋卻丟了面,變成了不知多少錢的蛋炒飯的失望。吃著這么多的美食,我卻也再沒吃出當年那碗牛雜面的香甜。
畢業季那年,我順利的拿到了幾家地產公司的offer,卻沒有如大家期待的去實現地產夢,而是說走就走的跑去北京干起了互聯網,這一走就是大四一年,提早當起了北漂。
北京實習時還是會時常回天津,天津站坐地鐵會路過吳家窯地鐵站,這上面也有家“竇四牛雜面”。這家店的老板喜歡和客人聊天,我就問老板為什么感覺每次吃的牛雜面味道都不同啊,老板說辣椒油的火候,牛雜的生熟程度都會決定這面的味道,另外這一屋子的人一多半都不是天津本地人,五湖四海的人嘴里的味道也不同。我覺得老板說的在理便繼續埋頭吃面,忽然聽到旁邊買房的小哥說:“我覺得啊,面的味道主要取決于吃面人的心情。”是啊,我現在嘴里的味道全是漂泊。
后來和好友談起我的選擇,我總會很裝逼的來一句:“和世界交手這許多年,我只是想繼續風采依舊,興致盎然。”好友彰哥說我最后的選擇最適合我,其實我知道我只是太喜歡自由,便選了最出乎意料的那個,下一碗牛雜面是什么味道,其實我也不清楚。
現在的我度過了青春,學會了成長,選擇了漂泊,偶爾路過牛雜面館子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進去嘗一嘗,吃著吃著,也許能吃出點歲月的味道。
圖片發自簡書App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竇四牛雜面(三碗竇四牛雜面)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