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板,簸箕板圖片,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簸箕板,簸箕板圖片。
美麗的閩西長汀,是客家美食之鄉。這里有許多著名的風味小吃。其中,簸箕粄堪稱一絕,最早盛行于宣成、涂坊一帶。
簸箕粄,顧名思義,是用簸箕蒸制的“粄”。這種長條形的美味,有著白如羊脂、晶瑩如玉的米漿外皮,里面裹著炒熟的香菇、瘦肉、豆角等,表層是蔥油,白與綠相互映襯,格外賞心悅目,引人食之而后快。
來源:風情客家
制作簸箕粄的工具很簡單,磨盤、簸箕、大鐵鍋。首先,將大米用水浸泡一段時間,待到松軟后,磨成米漿。大米要選晚稻米,彈牙。有些巧婦會往米漿中摻些木薯粉,以增強韌性,待蒸熟后才不至揭破。還得提前備好餡料,常見的餡有豆角炒肉或豆芽香菇炒韭菜等。制作時,舀一兩勺米漿在簸箕內,搖勻后放入鐵鍋蒸,幾分鐘即熟。將簸箕取出,用筷子將蒸熟的粄皮劃成若干份,每份五寸見方,灑上餡料,再小心地將粄皮揭起,卷成帶狀即可。
來源:風情客家
簸箕粄制作完成之后,其實便可以吃了。但在食用前,聰明的客家人還會在簸箕粄上澆一層蔥油。所謂蔥油,是將一些蔥、姜、蒜、炸小魚干等剁碎,熱油一澆,“滋啦”一聲,香!此時,夾一條簸箕粄放入嘴里,只覺軟滑可口。再配上一碗蘿卜骨頭湯或豆腐海帶湯,更是妙不可言!
來源:風情客家
關于簸箕粄,還有個有趣的傳說:早先,宣成鄉有個男子外出學藝,多年杳無音訊。這日,男子突然歸來,家人欣喜若狂。當晚,妻子取了些白花花的稻米,放入木桶浸泡,打算第二天做些糕點給丈夫吃。次日,妻子把泡軟的米磨成米漿。不料,不小心把米漿調得太稀了,沒法做平常的糕點。她懊惱地左看右看,無意中看到墻上掛著的竹簸箕,菜籃里還有些豆角和鮮香菇。有了!她用小勺把米漿舀到簸箕里,搖勻后放入鍋中蒸。少頃,她揭蓋取出簸箕,趁熱將簸箕上的“米漿”剝下。已熟的米漿又白又薄又軟,像圓圓的玉盤,包上餡料,卷起來如玉帶一般。丈夫吃著妻子做的新奇食物,連連說好吃,問這是什么糕點,妻子隨口說是“簸箕粄”。恰好,街坊四鄰前來探望,妻子熱情地招呼大家品嘗。大家吃了都贊不絕口,紛紛向她討教做法。一傳十,十傳百,簸箕粄的美名越傳越廣,成了客家有名的風味小吃。
童年時,物資匱乏,加上制作簸箕粄挺費事,所以平時一般吃不到,要等年節喜慶才能吃上。那時,最喜歡看母親蒸簸箕粄。她會在鍋里墊些烏箕草或甜茶木,這樣蒸出來的簸箕粄便有種獨特的味道。然后干凈利落地舀幾勺米漿,攤在簸箕上,再以兩手握住簸箕邊沿,輕輕將米漿搖勻?;{皮還在鍋里蒸著,我們兄弟姐妹幾個早早端著碗,攥著筷,圍著灶臺,等候出鍋。灶火熊熊,映得我們的小臉通紅。母親的臉也通紅,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揭開鍋蓋,熱氣蒸騰而起?!罢艉每?,蒸好咯!”我們都歡呼雀躍。母親麻利地捏住一根筷子,把已熟的粄皮劃成數塊,將餡料均勻攤在粄皮上,卷成條狀。簸箕蒸的米漿皮,揭下時還帶著竹篾天然的紋理,細細密密,仿佛是精致的裝飾,隱隱帶著草木的清香。第一條簸箕粄要恭恭敬敬供灶神,之后我們方可享用。往往,粄子還在簸箕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抓起一條邊跑邊吃。那溫熱美好的感覺,至今仍蕩漾在心頭。
有人說,風味小吃是故鄉記憶的最佳載體。不錯的!如今,宣成周邊還保留著竹簸箕、大鐵鍋制作簸箕粄的工藝,留住了童年記憶和濃濃的鄉愁。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簸箕板,簸箕板圖片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