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的產地分布,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中國茶葉的產地分布。
世界的主要產茶地區從世界上看,現在能夠出產茶葉的國家一共有五十多個,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最北的地區是北緯的是49°茶葉的產地,位于前蘇聯,我國相同緯度地區已經不出產茶葉了(大致相當于我國東北的北部,北京大致是北緯40°);最難的地區是南緯33°,在南非。
世界上有茶園的國家雖然不少,但是中國、印度、斯里蘭卡、印尼、肯尼亞、土耳其等幾國的茶園面積之和就占了世界茶園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世界上每年的茶葉產量大約有300萬噸,其中百分之八十左右產于亞洲。也就是說世界茶葉生產的集中度是比較大的,也許這樣才有“規模效益”。
世界的茶葉的產量中,品種最多的是紅茶,占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但是紅茶不是我國出產的強項,吾國國民對紅茶的喜愛不及綠茶。
我國是出產綠茶最多的國家,所產綠茶占世界綠茶總產量的近百分之六十。
茶葉總產量最大國家是印度。他們占有茶葉生產的天時地利。但是這件事情是可以人為的,我們需要努力。
中國茶區在我國的許多的省份都出產茶葉,但主要集中在南部各省。基本分布在東經94--122度、北緯18--37度的廣闊范圍內,有浙、蘇、閩、湘、鄂、皖、川、渝、貴、滇、藏、粵、桂、贛、瓊、臺、陜、豫、魯、甘等省區的上千個縣市。茶樹最高種植在海拔2600米高地上,而最低僅距海平面幾十米。在不同地區,生長著不同類型和不同品種的茶樹,從而決定著茶葉的品質及其適制性和適應性,形成了一定的、頗為豐富的茶類結構。
我國的茶園面積總數很大,但是單位面積的茶葉產量不大,還不到世界平均單產的一半,應該說生產上的潛力是很大的。但是我國目前60多萬噸的茶葉年產量中,名優茶的產量較小,只占到總產量的百分之十一。同時我國的年人均茶葉消費量也不大,大約只有300克左右,如果茶葉增產,國內對一般茶的消化能力增加幅度很有限,當然潛力是很大的。對于具體的茶葉企業來說,雖然300克(六兩)的人均數不大,但是市場的總規模很可觀,關鍵看企業的產品和市場的運作能力。
我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采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系全國性劃分,用以宏觀指導;二級茶區,系由各產茶省(區)劃分,進行省區內生產指導;三級茶區,系由各地縣劃分,具體指揮茶葉生產。
國家一級茶區分為4個,即華南茶區、西南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
茶葉的產地分布
江北茶區:南起長江,北至秦嶺、淮河,西起大巴山,東至山東半島,包擴甘南、陜西、鄂北、豫南、皖北、蘇北、魯東南等地,是我國最北的茶區。江北茶區地形較復雜,茶區多為黃棕土,這類土壤常出現粘盤層;部分茶區為棕壤;不少茶區酸堿度略偏高。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
江南茶區:在長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連江以北,包括粵北、桂北、閩中北、湘、浙、贛、鄂南、皖南、蘇南等地。江南茶區大多處于低丘低山地區,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廬山、安徽的黃山等。江南茶區基本上為紅壤,部分為黃穰。該茶區種植的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以及少部分小喬木型中葉種和大葉種。該茶區是發展綠茶、烏龍茶、花茶、名特茶的適宜區域。
西南茶區:在米侖山、大巴山以南,紅水河、南盤江、盈江以北,神農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東的地區,包括黔、渝、川、滇中北和藏東南。西南茶區地形復雜,大部分地區為盆地、高原,土壤類型亦多。在滇中北多為赤紅壤、山地紅壤和棕壤;在川、黔及藏東南則以黃為主。西南茶區載培茶樹的種類也多,有灌木型和小喬木型茶樹,部分地區還有喬木型茶樹。該區適制紅翠茶、綠茶、普洱茶、邊銷茶和名茶、花茶等。
華南茶區:位于大樟溪、雁石溪、梅江、連江、潯江、紅水河、南盤江、無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包括閩中南、臺、粵中南、海南、桂南、滇南。華南茶區水熱資源豐富,在有森林覆蓋下的茶園,土壤肥沃茶葉的產地,有機物質含量高。全區大多為赤紅壤,部分為黃壤。茶區薈集了中國的許多大葉種(喬木型和小喬木型)茶樹,適宜制紅茶、普洱茶、六堡茶、大葉青、烏龍茶等。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中國茶葉的產地分布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