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家便利店(我開一家便利店的經歷,實時更新中),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開家便利店(我開一家便利店的經歷,實時更新中)。
積分:78 聯商幣:43
發短信
時間飛逝,一晃我在這家便利店做了兩個多月,領了兩次工資,一次是920元,另一次是3060元。在深圳,便利店、超市的一線員工底薪一般是2130元,加上加班和一些績效,一般一個月是拿三四千,要比工廠里上班少一兩千。
我當然不可能只為了這點工資而進入這個行業,于是接下來我考慮未來的路要怎么走,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通過晉升來獲得更高收入,如升為店長、督導、主管、經理等,現在許多零售企業的高管一個月有一兩萬收入,多的有幾萬,行內的沃爾瑪、大潤發、華潤萬家高管一年甚至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人民幣的收入。
應該來說,晉級成為主管、經理乃至職業經理人等高管這條路是不錯的,一來比較穩妥可以循環漸進,二來會有同事的支持,在職業生涯里,收獲愛情、友情更加容易一些。許多做超市、便利店的職場人士也因此買車買房結婚生子,生活過得不錯。
但我結合自身的以往經歷和情況后,發現我已經完全沒辦法走這一條路了開家便利店,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我的想法比較獨立開家便利店,不喜歡受人管制和約束。在公司上班時,我這種個性就很難成為職場人士并且與同事搞好關系,做事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而不喜歡顧全大局。
以我現在工作的便利店為例就能很好地說明。最近一段時間,公司來了一個新總監,他對店鋪的形象要求比較高,于是旗下的店鋪經歷了一個大整改。應該來說,從公司的整體戰略來說,他這樣做是完全沒問題的,而我考慮更多的是店鋪的營業額和毛利潤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提升,成本如何降低。
比如說我們店鋪有賣熟食,里面的關東煮幾乎沒有銷量,每天都要報損,處于虧本狀態,但公司為了讓這個形象店更好看一些,從店長、督導到主管、總監誰都知道這里是虧損的,但誰也不愿意去觸碰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而是將就過去。很明顯,這里就體現出職場人士和老板的區別,職場人士更多的是考慮如何完成工作,老板則要考慮成本和效益,畢竟公司是他的,必須要讓公司賺錢,而不僅僅只是把工作做好。
這樣一來,我獨立的個性就會覺得公司的很多規定和政策是不合理的,當然我心里也很清楚,公司這樣做是出于整體的考慮并且里面還有各方的利益博弈,并不是低級員工想象的那么簡單。
第二,我對公司沒有認同感,同時擁有強烈的危機感。在以往的工作經歷中,我在公司上班時,始終都會覺得這家公司又不是我的,為什么要這么賣力工作呢,收獲又不多。在這種想法的支配下,我始終沒狀態全力投入工作,因此也做不出成績。
我之所以這么想,主要是受“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種理論的影響,認為大公司存在很復雜的政治博弈,有時盡管工作沒出錯,但得罪某些人或老板,日子也不會好過。事實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許多公司的高管是被迫辭職的,并不是因為工作能力原因,而且老板或其它高管想占有更多利益。在公司內部的博弈中,誰更占優勢呢?很明顯,自然是老板,因為游戲規則是他制定的,底下的員工怎么玩都玩不過他,老板想讓一個人走那是隨時的事。
很多人都認為創業的風險很大,而在職場工作的風險比較小,對此我也是認同的。但我同時擁有強烈的危機感,感覺盡全力為一家公司工作,就算當上高管,也不可能一直安穩下去,認為里面的風險很大,隨時會因為某些原因被老板或其它人擠走。
第三,我已經有兩次創業經歷,熟悉一整套的操作流程,對創業已經沒有恐懼感。相比于那些準備創業的職場人士,我的兩次創業經歷雖然不成功,但卻收獲很多經驗和教訓,知道創業應該是怎樣操作的。
說到這里,有朋友可能不認為我做淘寶和做代寫是一種創業,在這里,我談一下我對創業的理解。我認為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就算創業,一是獨立運營,二是全職工作。假如有人在公司上班,然后業務時間兼職擺地攤,我就不認為是創業。而我做淘寶店和做代寫,都是獨立經營的,雖然只有一個人在做,但找客戶、銷售、處理售后服務都是獨立的,同時也是全職在做的,因此我認為都是創業。按照這個定義,許多人創業時收入比不上職場人士那是很正常的。
關于創業,很多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有人認為種田也是一種創業,有人認為開公司底下有幾名員工才算創業,有人認為兼職搞副業也算是創業。每個人理解不一樣,因此有不認同樓主看法的朋友,不必在這個問題上糾結。
第四,我的目標比較大。我定在60歲之前賺到一億人民幣,感覺在公司上班實現的概率太小,因此還是更傾向獨立創業。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開家便利店(我開一家便利店的經歷,實時更新中)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