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伯權(何伯權:別把企業當兒子,總有一個價格讓你賣掉它),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何伯權(何伯權:別把企業當兒子,總有一個價格讓你賣掉它)。
《艾問企投家》,是一檔由艾問傳媒與吳曉波頻道聯合打造的面向全球“企投家”的訪談節目。每期節目,艾問傳媒創始人艾誠將對話一位嘉賓,挖掘財富成長故事,剖析企投特質。節目每周更新,每期25分鐘。
▍觀點拾貝
1)很多人都說(樂百氏)是你的兒子不能賣,但公司真的不能當做自己的兒子,太慘了。一百萬不賣,一個億,十個億,一百個億,一千個億,總有一個價,你是愿意賣的。
2)別人說我做投資是拍腦袋,我腦袋都不拍,我是拍大腿的。
3)投資諾亞財富,我的回報大概是4000倍。
4)邊做企業,邊做投資,這個是不是最好的選擇,我是打問號的。
▍嘉賓簡介
何伯權
1989年,創辦樂百氏,曾連續六年位列中國飲料市場占有率首位;
2000年,將樂百氏92%的股份出讓給法國達能,次年,與四名創始人一同離開;
2003年,成立今日投資有限公司,變身天使投資人;
2009年,作為投資人參與7天連鎖酒店的紐交所上市儀式;
2011年,入圍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榜,位列第41名。
以下內容約5600字,閱讀時間需要15分鐘
▍總有一個價格可以讓你賣掉企業
艾問何伯權 | 賣掉心愛的企業有多難?
艾誠: 在中國的創始人圈層,我們經常會提到基業長青,堅持到底,這都是優秀的品質,也可以是我們的刻板印象,可是早在2000年,你就可以這么大方地出售自己親手打造的公司,為什么?
何伯權:這個很正常,對于我來說的話,第一考慮的首先是我自己還想不想繼續,我覺得太累了做企業。做一件事情,除非這件事情真的是帶給你激情的。
我記得,在樂百氏最初的時候,什么都沒有,真的就是幾十萬起家,那個時候人才也沒有,錢也沒有,市場也沒有,什么都沒有,品牌也沒有,但它就那個時候,最初三、五年,你干得很開心,很有激情,很投入,一點點的成績,你都會很開心。哪怕有挫折,你在里面都覺得學到東西。但五年、七年之后,就覺得有點悶了,七年、十年的話,那個時候就真的是基于一種責任,已經是沒有激情了。
最后你要問,你做這件事情背后是什么?是賺更多的錢、更大的企業、更大的名氣?這個是不是你真正要的。或者是我們想要的東西很多,但你有一些東西是你不想要的,我真的是不想那么累。我覺得到一定時候的話,就要有一些改變了。
艾誠:所以二十年后,再解釋當時為什么賣樂百氏,理由只有一個,就是我累了?
何伯權:對。像巴菲特,他現在八十幾歲,每天都是跳著舞去上班的。假如我也是跳著舞上班的,那我可能也干到九十歲。但假如不是,為什么要委屈自己?
艾誠:當時賣樂百氏給法國達能的時候被罵了,你的回應是什么?
何伯權:沒有回應。罵我也好,說是出賣了一個民族企業,或者是罵達能收購是為了毀了中國的品牌,我覺得這些的話還是理解的問題吧。
艾誠:為什么不回應?被罵被不理解,為什么不用一次時間去澄清一下?
何伯權:為什么要回應?累不累,因為每個人有每人自己的想法,賣企業這樣一個行為,基本上沒有人去理解,最后的話就還是自己該怎么活就怎么活。
很多人都說(樂百氏)是你的兒子不能夠賣,那我說的話就公司真的是不能當做自己的兒子,太慘了。我覺得它是一個產品,等于是水一樣。我生產一瓶水出來,我也有感情,你說一毛錢賣不賣?我肯定不賣,對吧。一毛錢有沒有搞錯,一毛錢你就想拿我一瓶水。但是一塊錢呢?一塊五呢?我就賣了。
但企業的話就有很多人說,我創的企業我不會賣的,因為它是我的兒子。對,兒子的話就出多少錢,你都不會賣。但假如是企業呢?一百萬不賣,一個億,十個億,一百個億,一千個億,總有一個價,你是愿意賣的,可以賣的。最起碼90%以上的人可能會賣,會到一定的價格,覺得公平,合理。
艾誠:當你把樂百氏,自己親手創建的這個公司賣給另外一家你認為會更好接力的運營的公司,樂百氏失去了什么?
何伯權:樂百氏的話,可能是品牌很大的衰退了,或者是沒有探索自己獨立的一條路,民族企業的一條路。但這些你說是失去的還是不是失去的很難說。因為我繼續做的話,樂百氏的品牌是不是更好?不知道。是不是探索出一條有意義的路?也不知道。
從樂百氏的角度,那我覺得它最起碼現在看到的收獲還是好的。現在我回去的話,跟原來那些員工聊,我覺得整個檔次提升了好多。從過去鄉鎮企業的員工,變成世界五百強的員工,在里面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他的身價也高了。
艾誠:那你自己呢?失去了什么?你真正想要什么?
何伯權:那就看你怎么說了。很多人就說,你想想那個宗慶后,對吧,中國首富。假如從這個角度來說,是不是你做了的話,就繼續會有更多的錢,那是第一。第二的話就是失去了曝光的機會。但其實最關鍵的話,這個是不是你想要的。可能得到更多的錢,更多的名,但這個是不是你想要的東西。就譬如名不是我想要的,利的話是不是想得到更多的利?想。但我不愿意在那個時候,這樣付出去得到這個錢。就假如要這樣付出去得到這個金錢,那我寧愿不要。
我更希望內心平靜、快樂,能夠更加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做起來的話不是緊繃繃的,是能夠比較輕松,能夠應付的了。最后我覺得質量非常重要,也就是說你的生活質量也好,工作質量也好,必須要有余地。
但如果繼續做企業,就不能留有余地。也就是說創始人要做什么事情的話,都要全力以赴,比如你創業的時候,必須要全力以赴,不然的話你怎么去打得過那么多的對手?別人都不睡覺不吃飯跟你去拼。最起碼我沒有達到那個水平,能夠很輕松地去創業,這個還沒有。
艾誠:你是一個激情主義者嗎?
何伯權:你要成功的話就必須要有激情。所有的創業也好,或者是那個克服困難的勇氣也好,或者是往前沖的一種動力也好,它都是激情帶來的。沒有激情的話,我覺得要成一件事情就很難。
艾誠:所以對于樂百氏來講,你的激情已經燃燒完了,你需要另外一種人生了?
何伯權:對。做企業它畢竟是人生的一個階段,這個世界很大,很多東西你不知道的。你可以經歷很多東西,并不是你第一個得到的就是最好的。你認為那個時候舍不得或者怎么樣,只是你花了心力進去,你覺得這個是最好的,但并不等于是最好。
▍諾亞財富帶給我4000倍投資回報
艾問何伯權 | 如何盡好本分做投資
二十九歲創業,三十二歲成名,四十歲賣了樂百氏,這是何伯權四十歲前的人生履歷。外界眼中他像悲情英雄一樣,被資本傷害,帶著悔恨、氣憤、無奈黯然離場。在哈佛訪學一年后,何伯權低調回國,成立“今日投資”,將自己的下一個十年鎖定在了投資領域。當他連續投出久久丫、七天連鎖酒店、諾亞財富、喜茶等眾多明星項目時,人們知道何伯權又回來了。
艾誠:2003年從哈佛游學回國之后,你很快就以一個天使投資人的身份,支持了當時的一個老部下,樂百氏的老部下做了久久丫,這是你有意為之嗎?
何伯權:這個也是無意中的。其實我離開樂百氏的時候,什么都沒有想,沒有計劃。可能是覺得不成熟,但我覺得它也成熟。你只要知道你有什么,這個世界那么豐富,你可以重新找。所有東西的話我覺得都要專心致志地去做。做樂百氏的時候,我專心致志地去做,然后停了,我也可以專心致地去找我下一步的路。
艾誠:你更像是一個資深的創業者,在孵化企業?
何伯權:對。第一,我都投很早期很早期;第二的話,就是投的很少,一般投早期的話,投都投很多,就廣撒網,我投都是很少的;第三的話就是,我基本上不會去做盡調,我也沒有人去做盡調,大部分的話就都是這樣聊聊天;第四的話就是,別人說你這樣的話,拍腦袋去做決策。我說我腦袋都不拍,我是拍大腿的。談起來覺得這個過癮,這個好,那我就投。這些它就可能都跟常規的投資方式,都不一樣。但我自己堅信一點,就是我必須要做我自己比較熟悉的。
艾誠:你作為這樣如此特別的投資人,能給創業者帶來最大的價值是什么?
何伯權:我覺得最大的價值還是相互啟發,然后更多的是給他們信心跟勇氣。從我接觸的很多創業者來說,一個是方向,方向對不對。方向對了,快一點慢一點無所謂。最關鍵的話你去北京是往北走,而不是往南走,不然的話你越走越快,就離北京更遠了,那這個是方向一定要(對)。
第二的話是節奏。這個節奏的話,創業者很難把握的。就是說該沖的時候不沖,失去了機會;或是不該沖的時候,你拼命往前跑,那最后的話就全部散了。后續資源、資金、質量跟不上,那可能這個公司就沒有了。
第三個的話,就是怎么去找到一個切入口。很多創業者,只是有一個大的途徑,我要做什么什么,但它最關鍵的是你怎么切入,從哪一個口切入,然后它切入之后你能夠生存下來。你只要生存一段時間,那自然會找到未來的一個機會。最怕你一切入,就已經是找錯了口,或者找了一個很大的口,你根本上錢也沒有,經驗也沒有,最后他根本也挖不進去。
艾誠:你最看重這個創始人什么?
何伯權:價值觀。我覺得還是要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真的是做一個好的產品。然后就希望自己,能夠不斷地去進步。
艾誠:在你孵化或者聯合創始的所有企業中,包括樂百氏,哪一個是你最驕傲的產品?
何伯權:最驕傲的產品,我覺得是諾亞財富。汪靜波作為女性來說,真的是非常優秀。她既有柔弱的一面,跟人的關系非常好,但她做起事情來又很有決斷。在情感上面去能夠有很好的一個愛跟包容,去做市場或是做企業,同時她還有很好的戰略。
艾誠:在諾亞財富這個投資案例中,你投入了多少,回報了多少?
何伯權:大概是4000倍,3000倍、4000倍的回報。
艾誠:你投資的項目大多是你非常熟悉的服務類企業,不投互聯網是你的一條底線?
何伯權:我不熟悉,憑什么我在互聯網可以賺到錢。有蔡文勝、李開復、徐小平,這些那么優秀的,對這個行業那么熟悉的,你還要再踩進去,憑什么?我覺得的話最后還是要守住自己。
真的是,每一個人所知道的東西非常非常少。但對于這個世界來說,那么少的東西,已經足夠大了。這個世界上,你占有一點點,已經是足夠足夠的大了。那為什么不去集中精力,就將這個井挖深一點何伯權,而不是擴大。因為再擴大的話,可能表面都沒有水,都是沙漠,那不如就挖深一點。
而且,你真的是要沉得住氣,不然的話你根本上沒機會賺錢了 ,為什么是你賺了?大家都看到這個,都瞪著眼,兩眼發光去賺錢,為什么是你呢?守住這個,賺錢的機會,還是非常非常多。關鍵的話就你能不能守住你熟悉的。
▍帶著激情全力以赴
艾問何伯權 | 企投兩段論的成功之道?
2020年3月28日,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吳曉波頻道定義了新物種——企投家。這一部分人一方面從事于自己所喜歡的實體經濟,為轉型,為升級而進行不懈的努力;另外一方面,他們的部分資金也投入到了金融領域,投入到了龐大的創業浪潮中。這兩種能力聚集到了一個人的身上,出現了一種新的企業家品類,叫做企投家。
艾誠:對于企投家這個群體,你有怎么建議?
何伯權:對于企投家來說的話,邊做企業,邊做投資,這個是不是最好的選擇,那我這個是打問號的。從我自己經歷來說,我希望他要有一個很好的界限去界定。企業就是企業,投資就是投資,只是你是一個連續的一個過程,是一個階段的過程,還是一個同時的過程?那我自己的話就覺得,假如我繼續做樂百氏,我做了投資不會成功,因為樂百氏的話是我的全部,名譽、地位、金錢全部都來自樂百氏。所以我大部分的精力都會集中在樂百氏上面,對其他項目的話,就只是關注。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何伯權(何伯權:別把企業當兒子,總有一個價格讓你賣掉它)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