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瓜子——過去和現在,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傻子瓜子——過去和現在。
時代隔了很遠,具體細節我已記不清。總之,年廣久憑著自己的生意頭腦,居然將自家產品擺到了南京路柜臺上,他家瓜子的口味也強于那些國營、集體老工廠,從而引發了上海人排長隊買瓜子這種群體事件。
排長隊買小吃是上海人特有的基因,只要大家說這家比那家好洽一嘎點(我的上海話不標準),他們就能排隊等上三兩個小時,餓暈了也在所不惜,也正是這種優質的飲食基因造就了上海人苗條的身姿。
后面就不用說了。解決了阿拉上海人,就是占據了半個中國。商業上的成功,自帶各類非議的光環,多次被卷入政治旋渦的年廣久相當于拿到了一份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十年免費廣告合同,想不火都難。
現在的蕪湖市中心步行街入口,就有家傻子瓜子專賣店。黃金地段,鋪面也不算小。大牌匾上寫著全國連鎖編號,數字竟然如此之大,難道全中國真的有幾十萬家?后來我才想明白,34020是蕪湖市的城市編碼,也就是身份證號的前五位。這家店是蕪湖市第二號,也接近于旗艦店了。
進店看,鋪面正中供奉著一面黑色的石質或者銅質碑匾,陽文刻寫著《文選》中的那幾句話。這可是相當有檔次了。
店里主賣的當然是它家最有名的西瓜子,主打有奶油、話梅、椒鹽、冰爽幾種口味,我印象中當年最有名的是前兩種。除了西瓜子,當然還有葵花子和其它堅果。在如此黃金路段上,僅僅賣這點兒東西,也不見有多少客人進來,生意應當很難維持,我估計形象的意義或許更大。
妻子不熟悉傻子瓜子的歷史,聽我介紹后也想買點回去。于是問能不能先嘗嘗,那兩位售貨的中年女子一齊做出鄙夷的神態,先吃后買?聞所未聞么!
我趕緊制止。妻子是西北人,不懂規矩。南北方售貨習俗不同,北方賣花生瓜子若是不讓顧客嘗,估計會被掀攤子。幸好這是蕪湖,若是在上海,你敢對售貨員提出這等要求,分分鐘讓你羞愧得想跳黃浦江。
少廢話,乖乖買。
不由想起年廣久“傻子”名號的由來。當年他在街上賣瓜子,稱足一斤傻子瓜子,再送一把,靠著這種讓顧客賺便宜的經營模式闖出了名頭,也換來了大智若愚的“傻子”稱號。不知道年廣久賣瓜子時傻子瓜子,若是顧客提出嘗嘗,他會怎么回答?我可記得,年廣久賣瓜子前是賣水果的,就是靠先嘗后買、不滿意不要錢贏得了聲譽。
九十年代后,傻子瓜子就漸漸走向衰敗,現如今,除了那個政治招牌,在蕪湖之外的市場,已很少能見到它的蹤影。
為何衰敗,我沒去考究,也想得其必然性。首先,炒瓜子沒什么技術而言,這種大眾化的零食,玩不來百年秘方之類的噱頭,顧客的忠實度不高。其次,炒貨若想做成大企業,就要在產地、物流、加工、質量和管理等各方面嚴格把控,這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水平。
年廣久這類土老板,能將企業做大的比例不高,老干媽那是少數。更多是由于任人唯親,家大業大后管理混亂,幾個老婆孩子陷入權利、金錢的血腥爭斗中,使得產品質次而價高,最終將招牌上的金字消磨殆盡。
這類家族企業的成敗,核心在于能否堅持創業者成功的關鍵點,是質量、是服務、還是傲慢?
我本人嗜好嗑瓜子,或許是北方人的緣故,更偏好原味葵花子,啃西瓜子總覺得費勁,尤其不太接受奶油味。這次出于對傻子瓜子的懷念,還是買了些回去。
先說這西瓜子。由于以前吃的少,不好做過多評價,只覺得香精味重了些,或許是脫氧或者干燥劑多了,瓜子過于干硬,易嗑碎——我嘴笨。覺得比正林瓜子差了不少,正林的濕度控制水平很高。
至于他家不擅長的葵花子,那就別提了。多味的干干癟癟,我買了一大包的原味葵花子,其中臭瓜子的比例之高,實在是令人難以忍受,吃一半就丟了。我可沒說傻子瓜子的質量不好,是自己運氣不好。
飲食的品牌,其意義多也只是情感的寄托,你看重就有意義,反之則毫無意義。尤其是沒太大差異的小吃零嘴,誰家性價比高買誰家就是了,管它什么興衰榮辱。
這些年,一個炒貨堅果品牌在互聯網崛起,連續多年占據天貓同類銷售第一,并成功上市。三只松鼠,這個由幾位年輕人創立的以網絡營銷為中心的品牌,將傻子瓜子一類專賣店模式的老品牌打得潰不成軍。有趣的是,三只松鼠的誕生地就在蕪湖。長江后浪推前浪,這也是歷史的必然吧?
后記:
本篇仍未能擺脫懷舊,說是寫吃的,其實還是講故事。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傻子瓜子——過去和現在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傻子瓜子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