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走咖加盟(招商加盟的套路都有哪些?),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漫走咖加盟(招商加盟的套路都有哪些?)。
電話打過去跟工廠談,工廠報價一口價,我沒有任何還價的情況下,報給我五塊五毛,就說一條魚差兩塊錢。
就是我生意最好的,一天能夠賣1000條,也就是說,在我只需要給工廠打電話進貨這樣的一個動作,我就可以在一天多賺2000,這2000是純利潤。
隨著自己的店生意越來越好,我自己也開了分店。
同時也有一些人同樣是被總部收割了,之后發現總部的貨太貴了,也找到我一起拿貨,逐步的,我們自己在成都租了冷庫,請了搬運工,慢慢的我們發貨量越來越大,我們終于把七塊五的魷魚談到了三塊五毛錢。
可以想象,在這個過程之中,如果沒有我自己去跑貨源的這樣一個過程,我會被總部坑成什么樣子?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也并不總是成功的,我也遇到過一些自己膨脹了之后失敗的案例,比如說我的一個分店選址就很糟糕,賠了錢,剛才說第一個店,其實我本來就選擇一個死胡同里了,但這個死胡同賺錢了。
我的第二家店照著這個邏輯去選,我依然在春熙路上找了一個死胡同去開店,但是這種盲目模仿卻沒有成功。
因為我只看到了現象,叫做春熙路上的死胡同,卻沒有看到本質是什么。
第一家店的選址位置是在一個正街上可以看到招牌的死胡同兒,第二家店是看不到招牌的,就這樣的一個小小的區別。
第一家店我一天,差不多能賣到2萬塊錢營業額,而第二家店就從來沒有超過5000塊。
5000塊好像聽起來也很不錯,但是畢竟在春熙路那么貴的,房租那么大的壓力漫走咖加盟,5000塊漫走咖加盟,其實算起來是沒有太多利潤的。
之后呢,就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找我學技術或者找我加盟,其實我什么都沒有做,沒有做任何推廣。
因為我的店每天都在排隊,就會有很多的聰明人,他們會找到我,因為他不愿意去找總部,找總部會很貴,找到我的話價格會打得很低。
但那個時候的我說白了,不懂什么叫加盟,因為我自己都被別人收割了,我更沒有想過作為他們的盟主要不要幫助他們去成功。我只知道如果他們去總部加盟也沒人幫他們,但他們要給很貴的加盟費,要進很貴的魷魚,我能做的就是幫他們降低這個成本。
所以一點兒都不意外啊,后邊兒的所有事情都是意料之中的。
因為沒有一個良好的連鎖體系,沒有產品體系,沒有品牌意識,甚至都沒有優質的供應鏈,我和我的那些下線啊,或者說我的那些加盟商很快都被市場淘汰了。
這個過程呢,起起伏伏啊,其實我本人是幸運的,我在加盟了這么一個本來應該賠得非常非常慘的快消品牌之后,我卻很意外的賺了錢,無論是門店賺錢還是我給別人發貨賺錢,還是說后面我收一點加盟費或者培訓費等等,我把日營業額從200做了2萬,從每天虧損上千做到月純利十幾萬。
總結起來,我認為是三分的能耐外加了六分的運氣。
后面呢,我會繼續跟大家分享,運氣是我們沒有辦法掌控的,但是通過這種持續不斷的學習和努力,這三分能耐卻能夠放大到五分甚至更多。
我通過自己的不斷的經營和創業,或者說是繼續選擇新品牌,我開始對餐飲的經營和加盟連鎖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知道了一個非常非常關鍵的點叫做生意。
打鐵還需自身硬,品牌和加盟商是彼此成就的,如果說你妄想找到一個品牌,加盟之后可以躺著賺錢,我從現在開始實力勸你休息吧。
這個時候,我對加盟逐漸開始了解,一些快招品牌,他們利用的就是我們人性中本來的弱點,包括我們的貪婪,包括我們的懶惰。
真正的深入連鎖體系學習是來自2020年成都糖酒會,我開始找到組織。
連鎖食代是07年在上海成立的公司,13年起與百勝集團肯德基,必勝客,以及DQ,藍蛙等品牌簽約成為加盟咨詢服務單位,并正式改名為連鎖食代。
當時是連鎖食代的糖酒會布展,我在和他們的工作人員接觸聊天的過程中我了解到這些國際連鎖品牌的一些運行規則。
你看肯德基麥當勞都是這樣通過加盟做起來的,我才知道,原來同樣叫做加盟,快招公司和品牌公司,真的就是半斤廢鐵和八兩黃金的區別,原來有這么多的優質品牌是通過加盟的方式去開疆拓土,原來還有這么多的加盟商是通過加盟的方式賺到了如此豐厚的回報。
隨著跟連鎖食代的這些朋友們溝通的深入,我花了兩年多的時間跟著他們一起學習成長,了解了行業內非常非常多的案例,有趣聞,也有慘案,當然了,更多的是看到了這些加盟商勤勤懇懇,認真的和品牌一起成長,互惠互利的過程,這個時候我慢慢地開始對加盟連鎖有了自己的判斷體系和方法論。
這個時候我想提煉的最關鍵的一句話叫做,雙贏是加盟連鎖的唯一準則。
接下來我們進入到第二個板塊兒,我來梳理一下加盟商和品牌之間最理想的關系,到底是什么。
二加盟商和品牌最理想的關系:雙贏
那么加盟商跟總部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呢?這個問題很復雜,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你往往會得到不同的結論,我采訪過很多的加盟者和品牌的負責人,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同的。
用好品牌勢能
首先是有的加盟商,他希望品牌是自己的保護神,大樹底下好乘涼。
這個思想其實只對了一半兒,品牌效應,的確能夠幫我們獲取更大的知名度和獲客能力,但問題是,畢竟這種全國馳名的品牌就那么多,我見過很多人啊,加盟了一個在某個地方發展的不錯的區域品牌,為什么要孤軍去一個品牌鞭長莫及的地方開店。
品牌的影響力品牌的供應鏈品牌的督導能力什么都跟不上。
我不能說這些都是結果不好的,不是說都賠了錢,但是問題在于你沒有借助到品牌的勢能。
它本身是一個比較可惜的事情,就算是保護神,它也有勢力范圍,也有考慮不周的時候。
所以說如果你能夠在品牌勢能強的地方,借助品牌的勢能快速獲客,這個其實是我們加盟的一個重點。
還有一些加盟商,他希望品牌是自己的老師,從零開始教我做起這個思路。我說也對了一半,品牌嘛,當然應該是加盟這個老師了,但是這個教一定不能是從零教起品牌,對加盟商的培訓往往都是從經營理念呀,門店操作呀,這些手這些地方入手。
我就還從來沒聽說過哪個品牌會從基礎的商業常識啊,行業認知啊,甚至說什么價值觀這些開始入手培訓。
當然了,這里我岔開一句,沒有什么品牌會從這些環節開始培訓,但是大多數優秀的品牌都會從這些環節作為加盟商篩選的依據。
除了那種快招公司是來者不拒啊,甚至主動追在你后邊兒要求加盟以外,對于品牌和門店發展負責的盟主都會對這些方面做出一個篩選機制。
畸形的加盟關系
還有一些品牌和加盟商,其實呢,說的難聽一點,是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
品牌本身還有良好的影響力,還有雄厚的實力,但是他偏偏就是不顧加盟商的死活。
一味的去謀求自身的利益,各個維度都在增加加盟商的成本,那最后的結果是什么?
就是活生生的把加盟商逼到了對立面,徹底成了敵人,有的呢就直接帶店投敵,翻牌兒成了競爭對手的門店,有的干脆另起爐灶,我做一個新品牌,還有的呢,就扯起橫幅去總部維權,總之呢,都不是非常好的共贏狀態。
而今天我要重點提的最常見也最可怕的一種關系叫做加盟巨嬰,他希望的是品牌是他的保姆。
我見過太多被割了韭菜的加盟商,其實都是幻想。
隨便投個小店就能發大財,我承認。的確,在市場紅利期和門店點位都占優的這種極端條件下,總會有人莫名其妙就賺錢了,但這個是一個極小概率事件。
這樣的加盟者,他往往希望的是什么,我交了加盟費,品牌你幫我搞定一切最好,我什么都不用做,等著分錢。
這樣的加盟巨嬰,就屬于那種扶不起的阿斗。
我們都看過三國演義,長坂坡趙云懷抱著阿斗殺了個七進七出,阿斗是真正的躺贏。
跟趙云平均一下等于一個人斬將25人,對吧,多么輝煌的戰績啊。
但實際上它是趙云最大的累贅,如果有的選我相信啊,趙云一定希望陪著他的是關羽啊,張飛啊,而不是這個阿斗。
正確的加盟關系是怎樣的?
真正相對比較理想的這個加盟商和品牌的關系是戰友在同一個戰壕里生死相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品牌是我們的老班長,加盟商就是談創新兵,平時訓練的時候,老班長的要求越苛刻,等真的上了戰場才發現越管用。
品牌也是一樣,你在篩選加盟商的時候嚴格,你督導巡店的時候,可能隨時會處罰,這些違規的加盟商,但是這樣的小處罰往往卻是在督促門店整改,并且能夠讓它保證更好的經營下去的核心要素。
拿一些更具體的品牌舉例,比如說coco,他發展20多年,與他這種集權化的管理,這種加盟的代理機制,還有他嚴格的加盟商篩選流程,都是密不可分的。
咱們都知道客戶是不開放單店加盟的這種大區域加盟,所以大區域對于加盟商的綜合實力投資能力,各方面的素質,還有在地資源等等都已經形成了要求。
同時呢,以這種合資公司一起投資的形式進行發展,這種情況下可以讓各地優秀的代理商充分的利用好自己的代理資源,我把品牌當成自己的去珍惜愛護它。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的發展,而本身也跟那些管殺不管埋的各種快招的奶茶品牌形成了天壤之別。
當然啦,COCO的這個品牌影響力,還有加盟商的實力,都離我們這些普通人可能比較遠,OK,我來舉一些正在服務的成都的這種小一些小一點的品牌啊,比如說我正在做的連鎖體系搭建,他其實也經歷了類似的這樣的思想轉變,他的加盟商不需要那么大的實力,但是我們也要篩選。
因為我本人這個知乎的自媒體屬性,再加上我們在做餐飲的創業社群,所以聚集了大量有加盟意向的餐飲創業者,一開始就有很多的品牌聯系到我,唯一的訴求就是招商,招商轉化,說白了就是讓我介紹加盟商。
這其中呢,固然有一些比較成功的品牌,但更多的是創始人自己都沒想清楚怎么發展,就希望先多開店再說,所以我在很長的時間里,雖然都在反復的對接品牌,但是卻遲遲的沒有做過任何的品牌推薦。
我目前服務的這個品牌,首家的門店已經在成都開設超過七年,在成都這種美食天堂餐飲戰場存活七年,產品本身是經過市場驗證的。
但在連鎖加盟思路上,創始人一開始其實想得也不是非常清楚,邏輯也是先開店再說,而我們合作后,我給到的調整除了建立更完善的連鎖體系,逐步完善各類手冊,加強加盟商培訓和管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增強加盟商篩選機制和區域性主打機制。
我幫他制定的一個加盟標準可能有點簡單粗暴,但非常明確;叫”不要小白”。
我是幫他去找有過餐飲開店的經驗的人來幫他開店,注意我的用詞。
我不是來加盟他,是幫他開店,比如我目前幫他引進的這種意向加盟商,就包括這種自己成功開過烤肉店,但是疫情之后可能更傾向于小店模型,或者說剛需品的創業者,包括的就是加盟。
還有加盟了多家黃燜雞米飯,都知道這一類的品類其實下滑的很嚴重,還包括曾經開過店,但是自己開失敗了等等這些創業者。
為什么要做這樣的推薦呢?
因為這些人他跟品牌才可能互相成就,他們都有開店的經驗,有成功經驗,有失敗經驗,但是他們明明白白的知道,開個店我需要做什么。
他們缺的是產品,那他作為品牌的產品是OK的,缺的往往就是這些人,而不是什么都沒有,不知道什么叫開店,就一頭扎進來的人。
目前我幫他推薦的最差的也是雖然有可能沒有開過店,但是也是要在我們的餐創社區里面交流討論了很久。
了解了基本的市場行情,有合理的投資回報預期的人,比如我之前問過很多人說,你開店的回報預期,你覺得多久回本兒合適呢?
如果這個人說三個月回本,我就會跟他聊聊,他什么都不懂,我會把我們的這個餐飲社群的知識星球甩給他,告訴他你需要去學習。
只有這種真正能夠給我們并肩作戰,給我們提供幫助的人才可以稱之為戰友。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漫走咖加盟(招商加盟的套路都有哪些?)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