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攤賣什么賺錢(農村窮屌絲在北京擺地攤,月賺2萬的真實經歷!),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擺攤賣什么賺錢(農村窮屌絲在北京擺地攤,月賺2萬的真實經歷!)。
談談那段地攤經歷給我留下的認知財富。
01
很多小攤販沒你想象的那么窮
我最多一天純利潤有1500元
我大學就讀于北京體育大學,學校的小南門外,一到傍晚就開始聚集各種各樣的小攤販,賣襪子的競爭尤為激烈,其次是烤面筋的,我最常逛的是舊書攤,幾塊錢就能淘一本好書。
我經常好奇:這幫人這么辛苦能賺幾個錢?
同時,從一入學開始,我們食堂門口每天都有好多學生在那擺攤,賣杯子的、賣女生宿舍用的大鏡子的、賣書包的、賣短袖的,最奇葩的是賣圓珠筆的,我就納悶了:
一個圓珠筆兩三塊錢,你咋這么閑呢?你去鳥巢、五棵松做志愿者,一天也能賺150啊?
第一次去北京的南鑼鼓巷逛街,才真是給我開了眼,一條800米的街,估計有200個擺地攤的,個個都堵在人家店門口,而且真是賣啥的都有:賣紋身貼的、賣進口煙的、賣絲襪的、賣文化衫的、賣手機殼的、賣陶笛的、賣傘的、賣撥浪鼓的、賣薰衣草的...... 當然還是賣襪子這樣東西的競爭最激烈。
南鑼鼓巷三五人一隊的保安,每天上班就是從這頭走到那頭,再從那頭走到這頭,來回折騰這些擺攤的小販,小販們的職業素質也真是讓我服了:一秒收攤,跑得比兔子還快...... 但保安過去沒兩分鐘,攤又擺上了,他們夾縫中求生存,個個活得像孫子。
我就不明白了,就真沒別的工作干了,在這遭這罪?城管來了說給你抄,你也只能干瞪眼。
然而就在大四的時候,我特么也來南鑼鼓巷了,一秒收攤技能輕松get,今兒被保安追10次,明兒被城管劈頭蓋臉的訓,后天絕對還來。
為什么?真賺錢啊!
我第一次在學校擺地攤,是因為折騰個淘寶店,我和朋友的生活費全造上了,但一直不出貨沒錢吃飯了,就嘗試著去食堂門口碰碰運氣。
你猜怎么著?第一次擺攤,中午一個半小時,收入900多!
我的媽,當時覺得太不可思議了,要知道在那之前,愚蠢的我賺零花錢的方式就是寒暑假去做保安,一天80塊,我特么覺得還挺好的!
收完攤、吃完大臉雞排慶祝后,我就回宿舍上網搜“擺地攤”,貼吧里看帖子,豆瓣上找小組,看看北京哪里擺攤最牛逼。
哪里最牛逼?南鑼鼓巷啊!
為什么?一條800米的街,平日人流量3萬,周末5萬,五一國慶這樣的假日超10萬。
擺地攤的老司機說的夸張但很到位:這條街上,沒有銷不出去的貨,你賣屎也有人拿起來聞聞看!
大四那年,周末沒事我就去那擺攤,一天純賺四五百很輕松。
畢業后的那個暑假,幾乎每天都去,8月那一個月賺了兩萬多,最高一天純賺1500塊左右。
擺攤多了,跟那些老司機聊天,真的開眼,南鑼鼓巷擺地攤最鼎盛的時期大概是2008年奧運會之前,很多人靠擺地攤賺的錢,直接又在那條街上開店,那個地方租金多貴?2014年,我問一個七八平的要轉租的小店,年租金80萬!還沒算轉讓費。
我也真的是見過,有人把路虎停在鼓樓東大街路邊,后備箱掀起來賣35元一件的短袖。
那里擺地攤的有相當一部分是河北、河南過來的中年夫婦,經常挨著我擺的那兩口子,一個賣文化衫,一個賣襪子,擺了幾年,在老家買了三套房子。
后來,我再也不敢小瞧任何一個擺地攤的,真尼瑪藏龍臥虎。
我當時住在西三旗,郵政研究院公交站到育新地鐵站,擺地攤的很多,尤其是賣吃的,我喜歡跟他們聊天,一個最不起眼的賣燒餅的,我問他一天賣多少個燒餅?純面燒餅,撒點芝麻,一塊五一個,一天賣五六百個。
最火爆的一個攤位是賣烤面筋、烤腸之類的,兩口子搭檔,基本每次過去買,都有五六個人在排隊,我問幾次他們一天賣多少,死活沒問出來。
如果你夏天去過天安門廣場,抱著泡沫箱賣老冰棍的都是有錢人,如果你冬天去過天安門廣場,抱著泡沫箱賣熱玉米的,也是有錢人。
02
擺地攤為什么這么賺錢?三點
第一:成本極低。
做生意的基本邏輯就是:低價拿貨,加價出貨。但我之前從來不知道拿貨價的低,是那個低法。
我賣的是什么?明信片。
我大二去西藏、大三去云南時,都喜歡買當地的明信片,一般兩三塊錢一張,我覺得很便宜了。在昆明市,我在一家很有情調的小店,看到好多明信片,成盒賣,一盒30張,賣30元,我覺得太劃算了,一下拿了五六盒,寄給微博網友。
后來,感謝馬云啊,我知道了一個叫阿里巴巴的網站。
尼瑪,我一搜明信片,海量品種擺攤賣什么賺錢,拿貨價低得令人發指!
基本都是30張一盒,拿貨價基本都在3塊多錢,最令人發指的是,權志龍、鹿晗等明星的明信片,很多是60張、80張一盒的,拿貨價依然不到5塊錢!
我就一頓選啊,風景主題、國內城市、國外城市、電影主題、明星的、卡通的,進了一大堆貨。
南鑼鼓巷小攤一擺,30元一盒,50元兩盒,很多女孩子就開心的跳:“哇你這個好便宜啊!”,因為南鑼鼓巷有專門賣明信片的店,叫“一朵一果”,10塊錢7張,然后還沒什么可挑的,我這里幾十個品種隨便你挑。然后,我還賣郵票!
很多人好奇說,看很多擺地攤的,感覺客人也不多啊?
我給你算個賬,一個小時,60分鐘,賣兩三盒,生意夠冷淡的吧?絕對外人看起來就是沒人買?但就這樣算下來,我一天耗10個小時,也能賣二三十盒吧,一盒利潤就算20元,你算算是多少錢?
我主要賣明信片,但也賣過其它東西。擺地攤之后走到哪里也比較關心一個東西的成本。
比如我上面提到的幾次賣襪子,10元6雙的白襪子,很多人都見過,上面一般印著阿迪、耐克的logo,三四線及以下的城市比較多,我在山東泰安的時候還經常買,拿貨價一般都不到1塊錢。這幾年有所升級,賣10元三雙的比較多,拿貨價基本是1.5元以內。
再比如冬天賣的白色的牛奶杯,一般超市都是小的20元左右,大的30元左右。拿貨價呢?基本是小的三四塊,大的七八塊。
夏天賣的那種顏色很清爽的塑料水杯,很好看,拿貨價六七塊,賣十五元走量很不錯。
大家都知道那些兩元店、五元店、十元店,其實在很多小城市特別火爆,北京五環外也有很多這樣的店,我也觀察過,其實很多也都蠻賺錢的,原因還是,那些東西的成本極低——雖然利潤不高,但是利潤率很高——主要靠走量。
我在北京去過各種各樣的大型批發市場,大家感興趣也可以去看看,很有意思,見識一下各種東西的價格,對培養自己的生意思維很好。
我之前去四川成都的一所學校,旁邊有家格子鋪,就是你租下一個小店,再做成格子鋪,一個一個格子再轉租給別人,別人供貨,你幫著賣,你主要收租金。
其中一個格子,放的是幾個玻璃瓶,圓筒的那種,里面有一顆很漂亮的水草,瓶底鋪的很漂亮的彩色沙子,然后竟然里面還有兩條顏色很好看的小熱帶魚,瓶口是封死的啊。
我特別感興趣,就買了一個,60塊錢。
回酒店后,我就上網搜,搜水草,搜魚,搜沙子,然后我計算了下成本,七八塊錢,就那個瓶子值點兒錢。
我回北京后就去找花鳥魚蟲的批發市場,那些很漂亮的斑馬魚基本都是3毛錢一條,更好看的紅綠燈一般不到一塊錢,更更好看的孔雀魚也不會超過2塊。
那之后,我把這個領域研究了一遍,我買過各種水草,各種小熱帶魚,買過蝦,買過各種螺,買過各種沙子,甚至我還買過一百多斤的石頭,水草缸造景用的,5塊錢一斤.....
這個就不展開講了,篇幅有限。
第二:零房租。
光成本低肯定沒戲,成本低,大家都低,所以擺地攤的第二個優勢:零房租。
這個是保證我們價格有競爭力的最強武器。光這一項,就能讓很多南鑼鼓巷開店的老板對我們恨之入骨。
所有開實體店的都知道,房租是最大的成本,尤其是賣低價品的店,商品的成本和房租比起來,屁都不是。
我后面在一家西單的服裝店賣過 8 個月衣服,這家店300平米,一個月房租你猜多少?
40萬,一年就是接近500萬的房租支出。
這么高的房租怎么賺錢?這個品牌在北京的首店開在三里屯的二層,一年后搬到負一層,三年后就關店了;西單那家也換成了一家小店;計劃在朝陽大悅城開的店也沒開成。
再說回南鑼鼓巷,有好幾個店都賣文化衫,上面印一些北京特色符號之類的,一件基本都是一百塊以上,擺地攤的賣多少?35元一件。
所以怎么競爭?你原創也沒用,你前腳出了圖案,人家后腳就仿出來了。所以,擺地攤的老司機說:那些開店的老給城管打電話...哈哈哈能不打么!
還有個神奇的事兒,很多賣小商品的店,好些東西竟然是從我們擺地攤的手里進貨。為什么呢?因為拿貨都是看量的,分級,你一次拿10個多少錢,50個多少錢,100個以上多少錢,這都是有數的。
擺地攤因為沒有房租支出,所以低價,所以走量,所以很多小玩意的拿貨價都比開店的低,有個賣10元一套迷你小家具的家伙,每周給南鑼鼓巷、鼓樓東大街、后海的好幾個小店供貨,你說搞不搞笑。
第三:流量穩定。
這一點,不是跟開店的比,因為我們的流量是一樣穩定的。
我們是跟淘寶店比。我前面說了,我一開始擺地攤就是因為做了個淘寶小店,扛不住了。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擺攤賣什么賺錢(農村窮屌絲在北京擺地攤,月賺2萬的真實經歷!)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