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攤賣什么賺錢(農村窮屌絲在北京擺地攤,月賺2萬的真實經歷!),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擺攤賣什么賺錢(農村窮屌絲在北京擺地攤,月賺2萬的真實經歷!)。
淘寶上說實話,競爭太大了。不管賣啥的,都是成百上千的店。不說別的,我賣明信片,夠小眾的吧,你去淘寶搜一下,海海的店啊。
再低的成本我也干不過人家,淘寶上是真的靠走量,我拿貨價3塊錢的明信片,人家動不動就是9.9元,這不是重點,重點是9.9元還包郵,你說我活不活?人家動不動還來個買二送一,買五送三,你說我死不死?
我有沒錢買淘寶直通車那些東西,我的關鍵詞再怎么優化,用戶都得翻N頁才能看到我,誰會翻到N頁?當時每天看著后臺的瀏覽數據就滴血。
擺地攤就不一樣了,學校門口的人流量,食堂門口的人流量,商場附近的人流量,南鑼鼓巷的人流量,都是超級穩定、可控的,你小攤往那一擺,流量就是你的,這流量還不花錢。
03
我擺過地攤后
更加理解這個復雜的商業社會
我就零碎的講幾個點,你自己體會哈。
第一:哪里都有搞特權的人。
南鑼鼓巷北口附近有幾個擺地攤的,保安來了從不跑。唉,你就是裝裝樣子,也讓我們這些“平民攤販”好受一些啊,可是人家裝都不裝。
隔斷時間就嚴打,北京一開會更擺不了攤,可是人家都照擺不誤。有段嚴打的時期,我沒事就去南鑼鼓巷看看能擺了么,每次去都生氣,一條街上都沒擺攤的,就那幾個還在那擺。
第二:小攤販并沒那么值得同情。
我不拿別人舉例子,我就說我自己。
首先,我肯定不是走投無路了,好的工作找不到,一般的還是能找到的,我死皮賴臉在這擺攤,為什么?因為能賺更多錢。
所以,我天天被追得跟孫子似的,值得同情么,不值得。
其次,保安、城管就不說了,我進過附近兩次派出所,每次警察訓我,我態度好極了,各種點頭稱是,寫保證書,收拾東西回家。然后呢?不用隔兩天,第二天我就又擺上了。我值得同情么?一點都不。
第三:城管保安沒那么可恨。
我擺地攤之前的大一大二,寒暑假都去青島做過保安,就在青島云霄路那條街,我們每天街上站崗和巡街,一天8個小時特別累,一天只能賺80塊,晚上可以自愿選加不加班,加班就多40塊錢。
我們沒有那么壞,這就是我們一份謀生的工作,上級給我們安排了我們就得執行。
這個工作的邏輯就是:做得好,商家、小販罵我們;做得不好,領導罵我們。
所以不管我們做得好不好,我們都不是人。
城管也是如此。
我擺過地攤,我知道我們這幫人多難纏、多狡猾,我們每天除了賣東西,就是研究怎么應付城管、保安。
你在網上見過城管打人的,我擺地攤見過幾個小攤販打城管的。而且說實話,你沒把城管逼到一定份上,人家不敢輕易動手,他們都知道社會輿論上,城管打小販就是政治不正確,欺壓弱勢群體。
我見過一次保安和小販干架的,說實話那個小販嘴太臟,“你知道自己是誰么?一天掙幾個屁錢,你裝什么逼啊?!”,你是保安的話,你聽了什么感受。
當然是有不好的保安、城管,但整體上看,大部分都不壞,都是混口飯吃,挺不容易的,他們看起來壞,是工作性質決定的。
我專門買過一本書看,叫《城管來了》,作者叫“隨風打醬油”,一位曾經混跡網絡的80后憤青,警校畢業后稀里糊涂地成了一名城管隊員。從整天在網上罵人,到整天在崗位上被人罵,這種轉變讓他心態失衡、發蔫、暴躁,甚至還失去了女朋友。
后來他就在網上更新執法生活中的日常見聞,比如在城管執法中暴力執法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路邊小吃攤的一些令人震驚的秘密等等,看完也是刷新了對這兩個群體的認知。
第四:生而為人,都特么不易。
說實話,擺地攤的還是活在底層的人,拼命多賺點錢有什么不對么?
首先,我跟很多擺地攤的人聊天,大家不過都是為了讓家人過好點的生活,攢錢給孩子買房子結婚,攢錢給孩子上更好的學校,攢錢給自己養老。他們平時喜歡聊自家孩子,但有一條,絕對不希望自己孩子將來也擺地攤,不管這個有多賺錢。
其次,擺地攤是個很沒地位、很沒尊嚴的事兒,但凡有更好的選擇,我畢業后都不會去擺地攤。當時我爸每次打電話過來問我在干嘛,我都很內疚,覺得給他丟臉。
最后,這個錢賺得真是很不容易。我當時住在北五環外的西三旗,我一般早上7點就從家里出發,拉一個拉桿箱,再背一雙肩包,再提一個手提的健身包,里面全是明信片。
我為什么這么早去?因為擺地攤就是磨時間啊,你多待一小時可能就多賣幾盒,我一般擺到晚上11點,趕最后一班地鐵,你算算,我特么比雷軍工作時間還長。
我為什么背這么多明信片?因為品類越全,出售的概率越大啊,我就盡可能多帶一點,明信片又真的很重,每天駝著這堆貨趕地鐵。
我最近講線下課,一個學員跟我說:老師,我們很多學員都超級喜歡你,因為你一點都不裝,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大咖范兒,人超nice。我寫文章,有用戶給我留言,說:你有一種深入人心的能力。
我說因為我真的混過社會啊,世間百態見太多了,什么人都見過,擺地攤和最底層人打交道,做新媒體后接觸各種大佬,其實都特么一樣,都是混口飯吃。很多人羨慕創業者,覺得當老板很牛,說實話,哪個創業者不活得像條狗。
經歷過所有這些,我從來不對飯館服務員大聲講話,我喜歡跟別人說聲謝謝;我從來不羨慕那些比我牛逼的人,他們一定比我付出了更多。
生而為人,誰都不易,都別裝逼。再差你也是個人,再牛你也是個人。
04
流量、營銷、數據等新媒體思維
擺地攤教會了太多
第一:流量思維。
很多剛開始做新媒體朋友問我:我現在想不明白后期的商業模式怎么辦?
我就說:那你就先不想,專心做增長。流量沒起來,想通了也是個屁;流量起來了,一堆人來搶著給你送錢。
很多不做新媒體的朋友問我:你們這些做公眾號的咋賺錢啊?
我說:新媒體你不懂,舊媒體你懂不?你知道報紙、電視臺咋賺錢吧,他們能賺錢的錢基本我們都能賺,他們不能賺的錢,我們也能賺。手握用戶和流量,哪哪都是錢。
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質。這是擺地攤給我的啟蒙。
并不是所有擺地攤的都很賺錢,哪里流量大你就去哪。所以,在學校擺攤我就去食堂門口,整個北京選,我就去南鑼鼓巷嘛。
第二:場景思維。
啥叫場景?場就是場所,景就是觸景生情。
線上線下都能創造場,用戶進了你這個場,就能生你想要用戶生的情。
特定的交易必須建立特定的場景。
南鑼鼓巷是什么地方?文藝,情調,懷舊...... 一個人來到南鑼鼓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進一家家美好的店,就會買一些自己從來沒想到自己會買的一堆廢物。
淘寶和公眾號賣貨有什么不同?
淘寶,你是先有需求,然后去逛淘寶,搜關鍵詞,貨比三家,然后購買,你買的是數據和參數。
公眾號,你是沒啥需求,點進來看了篇文章,然后不知道咋地就買了人家推薦的一支口紅或者別的啥玩意。
所以,公眾號賣貨,軟文的最大目的是創造場景,刺激情緒,不是在那堆參數。
第三:數據思維。
我在南鑼鼓巷擺地攤時,回家不管多晚,睡前都要做一件事:盤點。
盤點啥?我有個本子,每天記錄近20種明信片的每一種的銷量,然后還有匯總數據。因此,每天、每周、每月,哪一種各賣多少盒,我摸的門兒清。
熟悉這個數據有啥用?
第一,明信片這么重,不能瞎背,品種這么多,每一種背幾盒肯定不能平均分配,否則就容易出現供需矛盾:這個背了五盒,一天就賣了一盒,那個也背了五盒,一上午就賣完了。這樣肯定不行?
第二,這不是虛擬產品,所以必定有庫存,你得想辦法把庫存成本降到最低,進貨的時候哪個多進、哪個少進,你得計算。
第三,人流量不同,銷量不同。不能傻了吧唧的平時跟周末背一樣多,你走兩個周期的數據,你就知道平時該背多少,周末該背多少。
做公眾號,更要有數據思維,選題和數據的關系,標題和數據的關系,閱讀量和用戶凈增的關系等等,這些數據每天都得看。數據是冷冰冰的,因此它比人更理性、更客觀,多點數據思維,少點意淫,這也是擺地攤教給我的。
第四:追熱點思維。
擺地攤還要追熱點?
你以為啊!
這個追熱點簡直跟做新媒體追熱點一樣一樣的。新媒體分突發熱點和常規熱點,比如明星出軌和高考。
我擺地攤賣明信片也是,突發熱點比如五月天來北京開演唱會,我就會得多帶五月天的;常規熱點比如4月1日和9月12日,我就得多帶哥哥張國榮的;平時我多帶各種主題的,因為狂街的都是北京的;周末和假期我就多帶北京主題的,因為逛街的更多的是游客。
第五:用戶思維。
我把自己的明信片產品研究個遍。
你是外地來的游客,買北京主題的明信片,我就打開一盒,12張明信片12個北京景點,我挨個給你講講,百度百科我可是都看過的。
你買電影主題的明信片,我就打開一盒,給你講《天堂電影院》、《這個殺手不太冷》、《聞香識女人》、《楚門的世界》......
你買張國榮的明信片,那更好辦了,他的電影幾乎每一部我都看過,這張出自《春光乍泄》怎樣怎樣,那張出自《東邪西毒》怎樣怎樣......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擺攤賣什么賺錢(農村窮屌絲在北京擺地攤,月賺2萬的真實經歷!)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