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創始人(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的創業故事:從0到10億),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三只松鼠創始人(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的創業故事:從0到10億)。
如果店鋪評分大幅度下降的話,三只松鼠的流量入口優勢就沒有了,店會跟死掉沒什么區別。在2012年11月11日前,三只松鼠訂單日均不超過3000單,雙11當天來了10萬訂單,足以把三只松鼠整死。逼不得己,大家沒日沒夜灰頭土臉地干了9天,招來了200名大學生做臨時工。章燎原帶頭干,“他必須身先士卒,空喊口號的話會讓大家覺得,我們又不拿你的加班工資,一分錢都沒有。”鼠小七說,“靠著這口氣我們硬憋出來了,戰役沉淀了三只松鼠文化的根基。”
三只松鼠能夠崛起,原因也很簡單,第一是更低的價格(比線下便宜20%到30%);第二是更好的產品;第三是更優的體驗。
2013年春節,他們再次遇到危機,快遞積壓,鼠大瘋大年初三收到罵人的短信,你還創業個P啊,我的貨還沒收到呢。當時客服部門承受了很大壓力,員工面目無神。有客服在微博上說:“三只松鼠是我們的家,當家平穩的時候,小松鼠們有了安全港灣,當家出現危機的時候,更需要小松鼠們站出來……是時候為這個家盡自己微薄之力了!回家的欲望,當組織出現危機的時候,我哭了,我不能這個時候選擇離開,我要和其他的小伙伴們一起努力消除危機。”章燎原決定向延遲收貨的客戶賠付,最終賠付了80萬元。
三只松鼠的另一大風險就是對天貓的依賴,70%的銷售額來自天貓,撇開天貓帶來的流量后,能不能讓用戶找到自己?對品牌和渠道的關系,他們的參考物是寶潔三只松鼠創始人,寶潔掌控了日用品的大部分品牌,商超不入寶潔的產品就沒得產品入,這才是品牌的話語權。第一年他們特別恐懼,品牌的門檻是虛的,只要競爭對手有錢,對著干,可能半年一年三只松鼠就沒了。幸好沒有發生這樣的事,半年的時間差讓他們開始解決物流問題,建立真正扎實的門檻。
2014年被章燎原視作地基年,他融資一億多元進行供應鏈改造,在北京、廣州、蕪湖、成都四地建倉,進口24臺自動包裝機,一臺30萬元,提升包裝效率30%以上。“這只是為百億元打地基,這意味著,我們企業在此前是搖搖欲墜的,連地基都沒有,在死亡的邊緣線上。”
章燎原堅信互聯網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發展速度必須快,慢就會死,快就有活的機會。若是為了完善而放慢速度,沒了第一的位置,供應鏈資源就要癱瘓了。快的過程中有病,有危機,但可以治。互聯網公司的發展史就是自我治病的過程,如果慢下來,就死了。
他認為電商對供應鏈的改造才是真正的門檻:通過軟件提取數據改進產品,品質是時時改進。信息對稱后,原有供應鏈體系更通暢,流通效率更高。通常,線下銷售產品變質主要是在流通環節,品牌商很難控制。而電商讓品牌商和消費者直接對接,庫存更精準,產品品質更容易保持新鮮。目前,三只松鼠做到了掃描二維碼能查看哪個班組生產,哪個客服接待,哪個快遞員發送。章燎原希望在2016年能夠實現追溯到原產地,這需要他在種植地安裝傳感器。
從品牌塑造發生變化,到供應鏈管理發生變化,未來是食品工業生產關系發生變革,互聯網帶來訂單的聚合,縮短整個貨物流通環節,提升組織的效率,這讓生產和服務的品質得到改善。
2014年,三只松鼠擔心傳統企業的崛起,結果只有良品鋪子起來了,其他品牌還是糊里糊涂的。在都寶花園的時候,章燎原說,我們會一天賣上一億元,鼠大瘋覺得他吹牛。2014年雙11,三只松鼠一天銷售1.09億元,700萬袋堅果,120多萬個包裹,足以堆滿15個足球場,4500人在4天里發完貨。
章燎原18歲要創業的念頭,終于生根發芽,有了今天的三只松鼠。
2014年三只松鼠堅果主品牌做到了11億元,還有零食品牌、茶葉品牌,未來還要拓展。在互聯網食品品牌算是最大的了。章燎原未來要做的是在移動端建成一個基于品牌形象的食品商城平臺,要實現這個目標,得填四個坑:第一,品牌跟消費者具有強關系鏈,擁有數千萬用戶;第二,品類要支撐高消費頻次;第三,物流;第四,O2O習慣的形成,等著美團網他們打完仗,把泡沫擠掉,消費者習慣用手機定東西了。章燎原要做的是,強品牌帶來的強關系鏈、強消費頻次、上游供應鏈。“聯想佳沃是從上游開始走,我是從下游開始走,我覺得我比他厲害,有用戶我就敢說商品;你有商品沒用戶白搭。”
章燎原為三只松鼠定的目標是2020年銷售額100億元,2015年能超過20億元。章燎原有很強的危機意識,他總結了三只松鼠的幾種死法:最大的風險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風險在中國沒有人徹底的解決,但是我希望用互聯網信息化、數據徹底解決,但這需要過程。另外,互聯網處處是風險,任何一種死法都可以讓你去死,媒體可以讓你死,微博可以讓你死,國家相關政策也可以讓你死,用戶投訴也可以讓你死,你沒法總結哪種死法。“這樣,全員要關注的不是怎么去死,是如何去挖掘每一個細節的短板在哪、把短板抑制住。”
為什么李豐和徐新投章燎原,一是他懂品牌營銷,熟知人性,特別懂中國人。二是了解食品產業。
章燎原小時候生活在安徽績溪農村,父親在安徽宣城市煤炭部門工作,這在80年代的農村,足以讓他有強烈的優越感,直到轉學到鎮上。安徽相隔一百公里就是兩種方言,章燎原聽不懂別人講話,沒有朋友,成績也下降得厲害。他是孤獨的,后來讀單位定向委培的中技校,從港片《英雄本色》里汲取力量,不允許任何人欺負自己,抽煙打架,撿回來了風光。十七八歲的章燎原開始思考自己未來做什么?不能像痞子一樣,到處欠賬。
他與朋友找做生意的表哥玩,3元一瓶的礦泉水,他表哥買了五六瓶讓章燎原洗手,旁邊有40多歲的中年人等著撿礦泉水瓶。這場景刺痛了章燎原,他猛然醒悟,要做表哥這樣的人,而不能做撿礦泉水瓶子的。創業的念頭由此種下,事實是,直到2012年,36歲的章燎原才真正走出了創業的第一步,他整整花費了18年才找到了自己的路。
考慮創業之后,章燎原才開始正經讀書,他沒有錢,就琢磨離錢最近的行業是什么?那個年代,做推銷員的家里都有錢。他開始買很多有關營銷的書看,按他的文化水平是看不進去的,強制自己看。年少輕狂,總有大把時間去揮霍,章燎原東鼓搗西鼓搗,在街上賣過光碟,又覺得自己該體驗人間,帶著好奇心去探索,身上帶著幾十元,與同學去東莞打工,下了火車身上就沒錢了。他在一家表廠做了三四個月,本來是電工,但是主管盯著,只要有空閑就馬上找其他活給他做,他刷過油漆,砌過墻。他找到了饑餓的感覺,只有下班才能吃一頓飽飯。他理解了中國勞動力為何如此賤賣,四川、江西等貧窮農村來的人,每個月拿1000元,自己只留50元做日常開銷,其他全寄回家,還活得很開心。他還在夜總會當過端盤子的服務員,有時候委屈了,就在廁所里憋著哭。有一次,顧客講難聽的話,他火氣上頭,差點和顧客打起來。后來想明白了,當服務員就不該抱怨,你可以選擇不干這份工作,但干了就不要抱怨,把服務做好,做人謙卑一點。
在外折騰了兩年,什么都沒做起來,章燎原被家里人找關系安排進了當地最大的國企海螺集團。在海螺集團他繼續混日子,覺得生意是和人打交道,心理學、成功學的書他讀了,覺得沒深度,就開始看世界名著:《紅與黑》他看,《平凡的世界》也看。書的前三五十頁很難看進去,就說服自己,這么厚一本書人家花了10年來寫,拿了茅盾文學獎,肯定是有道理的,有道理就一定得看,這樣逼著自己把書啃完。
他在外面繼續喝酒打架,拿了一些錢和朋友合伙開服裝店冷飲店飯店,搞明白了該怎么進貨,該怎么營銷。但是,他一直在迷失,他不知道真正的企業家應該是什么樣的,當時他讀了有關史玉柱等人的書,在書上看到了企業家精神,但在寧國他看到的都是投機者。
在海螺集團呆了三年之后,章燎原意識到自己文憑有限,最終只能做一個副班長。他離開海螺,尋找自己該成為什么樣的人?2000年到2003年,被章燎原視作最難的一段日子,過去在外面游歷,是源于探索和體驗,是個人的選擇。但是這三年,他開過飯店,也跑過摩的,卻都不順利,身無分文,一事無成,抽根煙都是女朋友買的。這時候,堅持已經成為無奈的習慣。
跑摩的被城管抓過三次,最后一次被抓,他哭了起來,為什么總是盯著我?寧國的天是灰蒙蒙的,他心里有了怨氣,老天爺真不公平,到底什么是個頭?他決定不忙自主創業,去企業做營銷類崗位。一家塑膠企業招聘,他琢磨到老板的心思是想做電商,把生意做到國外去。雖然他沒有大專文憑、不懂英語,但是把準了老板的脈,第一次成了白領,在公司里有了工位、電腦和電話機。
他理解了《平凡的世界》里的孫少平“當他到城市里,聽著火車鳴叫的時候,是一種享受”的心情。
在社會上摸爬滾打近20年,讓章燎原深諳人性。章燎原幾乎算得上從底層爬起來的人,當他辭掉詹氏食品公司總經理職位,創辦三只松鼠的時候,創業團隊成員包括:曾經在同個公司打工的鼠阿M,章燎原發小、做過廚師開過飯館的鼠大瘋,畢業于福建三明學院、在派代網認識的口音很重的鼠小瘋(郭廣宇,品牌中心總監)等。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三只松鼠創始人(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的創業故事:從0到10億)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