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小茴香。
圖片
拼音Xiǎo Huí Xiānɡ
英文名FRUCTUS FOENICULI
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實;其根、葉和全草也可藥用。秋季果實初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全草和葉夏秋可采,根四季可采,洗去泥土,曬干。
性狀本品為雙懸果,呈圓柱形,有的稍彎曲,長4~8mm,直徑1.5~2.5mm。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色,兩端略尖,頂端殘留有黃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時有細小的果梗。分果呈長橢圓形,背面有縱棱5條,接合面平坦而較寬。橫切面略呈五邊形,背面的四邊約等長。有特異香氣,味微甜、辛。
鑒別(1)本品分果橫切面:外果皮為1列扁平細胞,外被角質層。中果皮縱棱處有維管束,其周圍有多數木化網紋細胞;背面縱棱間各有大的橢圓形棕色油管1個,接合面有油管2個,共6個。內果皮為1列扁平薄壁細胞,細胞長短不一。種皮細胞扁長,含棕色物。胚乳細胞多角形,含多數糊粉粒,每個糊粉粒中含有細小草酸鈣簇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茴香醛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對照品溶液1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7:2.5)為展開劑,展至8cm,取出,晾干,噴以二硝基苯肼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紅色斑點。
含量測定照揮發油測定法附錄Ⅹ D測定。
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于1.5%ml/g。
炮制小茴香:除去雜質。
鹽小茴香:取凈小茴香,照鹽水炙法(附錄Ⅱ D)炒至微黃色。
性味辛,溫。
歸經歸肝、腎、脾、胃經。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睪丸鞘膜積液。鹽小茴香暖腎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經寒腹痛。
用法用量3~6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拼音Xiǎo Huí Xiānɡ
英文名Fructus Foeniculi
別名谷茴香、谷茴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果實。秋季果實初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有時鹽炒用。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0.6~2m,全株有粉霜,有強烈香氣,莖直立,上部分枝,有棱。葉互生,2~4回羽狀細裂,最終裂片絲狀,長0.4~4cm,寬約0.5mm;下部葉具長柄,基部鞘狀抱莖,上部葉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復傘形花序頂生,無總苞和小總苞;傘幅8~30,不等長;花梗5~30;花小,金黃色。雙懸果矩圓形,果棱尖銳,具有特異芳香氣。花期6~7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各地有栽培。主產山西、內蒙古、甘肅、遼寧。
化學成分含茴香醚、α-茴香酮、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茴香醛等。
性味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
摘錄《中藥大辭典》
拼音Xiǎo Huí Xiānɡ
別名蘹香、蘹香子、茴香子、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茴香、谷香、香子、小香
出處1.
2.《新修本草》名蘹香子,云:“葉似老胡荽極細,莖粗,高五六尺,叢生。”3.《本草圖經》云:“七月生花,頭如傘蓋,黃色,結實如麥而小,青色。”4.《本草蒙筌》云:“小茴香,家園栽種,類蛇床子,色褐輕虛。”5.其后《綱目》亦有“茴香宿根,深冬生苗作叢,肥莖絲葉。”等記載。
依據上述植物特征,再參考《本草圖經》所附"蘹香子"及"筒州蘹香子"圖的形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oeniculum uulgare Mill
采收和儲藏:8-10月果實呈黃綠色,并有淡黑色縱線時,選晴天割取地上部分,脫粒,揚凈;亦可采摘成熟果實,曬干。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0.4-2m。具強烈香氣。莖直立,光滑無毛,灰綠色或蒼白色,上部分枝開展,表面細縱溝紋。莖生葉互生;較下部的莖生葉葉柄長5-15cm,中部或上部葉的葉柄部或全部皮鞘狀,葉鞘邊緣膜質;葉片輪廓主國闊三角形,長約30cm,寬約40cm,四至五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絲狀,長0.5-5cm,寬0.5-1cm。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徑3-15cm;小傘形花序有花14-30朵,花柄纖細,不等長,長0.3-1.2cm;花小,無萼齒;花瓣黃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形,淡黃色,長約1.5mm,寬約1mm,中部以上向內鄭曲,先端微凹;雄蕊5,花絲略長于花瓣,花藥卵圓形,淡黃色,縱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基圓錐形,花柱極短,向外叉開或貼伏在花柱基上。雙懸果長圓形,長3.5-6mm,寬1.5-2mm,主棱5條,尖銳;每棱槽內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資源分布:原產地中海地區。
栽培生物學特性 喜濕潤涼爽氣候,耐鹽,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選地勢平坦、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輕堿性黑土為宜。前茬以玉米、高粱、蕎麥和豆為好。
栽培技術 多用種子繁殖。春播3-4月:秋播9-10月,條播,按行距25cm開溝,溝深5-7cm;亦可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開穴。種子拌細土后均勻散入溝或穴中,覆土1.5-2.5cm,稍鎮壓。每1hm2用種量15-30kg。10-15d出苗。
田間管理 苗高10-12cm間苗,每穴卵苗2株,苗高20-23cm時,每穴留苗1株。生長初期中耕宜淺,施氮肥為主;開花前期增施磷、鉀肥,促進開花結實。天旱要適時灌溉。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灰斑病,可于播種前將種子用50℃水浸3-5min,晾干后播種。蟲害有黃翅茴香螟為害果實,可用7216微生物殺蟲劑粉噴撒,防治幼蟲,效果可達87%-99%。
性狀性狀鑒別 雙懸果細圓柱形,兩端略尖,有時略彎曲,長4-8mm,直徑1.5-2.5mm;表面黃綠色至棕色,光滑無毛,頂端有圓錐形英杰棕色的花柱基,有時基部有小果柄,分果長橢圓形,背面隆起,有5條縱直棱線,接合面平坦,中內色較深,有縱溝紋。橫切面近五角形,背面的四邊約等長。氣特異而芳香,味微甜而辛。
以粒大飽滿、黃綠色、氣味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 分果橫切面:外果皮為1列切向延長的扁平細胞,外被角質層。中果皮為數列薄壁細胞;有6個油管,果棱間各1個,接合面2個,內含紅棕色油脂;維管束位于果棱部位,周圍有大形網紋細胞,韌皮部位于木質部兩側上方。內果皮為1列細胞。種皮細胞扁平,蚋含棕色物質。種脊維管束位于接合面的內果皮與種皮之間。胚乳細胞含糊粉粒和少數脂肪油,糊粉粒含細小草酸鈣簇晶。胚小,位于胚乳中央。
化學成分果實所含揮發油的組成很復雜,主要成分為反式-茴香腦trans-anethole 63.4%,其次為檸檬烯limonene13.1%,小茴香酮fenchone l2.1%小茴香圖片,其他有愛草腦estragole4.7%,γ-松油烯γ-terpinene 2.7%,α-蒎烯α-pinene 1.9%,月桂烯myrcene 0.7%,β-蒎烯β-pinene 0.4%,樟腦camphor0.2%,樟烯camphene 0.1%,甲氧苯基丙酮methoxyphenyl acetone 0.1%及痕量的香檜烯sabin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對-聚傘花素p-cymene,1,8-桉葉油素1,8-cineole,4-松油醇4-terpineol,反式-小茴香醇乙酸酯trans-fencho- lacetate,茴香醛anisaldehyde等。果實脂肪油中經鑒定的十六種脂肪酸組成有:10-十八碳烯酸10_octadecenoic acid 38.0%,花生酸arachic acid 31.4%,棕櫚酸plmitic acid 21.2%,山崳酸behenic acid 2.8%,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2.2%,硬脂酸stearic acid 2,2%,月桂酸lauric acid 0.2%,十五碳酸pentadecanofc acid 0.2%,二十一碳酸henicosanoic acid 0.2%等。果實還含豆甾醇stigmasterol,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由棕櫚酸、花生酸、山萮酸與大于十八碳的高級醇所成的蠟混合物小茴香圖片,β-谷甾醇β-sitosierol,花椒毒素xanthotoxin,α-香樹脂醇α-amyrin歐前胡內酯imperatorin,香柑內酯bergapten及印度榅桲素marmesin。
藥理作用1.對消化道系統的作用:1.1.對胃腸運動的影響:小茴香對家兔在體腸蠕動有促進作用。茴香腦2.5×10(-5)g/ml對小鼠離體腸管有興奮作用,濃度增高則出現松弛作用,松弛的腸管對乙酰膽堿亦無反應。小茴香揮發油對小鼠離體腸管初期為興奮作用,隨后則使之弛緩,此松弛作用約為罌粟堿的25%,茴香腦約為28%,茴香酮約3%,茴香醛約為4%,檸檬烯約為2%,桉葉油素約為1%。揮發油作用于豚鼠回腸縱行肌肌束,增強其收縮,EC50為6-7μg/ml。小茴香丙酮浸出物對鵪鶉離體直腸有興奮作用,有效成分是茴香腦,收縮反應是組胺樣作用。將充水的微小氣球植入兔幽門括約肌層,記錄氣球內壓的變化觀察胃運動,在靜注戊巴妥鈉抑制胃運動的狀態下,口服小茴香24mg/kg,可使胃運動出現有意義的恢復,尤以給藥后30分鐘和35分鐘時,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差別。
1.2.抗潰瘍作用:小茴香600mg/kg十二指腸或口服給藥,對大鼠胃液分泌的抑制約38.9%,對Shay潰瘍胃液分泌的抑制為34.9%,而對應激性潰瘍胃液分泌的抑制為33.8%。但小茴香末口服或十二指腸給藥,不論對阿司匹林誘發的大鼠潰瘍或應激性潰瘍均無明顯效果。
1.3.利膽作用:小茵香有利膽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并使膽汁固體成分增加。
2.對氣管的作用:小茴香揮發油對豚鼠氣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將揮發油溶于12%乙醇給麻醉豚鼠灌胃,可使氣管內液體分泌增加,切斷胃神經不產生影響,認為此作用不是通過胃反應引起。
3.對肝的作用:對部分肝摘除大鼠,給小茴香揮發油10天,肝組織再生增加,肝的重量比對照組增加。
4.性激素樣作用:雄大鼠給小茴香丙酮浸出物15天,睪丸、輸精管的總蛋白含量減少,精翼和前列腺的總蛋白則明顯增加,這些器官的酸性、堿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雌大鼠用丙酮浸出物10天,出現陰道內角化及性周期促進,乳腺、輸卵管、子宮內膜、子宮肌層重量增加,認為小茴香有雌激素樣作用。另有報道,認為有效成分為茴香腦及其聚合物如二聚茴香腦。
5.其他作用:小茴香揮發油、茴香腦對青蛙都有中樞麻痹作用,對蛙心肌開始稍有興奮,接著引起麻痹。對神經肌肉呈箭毒樣麻痹,肌肉自身的興奮性減弱,由小茴香提取的植物聚多糖有抗腫瘤作用。揮發油對真菌孢子、鳥型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滅菌作用。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小茴香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