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提升電商惠農新效能,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互聯網+”提升電商惠農新效能。
最近,陜西乾縣的鄭爺爺一家有些忙碌,通過參加電商平臺拼多多“愛心助農項目”,面對來自網上的大量訂單,他家銷售遇阻的3萬斤酥梨終于有了銷路。據悉,該項目上線一年來,將扶貧工作的重心放在打通“農產品進城”通道,與陜西、山西、新疆等多地政府和企業合作,扶持了一批返鄉創業的新農人組成“助農聯盟”,共同打造產業開發式、保障式扶貧,為農民脫貧增收保駕護航。

創新助農模式 為貧困農民賦能
日前,來自“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消息顯示,2017年脫貧攻堅繼續保持良好態勢,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年度減貧任務將超額完成。在一場場脫貧攻堅戰中,有很多地方已經或正在擺脫困境,實現家庭和個人的自力更生,以上提到的陜西乾縣的農戶鄭爺爺便是其中一例。
“平均算下來每斤收購價只有3分錢,鄭爺爺辛苦一年的微薄收成不免讓人心酸。”近日,黨報官方微博發布了鄭爺爺酥梨銷路困難的這一消息。原來,74歲的果農鄭爺爺和老伴兒都歲數大了,由于照顧果樹的精力有限,再加上鄭爺爺身體不大好,他家的梨在表皮上會有“果銹”,受到外觀上的影響,鄭爺爺無奈只能將梨便宜出手。
據了解,雖然賣出了300多斤,但這些酥梨只是乾縣注泔鎮南羊牧村大量銷路困難酥梨中極少部分。彼時,據鄭爺爺說,他們家還有3萬斤的梨,村里還有至少200萬斤的梨賣不出去,果農們都因為銷路在發愁。這些從唐朝開始就作為“貢梨”進獻的果子,許多還靜靜地躺在那里極少有人問津。
消息一出,便迅速得到大量網友的圍觀,還引發一些電商平臺的關注,拼多多便是其中一例。據悉,平臺一直以來就關注果農的實際困難,積極為消費者和果農牽線搭橋。在得知陜西鄭爺爺酥梨銷售困難的情況后,平臺團隊經過一番周折,終于和鄭爺爺取得了聯系。
現在,鄭爺爺可以稍稍松一口氣了。經過團隊的努力,最終 “鄭爺爺的梨”很快在店鋪“聚果生鮮”正式上線。如今鄭爺爺果園里的酥梨走到了網上,這些梨雖然在表象上略差一些,不過口味絲毫不受影響,甜、脆、汁多肉厚的本質并沒有改變。
在平臺網上商店,鄭爺爺的酥梨拼單價11.9元五斤,19.9元八斤,相比外面水果店、路邊水果攤要便宜很多,最重要的是這酥梨又甜又水潤。
拼多多用戶收到鄭爺爺的梨,酥梨用紅酒充氣袋包裝完好,箱內還有一封信講述鄭爺爺的故事。

推動農產品進城 對接廣域大市場
通過鄭爺爺的幫扶故事,人們再次認識并記住了電商平臺拼多多。助農扶貧公益產品“來自華山腳下的青皮核桃”上線首屈一指天就賣出1.5萬斤,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累計銷售了70多萬斤。為支持雅安果農災后產業重建,該平臺還推出“雅安蒙頂山紅心獼猴桃拼購”活動,短短幾天內就已售罄。期間,平臺還助銷黃河灘棗2000噸,中牟大蒜100萬斤、助庫爾勒滯銷香梨售95萬斤,獲新疆日報點贊和庫爾勒市人民政府致謝……2017年6月,平臺又與陜西苗家村等貧困地區對接,幫扶其開設網店并拓寬電商銷路。
據平臺副總裁葛爽介紹,在過去兩年時間里,圍繞準確扶貧,拼多多在全國農村市場扶持了10萬多個商家,覆蓋的832個貧困縣越來越多,帶動回鄉創業就業青年超過5萬多人,2017年農產品銷售額也在穩步提升。
一方面,平臺充分發揮電商去中間化的優勢,打通前端生產與終端購買銷售,幫助農業生產者直接對接廣域大市場,為農業、農村包括貧困地區的農民賦能。另一方面,平臺上的新農人們組成“助農聯盟”,共同打造產業開發式、保障式扶貧,為農民脫貧增收保駕護航。“為貧困地區土特產提供電商銷路,只是助農公益行動的首屈一指步,我們一直在為提升平臺的電商扶貧惠農效能而努力。平臺將為從事傳統農業生產的合作者注入互聯網因子,幫助他們完善供應鏈體系,這也是將來愛心助農的升級方向。”這與剛剛結束的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中強調的扶貧需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內生脫貧動力高度契合。
據悉,今后平臺還將投入更多資源幫助農業生產、種植者“觸網”,加速與貧困地區資源的有效對接融合,以推動產業升級,深入探索社交電商扶貧新模式。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互聯網+”提升電商惠農新效能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