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重耳,這位春秋時期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其逃亡經歷一直是后人津津樂道的話題。那么,重耳為什么要逃亡呢?當時晉國國內局勢動蕩不安,晉獻公被驪姬迷惑,聽信讒言欲殺害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太子申生自盡后,重耳為了躲避殺身之禍,不得不踏上逃亡之路。這一逃亡便是長達十九年,期間他歷經艱辛,輾轉多個國家。探究重耳逃亡的原因,不僅能讓我們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更能從中洞察權力斗爭的殘酷與人性的復雜。
1、重耳之所以離開晉國逃亡,是為了躲避內亂,以免受到驪姬之亂的迫害。公子重耳是晉獻公之子,晉獻公年老時,寵愛妃子驪姬。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嗣君,于是勸說晉獻公讓申生、重耳等人離開國都。
2、晉文公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晉惠公的兄弟,晉懷公的叔叔。而要想說清楚重耳的事情,我們就需要把視野往回撥。一直回到晉獻公的時代。重耳在年少時就顯得老成持重,喜好結交有賢德的士人,在他十七歲時,他的身邊已經有了五名賢士: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武子。晉獻公繼位時,重耳二十一歲。獻公十三年,因為驪姬的原因,重耳被派到蒲城去防守邊境。獻公二十一年,獻公殺了太子申生,驪姬又再次進讒言陷害重耳。獻公二十二年,獻公宦官履鞮追殺重耳。重耳翻墻逃走,履鞮緊追不舍,砍掉了重耳的衣袖。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