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瓶裝水巨頭雀巢,想賣掉一半的水生意,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全球最大瓶裝水巨頭雀巢,想賣掉一半的水生意。
欲賣掉半壁江山
小食代留意到,在通報中,雀巢首席執行官馬克·施奈德(Mark Schneider)就飲用水業務做了進一步說明。在通報中,施奈德將雀巢形容為“全球飲用水業務的先驅者之一”。據悉,2020年,雀巢飲用水業務的銷售額達78億瑞士法郎(現約合人民幣583.49億元)。
期內,雀巢北美飲用水業務(國際品牌除外)的銷售額約34億瑞士法郎(現約合人民幣254.08億元)。小食代據此推算,雀巢飲用水每年超過40%的銷售來自北美市場。
目前,雀巢飲用水共有48個水品牌及1個茶品牌。在國際標志品牌下,雀巢擁有巴黎水(Perrier)、圣培露S.Pellegrino)和普娜Acqua Panna等。在區域性高端品牌方面,雀巢則有土耳其的Erikli、黎巴嫩的Sohat和英國的Buxton等。
那雀巢檢視甚至可能出售的北美業務涉及哪些品牌呢?根據通報,除了要保留的國際品牌,雀巢北美飲用水還有區域性天然泉水品牌,包括Poland Spring、Deer Park、Ozarka、Ice Mountain、Zephyrhills等。此外還有Arrowhead山泉水、優活(Purelife),以及面向辦公室和消費者的飲料送貨服務Ready Refresh。
不過該公司也強調稱,將繼續致力于在美國和全球發展國際標志性品牌,包括巴黎水,圣培露和普娜。
上述國際品牌為雀巢飲用水的增長引擎。在2020紐約消費者峰會上,雀巢首席財務官Fanois-Xavier Rogerhe曾表示,去年雀巢飲用水業務整體表現平緩,但在高端水,尤其是圣培露、巴黎水和普娜等,去年在全球范圍實現了8%-9%的增長,而大眾化的產品則有所下降。
押注高端
按照雀巢的最新規劃,高端化、功能化將是飲用水業務的兩個關鍵方向。
今天,施奈德在通報中表示:“創建更具針對性的業務使我們能更積極地緊跟新興消費者趨勢,如功能性水等,同時還將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進程。”該戰略能為雀巢飲用水業務的長遠盈利增長提供最佳機會。
雀巢表示,將進一步打造旗下全球領先的高端礦泉水品牌,并投資于“優活”品牌的差異化產品,例如含健康成分的功能性水。
雀巢首席執行官馬克·施奈德Mark Schneider(資料圖片)
小食代留意到,施奈德今天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透露了更多想法,并強調雀巢此舉并非撤出美國飲用水市場。
他講道,雀巢正在轉向高價值的飲用水業務,又稱可以通過有機增長及收購來推動飲用水業務增長。“在正確的細分市場中,飲用水(增長和盈利機會)仍然很有吸引力。”他說道。
雀巢飲用水在更早前就已釋放過高端化的信號。在去年的投資者會議上,時任雀巢飲用水CEO的Maurizio Patarnello曾介紹4個推動增長的方式,包括加速高端品牌發展、推動不含氣品牌的高端化、從風味和功能性打造差異化、增加技術和服務的使用。
“全球最大”
今天雀巢桶裝水,根據小食代看到的第三方市場調研數據顯示,按即飲渠道銷量的份額計算,2020年全球排名前三的瓶裝水公司為雀巢、可口可樂和達能,份額分別為6.5%、5.2%和5.0%。
這意味著,如果雀巢完全“放盤”,它非常可能就此失去全球最大瓶裝水公司的稱號;而如果可口可樂或達能接盤,也對該行業的全球排位產生重大影響。此外,這些巨頭的產品結構其實也和雀巢有相似之處,暫不清楚雀巢這次“大膽”決定,會否對它們的未來決策帶來影響。
但在中國,這此“放盤”應該不會影響國內的瓶裝水市場現有排位。
根據英敏特數據,按零售市場的銷量計算,2020年中國瓶裝水市場的前六名是農夫山泉、華潤(旗下瓶裝水包括怡寶)、深圳景田(旗下瓶裝水包括百歲山)、康師傅、可口可樂及娃哈哈。
暫時不清楚雀巢此番戰略調整未來對中國市場有何影響,如是否會考慮也“放盤”部分本土飲用水業務,或收購中國市場上的高端礦泉水等符合戰略方向的產品。
但是有一點肯定,雀巢在中國目前仍是“兩條腿”走路:在中國經營的業務包括進口水和本地化生產水品牌兩大板塊,前者包括定位高端的巴黎水和圣培露,后者則包括雀巢水核心品牌“雀巢優活”和“云南山泉”等。
盡管面對激烈的本土競爭,但是在過去幾年中,雀巢中國的飲用水業務從包裝到品類都有持續投入。去年,雀巢在中國首度進軍功能飲料,在優活下推出了主打補水功能的新品“補水+”。當時,該公司還向小食代介紹了中國飲用水業務的新打法。
當時,雀巢中國稱,對于本地水品牌,其將加快升級和創新,重塑品牌活力,并加大分銷,針對個人、家庭和商務渠道開發多種規格的產品協同發展。
而對巴黎水、圣培露等進口品牌,雀巢水中國對此的定位是打造成“引領進口高端包裝水特別是氣泡水品類”。該公司還透露,未來將向中國市場引進更多巴黎水和圣培露等進口水品牌的新品。
誰會接盤?
小食代留意到,針對雀巢最新的飲用水戰略,外電今天也給予了高度關注。
路透社今天認為,雀巢飲用水遭遇挑戰已有數年,去年這一業務僅取得了0.2%的增長,促使該公司于去年年底進行了大調整。該社指出,瓶裝水銷售承壓的原因包括人們擔心塑料垃圾會影響自然環境等。
彭博社則認為,雀巢調整飲用水是施奈德的“又一勇氣之舉”。自2020年出任雀巢CEO以來,他任內已處理超過50樁交易。此外,施奈德還曾向投資者承諾,雀巢今年的并購將較2020年“更為有趣”。
彭博引用的MainFirst銀行分析師消息稱,被納入檢視的業務價值約65億瑞士法郎(現約合人民幣485.73億元),其又表示雀巢或出售的品牌規模超乎他的預期。
更值得留意的是,彭博猜測,可能接盤雀巢有關業務的買家包括可口可樂和百事。“這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0%和7.8%,低于雀巢北美的20%”。彭博還表示,軟飲裝瓶商Cott和National Beverage Corp.也許會對此有興趣。
對于雀巢飲用水業務,彭博社則分析道雀巢桶裝水,該業務去年的表現為10年來“最差”的一年。尤其在北美市場,該業務面臨競爭加劇和消費者抵制塑料包裝的雙重壓力。為此,雀巢也嘗試提供更具創意的產品,如配有可重復使用水瓶的飲水機。
英國金融時報今天評論,美國人依然愛瓶裝水,在2020年就花了180億美元買這類產品。但是,雀巢在美國的幾個瓶裝水品牌在市場的“底部”進行競爭,而這個價格帶已經被各路貼牌產品,以及可口可樂公司的Dasani品牌瓶裝水所占據。
但是,和彭博的猜測相反,上述評論認為可口可樂公司、百事公司不太可能接盤,因為他們均已經在美國擁有龐大的瓶裝水業務,如果接盤勢必引發監管審批問題。
至于擁有依云品牌的法國食品巨頭達能,美國瓶裝水業務相對不大,雖然可能是這塊資產的爭奪者,但是它的飲用水業務同樣停滯不前,且幾乎不會押注低端產品,再說它們和依云業務之間幾乎沒有協同性,也不能節省多少成本。
“所以,私募成了雀巢最大的希望。”金融時報評論說,不過麻煩在于這塊業務的資產回報欠佳,根據分析師估計,其2020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只有24%,如果計算上商譽,則降至17%。因此,這個出售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特別這還是在消費者對塑料環保問題變得日益關注的時候。
華爾街日報今天指出,由于消費者減少飲用含糖軟飲料,瓶裝水在最近幾十年蓬勃發展,尤其是美國市場,這也是雀巢最大的飲用水市場。不過,瓶裝水近期增長已放慢,原因有品類發展成熟、消費者轉向氣泡水和風味水。
對于去年的組織架構調整,該報形容這是雀巢“試圖降低對低利潤水品牌重視”的一部分行動。
此外,今年,疫情也對雀巢飲用水造成了一定影響。華爾街日報表示,由于封鎖措施導致戶外渠道銷售下降,雀巢4月曾稱,其全球飲用水業務的有機銷售下滑了1.4%。
華爾街日報引述分析師指出,對于這些飲用水品牌而言,10倍至12倍的收購估值可能更為現實。雀巢的另一種選擇是與一家私募股權公司建立合資企業,類似于去年對旗下美國冰淇淋業務所采取的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全球最大瓶裝水巨頭雀巢,想賣掉一半的水生意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