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變器行業2025年市場容量將達到180億美元,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光伏逆變器行業2025年市場容量將達到180億美元。
逆變器性能直接影響系統發電效率和穩定性。光伏逆變器負責直流電到交流電的轉換,與組件、匯流箱、電纜、支架等共同構成整個光伏系統。作為光伏系統中唯一智能化的設備,逆變器具有最大功率點追蹤(MPPT)及孤島效應保護等功。逆變器只占系統總成本不到8%,卻直接影響發電效率,運行穩定性和使用壽命,從來都是投資方和安裝方關注的重點。逆變器按應用場景可分為集中式、組串式、集散式和微型逆變器。集中式逆變器應用于大型地面電站,輸出功率通常在500KW以上;組串式逆變器在每個光伏組串(1-5kW)上安裝逆變器完成MPPT追蹤;集散式逆變器兼顧集中式“集中逆變”和組串式“分散MPPT跟蹤”的特點;微型逆變器具備組件級(“MLPE”)最大功率點跟蹤,功率小于等于1kW。傳統的逆變是將所有的直流電全部串并聯在一起,通過逆變器轉成交流電接入電網,微型逆變器則對每塊組件進行逆變。
表1: 集中式、組串式、微型三種逆變器綜合比較
功率優化器是介于發電系統與逆變器之間的裝置。功率優化器實現直流到直流的轉換,替代逆變器原本的最佳功率點追蹤功能,同時還能隨時隨地監控電池狀態。
圖1: SolarEdge功率優化器原理示意圖
1.逆變器技術迭代與市場變化,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追溯逆變器過去25年發展歷史,市場完成了從集中式向組串式的轉換。1995年組串式逆變器問世,當時的光伏電站容量僅為1~2kW左右。隨著行業電站容量的擴大和對經濟性的考慮,2002年以SMA為首的各大逆變器廠商相繼推出了集中式逆變器,被廣泛應用于地面電站。2013年以來,組串式逆變器技術進步,成本已經接近集中式逆變器,因組串式可以提供更好的靈活性,被越來越多的業主所接受。
市場決定逆變器的需求,我們認為“組件級控制”的逆變器未來將成為新主流。由于技術的迭代與需求的變化,市場從大型地面電站轉向分布式光伏。根據GTMResearch發布的《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份額和出貨量趨勢》報告,2020年組串式逆變器出貨量首次超過集中式,規模約為4GW。2020年隨著各國分布式光伏的崛起,除印度外,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市場都是組串式逆變器的戰略要點。未來隨著政府及業主對安全性重視的不斷提升,“組串式+關斷”和微型逆變器有望成為新主流。
逆變器廠商聚焦不同細分賽道,各具優勢。德國老牌逆變器廠商SMA主打大功率逆變器,產品廣泛應用于大型地面電站。SolarEdge和Enphase聚焦美國戶用市場,市占率達到80%,主推微型逆變器和功率優化器。錦浪科技以組串式逆變器為主,是20kW以下細分賽道龍頭。華為主推組串式逆變器,最低可覆蓋功率達3kW。陽光電源主攻500kW以上集中式逆變器。
表2:主要光伏逆變器企業進入市場時點梳理
各家逆變器營收和出貨量增長顯著。2020年,SolarEdge、SMA Solar、陽光電源、Enphase和錦浪,這五家公司均實現了強勁的業績增長,與過去幾年的波動形成了鮮明對比。2020Q1-Q3,SolarEdge業績一舉超過兩大競爭對手SMA和陽光電源。受制于逆變器產品應用場景的不同,SolarEdge、Enphase的逆變器出貨量明顯低于SMA Solar和陽光電源。SMA Solar逆變器出貨量自2020年起出現強勁反彈,2020年逆變器出貨量創下10.6GW的新高。
圖2:各家光伏逆變器按季度營收情況(百萬美元)
圖3:各家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情況(MW)
華為、陽光電源和SMA,逆變器出貨量前三甲。華為、陽光電源和SMA由于其在各自領域的絕對優勢,常年占據逆變器出貨量前三名。近年來,由于細分市場價格壓力和投入產出效率因素,外資非主營逆變器企業逐漸退出市場,例如2013年3月博世,2013年5月西門子,2020年7月ABB分別退出光伏逆變器市場。這也為國內廠商包括錦浪科技、固德威、昱能科技等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會。
圖4:2012-2020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出貨量排名(MW)
光伏逆變器行業集中度逐年降低,競爭激烈。根據BNEF在2020年5月發布的《Solar Manufacturers’ 2020 Production》顯示2020年全球逆變器產量為126GW,行業集中度從2020年開始呈現分散趨勢,前五名光伏逆變器巨頭企業市占率逐步降低。根據賽迪顧問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CR5為54%,比2020年市場CR5下降9%。可以看出,光伏逆變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新加入者和其他廠商在不斷瓜分龍頭企業占領的市場。我們認為未來隨著行業技術進步,競爭格局優化,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圖5: 全球前十大逆變器廠家市場份額
圖6: 2020-2020年全球逆變器廠商出貨集中度
我們預計未來逆變器的主要玩家:(1)全功率企業:陽光電源、SMA、Ingeteam;(2)大功率企業:上能電氣、特變電工、TEMIC;(3)中小功率企業:華為、SolarEdge、錦浪科技、固德威、古瑞瓦特、正泰電器、Flimer、Fronius、Power Electronics;(4)微型逆變器:Enphase、昱能科技。
2. 新增裝機+替換需求雙輪驅動,預計2025年市場空間180億美元
受益于分布式蓬勃發展和替換需求放量,預計2025年逆變器市場可達180億美元。根據Wood Mackenzie數據,2020年全球逆變器出貨量達到126.7GW,同比增長18%,營收達到85.9億美元,同比增長15.5%。隨著戶用光伏的蓬勃發展,以及替換需求的不斷放量,預計到2025年全球逆變器市場空間將達到300GW,對應營收180億美元,前景廣闊。
圖7:2020年全球逆變器出貨量排名(MW)
圖8:2020年全球逆變器出貨金額排名(百萬美元)
全球分布式市場蓬勃發展,2025年預計新增裝機64GW。根據BNEF數據顯示,2011-2020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CAGR為19.4%,2020年裝機量達到120GW,其中分布式光伏34.1GW。2020年由于“531”光伏新政出臺,淘汰落后中小企業產能,行業加速出清,國內新增光伏裝機量44.3GW,同比下降16.4%。2020年光伏競價政策出臺較晚、項目建設時間短,國內光伏新增裝機再度下降至30.1GW光伏逆變器,同比下降32%,其中地面電站和工商業項目顯著收縮,分布式光伏裝機量上升。未來隨著國內外疫情逐步穩定,產業復工復產,預計2025年光伏新增裝機量可達到205GW,其中分布式預計新增64GW。
圖9: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GW)
圖10:全球分布式市場新增裝機量(GW)
全球逆變器替換需求2025年可達到45GW。有別于光伏組件25-30年的使用壽命,光伏逆變器的使用壽命一般在10年左右,這意味著在光伏電站運行周期內,至少需要更換一次逆變器產品。全球光伏市場自2001年進入商用化發展快車道,隨著時間積累,逆變器替換市場需求逐步顯現。據Wood Mackenzie數據顯示,截至2020Q1“使用到壽命終止”需要更換的光伏逆變器達到21GW。我們根據2020年《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征求意見稿)》發布的容配比新規,假設容配比國內1.12海外1.35進行測算,保守估計2025年全球逆變器替換需求可達45GW,空間廣闊。
全球光伏逆變器按地區產能來看,中國為第一大產能國家,占據60%以上的市場,德國以SMA為首的逆變器廠商產量緊隨其后。
圖11:2020-2020年全球逆變器產量(按地區)
根據彭博新能源數據顯示,2020-2020中國逆變器產量占到全球逆變器產量的60%左右,居全球第一。中國逆變器企業包括華為、陽光電源、上能電氣、古瑞瓦特、錦浪科技、固德威、科士達等。
圖12:2020-2020年主要逆變器廠商產能(MW)
3.搭載“光伏+儲能”快車道,儲能逆變器未來可期
儲能逆變器將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向蓄電池充電儲存,當市電停電時再將蓄電池儲存的直流電變換成交流電供戶主使用。在無電網支撐的偏遠地區以及孤島電網區域,通過儲能系統和逆變器結合的方式,可以在光伏發電發生中斷時為系統提供彈性,確保不間斷電源(UPS)的正常工作。我們預計到2025年,將有三分之二的戶用太陽能系統和四分之一的非戶用太陽能系統與儲能配對。
補貼政策推動儲能發展,“光伏+儲能”大勢所趨。為了推動低碳社會、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光伏逆變器,多個國家、地區或州政府出臺補貼政策,促進儲能的生產以及在不同領域的安裝和應用。在歐洲及大洋洲部分電費較高國家,光伏加裝儲能可以最大限度實現能源的自發自用,極大降低家庭電費支出,美國加州的SGIP政策、德國、澳洲部分州政府的戶用儲能補貼政策都促進本國當地儲能的發展。
表3: 2020年海外光伏儲能補貼政策
預計2022年儲能逆變器出貨量達7.1GW。間歇性發電特征是制約光伏拓展市場的瓶頸之一,儲能逆變器作為保障連續電力供應的首選解決方案,同時受惠成本下降及政策支持,正在成為傳統逆變器廠家的一個新的戰略先手。2020年,全球儲能逆變器出貨量上升至3.6GW,同比2020年增長20%。預計到2022年底,全球儲能逆變器需求將達到7.1GW,市場前景不容小覷。
圖13:2020-2022年全球光伏儲能逆變器出貨量(GW)
4. 光伏逆變器產業鏈格局分析
上游核心原材料為IGBT半導體元器件、IC半導體集成電路材料。其中IGBT元器件主要生產廠商為德國英飛凌公司(Infineon)和美國安森美半導體公司(ONSemiconductor),IC半導體主要生產廠商為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I)、意大利意法半導體公司(ST)和荷蘭恩智浦公司(NXP)。生產上述部件的國內生產商較少且與進口部件相比,產品穩定性,技術指標存在一定差異。
以錦浪科技和固德威為例進行成本拆分。光伏逆變器生產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機構件、電子元器件以及輔助材料等。其中機構件主要為塑膠件、壓鑄件、鈑金件、散熱器等;電子元器件包括功率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電感、PCB線路板、電容、開關器件、連接器等;輔助材料主要包括膠水、包材、絕緣材料等。以錦浪科技和固德威為代表,原材料成本拆分如下:
圖14: 錦浪科技2020年原材料采購成本拆分
圖15: 固德威2020年原材料采購成本拆分
下游客戶包括Sunrun、SunPower、Vivant、Segen、浙江正泰等光伏系統集成制造商。傳統的銷售模式當中,生產商將逆變品產品銷售給客戶之后便基本完成任務,售后工作以維修為主。但對于系統安裝商而言,不同的項目因為選用的組件和安裝條件都存在差異,系統安裝商必須進行整體設計,若選擇不當,可能會導致系統效能大幅下降。部分逆變器生產商將產品與組件捆綁銷售,將配臵好的系統進行出售。
國外非主營逆變器企業逐步退出,中國廠商突出重圍。近年來,由于細分市場價格壓力和投入產出效率因素,外資企業逐漸退出細分市場:2013年3月博世,2013年5月西門子,2020年7月ABB分別退出光伏逆變器市場。逆變器國產替代已成行業大趨勢,華為和陽光電源分別作為組串式逆變器和集中式逆變器龍頭穩居全球前兩名。
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尋找國內逆變器黑馬
出于對安全性的逐漸重視,組件級控制逆變器未來在國內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國外包括美國、歐洲、日本、澳洲等發達國家,對光伏系統中的直流高壓問題已出臺強制措施。意大利,消防員在建筑物帶電壓的情況下,是不可以進行滅火工作;德國,率先執行VDE防火安全標準,明確規定在光伏系統中逆變器與組件之間需要增加一個直流電切斷裝置;澳大利亞,根據OVE R11-1: 2013規范,在組件附近必須有斷路裝置。隨著國內對光伏屋頂安全性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未來也有望陸續推出系列措施,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我們認為未來組件級控制逆變器,如微型逆變器和功率優化器等,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目前我國光伏逆變器仍以組串式為主,“組串式+關斷”作為過渡方案。根據業內研究數據,組串式逆變器2020年占到市場份額的42%,預計2025年將增長到48%。從效率上來說,微型逆變器尚不如組串式和集中式逆變器,目前市場上以昱能科技為代表,采用“組串式+關斷”作為過渡方案。
圖16:2020-2025年中國逆變器銷量分類占比趨勢
圖17:2020-2025年不同類型逆變器中國效率變化趨勢資料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光伏逆變器行業2025年市場容量將達到180億美元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