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虧損(撥開瑞幸“迷霧”:創立前就計劃海外上市 每賣一杯咖啡或虧12元),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瑞幸咖啡虧損(撥開瑞幸“迷霧”:創立前就計劃海外上市 每賣一杯咖啡或虧12元)。
繼拼多多、趣頭條在成立僅兩三年便IPO上市后,瑞幸咖啡有望創造中國企業上市速度新紀錄。
1月中旬,有媒體曝出瑞幸已經在為IPO準備材料,并稱最快今年上半年就能在海外上市。
搜狐財經“公司深讀”發現,在海外上市,或是瑞幸創始團隊在公司成立之初,“瑞幸”品牌還未誕生的時候,就已經計劃好的一步。
公開資料顯示,瑞幸咖啡于2020年10月開出第一家門店。2020年1月,瑞幸全面試運營,此后一年時間在全國22座城市布局門店2000多家。12月12日,瑞幸完成B輪融資,公司整體估值22億美元。
但瑞幸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前9個月,瑞幸咖啡累計銷售收入3.75億元,凈虧損8.57億元,日均虧損約300萬元。
2020年對瑞幸咖啡來說依然是高舉高打的一年。1月3日,CEO錢治亞宣布了今年新開2500家店、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的目標。
而因燒錢擴張、巨額虧損、快速謀求上市,瑞幸模式備受爭議,“資本游戲”、“下一個ofo”、“行業變革者”,諸多標簽加于其身。
搜狐財經“公司深讀”梳理、測算發現,從去年年底至今,瑞幸咖啡以每天新開10家店的速度在擴張,照此速度,2020年的開店目標或可于9月之前完成。
與擴張同步的是巨大的虧損。據“公司深讀”測算,去年前9個月瑞幸每賣出一杯咖啡就虧損約12元。同時,“公司深讀”通過走訪、采訪發現,在人員成本上,瑞幸的員工工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在房租水平上,瑞幸采取了多種合作方式,其中包括用為企業提供特別優惠以折兌房租成本。
針對瑞幸咖啡2020年的業績規劃、補貼力度、海外上市等問題,搜狐財經“公司深讀”向瑞幸方面提出采訪請求,截至發稿未得到回復。
創始時已準備海外上市
1月13日,億歐英文版報道稱,據消息人士,投行已經在為瑞幸咖啡在港交所IPO準備材料。1月14日,自媒體雷帝觸網又援引消息人士稱,瑞幸是VIE架構,最快能在2020年上半年上市。
去年11月6日,兩名知情人士對路透社稱瑞幸咖啡已經在和投資銀行就IPO事宜做早期討論,最有可能在香港或紐約上市。
此后,市場關于瑞幸咖啡海外上市的傳聞塵囂日上。在多個公開場合,瑞幸咖啡管理層也只是回避上市相關提問,并未正面否認或承認。
但從瑞幸近期的高管團隊變化中,或能看出瑞幸在資本市場層面的野心。
今年1月7日,瑞幸咖啡的高管團隊發生了重要變動。前香港渣打銀行執行董事Reinout Schakel空降瑞幸,擔任CFO兼CSO。公開信息顯示,Reinout Schakel有豐富的投行從業經驗,并且對香港金融市場非常熟悉。
Linkedin網站信息顯示,Reinout Schakel來自荷蘭,在鹿特丹管理學院取得了金融與投資專業的MBA學位,并持有特許金融分析師CFA二級證書。他曾在普華永道、瑞士信貸集團歷任分析員、投資銀行業務副總裁等職務,并至少從2012年起就已經作為瑞信代表常駐香港。自2020年7月起,他出任香港渣打銀行執行總裁,負責消費者銀行和零售客戶業務。
從時間重合度來看,Reinout Schakel任職渣打期間,和現港交所董事洪丕正曾為上下級關系。洪丕正原為渣打香港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地區行政總裁兼零售銀行業務行政總裁。
2020年2月,港交所發布公告,委任洪丕正為港交所董事。
搜狐財經“公司深讀”向Reinout Schakel詢問其履職是否意在助推瑞幸上市,截至發稿未收到回應。
從瑞幸的企業架構來看,海外上市或許是從企業發展初期就定下的目標。
早在瑞幸在大陸的主要經營實體之一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下稱“瑞幸北京”、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中國”等成立之前,2020年6月,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就先后在大陸和香港注冊了兩家公司,分別為北京瑞吉咖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瑞吉咖啡技術”和瑞吉咖啡中國有限公司下稱“瑞吉中國”。
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瑞吉咖啡技術經營范圍為技術的開發推廣等,錢治亞是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公司所有股份都于2020年11月7日被質押給了瑞幸北京。
瑞吉中國是瑞幸中國、瑞幸北京、瑞幸天津、瑞幸咖啡電子商務平潭公司等瑞幸在大陸的經營實體的全資控股母公司。
香港公司查冊處顯示,該公司由錢治亞一人擔任公司董事,并經過了數次更名,最終于2020年10月更名為瑞幸咖啡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公司網上查冊中心資料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瑞幸咖啡上市是必然的結果。
他對“公司深讀”表示:“餐飲行業近年來都在做IPO,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現在要想滿足消費端的需求,就需要借助資本端,否則靠投資人VC、PE等的力量很難滿足需求。消費端和資本端是相得益彰的,資本越多,消費端的黏性就越強,而消費端越認可,也能推動資本端上揚。”
對于餐飲企業傾向選擇海外作為上市地點的原因,朱丹蓬表示:“選擇香港上市一個重要原因是容易國際化。對引進外國資本、打開外國市場,提高品牌在海外的關注度、曝光度是很有幫助的。”
不過,對于瑞幸可能上市的時間,朱丹蓬認為最快也要到年底或者明年。
他表示:“太著急上市也沒用,因為大家都在等著看你4500家究竟能不能落地。今年作為瑞幸的布局之年,重資產投入肯定會虧,但是如果2020年真的完成4500家的目標,店面數量上超過了星巴克,規模效應就出來了,不排除明年如果進入了良性發展,公司整體趨勢向好,股價會大幅飆升的可能。”
同時,朱丹蓬強調,瑞幸的發行定價很重要,否則有可能重蹈海底撈上市后破發的覆轍。他表示:“最起碼要看到今年上半年業績、開店的數據瑞幸咖啡虧損,才能對發行價做預算評估。”
每天新開10家門店
在部分咖啡從業者看來,瑞幸咖啡的入局和上市,對于咖啡行業發展或能產生促進作用。
大小咖啡創始人張一芃對“公司深讀”表示:“瑞幸不是做咖啡館生意的,而是做咖啡生意的。瑞幸的發展可以影響更多人從不喝咖啡到喝咖啡,這也是好事情。”
2020年1月3日,瑞幸CEO錢治亞在2020戰略溝通會上稱,今年新增店鋪數要達到2500家,全國總店鋪數量超過4500家,在店鋪數量和賣出杯量上超過星巴克。
星巴克官網顯示,自1999年1月進入中國開第一家門店至今,20年間其在中國150多個城市開設了超過3600家門店。2020財年,星巴克中國凈增了585家門店,新進入了17個城市。
從瑞幸公眾號公布的數據來看,從2020年12月25日至2020年1月14日,瑞幸在全國21座城市新開了202家店,平均每天新開10家店。
據搜狐財經“公司深讀”了解,至少在北京,瑞幸要求每家店每天賣出的商品數量要達到200件。
搜狐財經“公司深讀”以進場合作為由聯系了瑞幸在北京的一位市場人員。該人員告訴“公司深讀”,瑞幸開店的地址不限場景,但是保底要求為每天能賣出200件商品,不限品類,咖啡、輕食、午餐等都算在內。
1月14日,瑞幸在公號上稱,賣出杯量已經突破了1億杯。按照去年12月25日全國已開設2073家店、已賣出杯量8968萬杯的數據來計算,近20天來,這2073家瑞幸咖啡店平均每家店每天賣出的杯量達到了248.91杯。
瑞幸咖啡微信公眾號1月14日截圖
從瑞幸開店速度和單店銷售情況來看,如果保持每天平均新開10家店的速度,今年新增2500家店鋪數量的目標將于9月之前完成。
在這一開店速度基礎上,如果保持平均每家店每天僅咖啡銷量就達到200杯,那么到2020年年底,瑞幸2020年的咖啡賣出杯量將達到2.85億杯。
補貼出來的營收
瑞幸推動銷量增長的武器,是遠低于同行的優惠折扣。去年7月12日,在瑞幸A輪融資媒體溝通會上,CEO 錢治亞曾對媒體表示,因為補貼、教育市場、前期鋪墊等,瑞幸已投入大概10億。
鈦媒體披露的瑞幸B輪融資計劃書顯示,瑞幸2020年1-9月累計銷售收入3.75億元,銷售3670萬杯,預計全年實現7.63億元營收,年銷售量7400萬杯。
融資計劃書還顯示,在采取優惠政策后,瑞幸咖啡平均單品售價為稅后10.21元/件。
媒體披露的瑞幸財務數據
這與瑞幸咖啡市場情況一致。據“公司深讀”觀察,瑞幸目前有咖啡類飲品18款,茶類飲品2款,輕食類12種。其中咖啡類飲品中間價位24元/杯,咖啡優惠券折扣大部分約在2.8折到5.8折之間。
取折扣中間數4.3折及瑞幸咖啡中間價位24元/杯來計算,消費者使用折扣后每杯咖啡價格在10.32元。
按上述估算,如2020年賣出杯量能達到2.85億杯,瑞幸2020年的咖啡銷售收入約在30億元左右。
這一預估收入尚未包括其他品類的銷售額。去年8月,瑞幸新增了輕食品類。今年1月10日起,又上線了午餐品類。
瑞幸在融資計劃書中預測,從2020年到2021年,公司收入將分別為39.5億元、103億元和185億元。
瑞幸投資方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曾對媒體表示,在咖啡之外,瑞幸的品類未來一定會拓展,從咖啡、果汁到輕食,甚至更多。
在朱丹蓬看來,在咖啡得到用戶認可后,瑞幸增加品類是順勢而為。他表示:“最關鍵的,瑞幸在建立起產品金字塔,產品金字塔雛形越出來,C端依賴度就越高。去711還要排隊、交款,而瑞幸的便利性更高。”
但是在張一芃看來,增加品類要思考是增加的品類是利潤來源還是流量來源。
她表示:“如果咖啡業務可以帶來足夠多的流量,想通過輕食、果汁來增加獲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咖啡用戶積累不夠多,而希望通過果汁或者輕餐來獲得流量,在我看來是比較困難的。”
每賣一杯咖啡虧12元
燒錢補貼出來的營收,虧損成為不可避免的情況。
瑞幸的融資計劃書顯示,2020年前9個月,瑞幸毛利潤-4.33億元,凈虧損-8.57億元。
融資計劃書還披露,截至2020年前9個月,瑞幸在取得3.75億元營收的同時,付出了約8.08億元營業成本。以此計算,瑞幸咖啡平均每杯成本為22.02元。
對此,瑞幸的回應是:“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全年的虧損會遠大于這個數字。通過補貼迅速占領市場是我們既定戰略,虧損符合我們預期。”
而業內有擔憂認為,隨著2020年瑞幸規模的擴大,虧損也將同步增加。
以去年前9個月瑞幸咖啡每杯22.02元的成本、采取優惠政策后平均單品售價為稅后10.21元計算,每賣出一件商品,瑞幸將虧損11.81元。
張一芃對“公司深讀”表示,房租、人員、原材料三項是連鎖餐飲最大的成本項。
她解釋稱:“從目前情況來說,餐飲行業人員成本絕對是不斷增加的狀態。而原材料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尤其在咖啡行業。咖啡是公開、開放的生意,多少錢能買到什么樣的豆子,在世界范圍來說都是相對透明的,我不認為有人可以做到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到非常高品質的豆子,因此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固定不變的、比較高的成本。對品牌來說唯一可以做出努力的實際是房租成本。這一點對于餐飲品牌、尤其獨立餐飲品牌,房租成本動不動就可以達到收入的20%左右。”
“公司深讀”走訪北京多家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廳發現,瑞幸的全職和兼職工資均顯著高于同行業。就兼職工資而言,星巴克為17元/小時,Costa為19元/小時,而瑞幸高達30元/小時。全職月工資而言,Costa全職店員工資稅后約3000多元,而瑞幸咖啡稅前6000元,稅后約為4668元左右。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瑞幸咖啡虧損(撥開瑞幸“迷霧”:創立前就計劃海外上市 每賣一杯咖啡或虧12元)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