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的營養價值(萵筍的功效與作用),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萵筍的營養價值(萵筍的功效與作用)。
原產中國華中或華北。地上莖可供食用,莖皮白綠色,莖肉質脆嫩,幼嫩莖翠綠,成熟后轉變白綠色。植物學性狀:直根系,移植后發生多數側根,淺而密集,主要分布在20-30cm土層中。莖短縮。葉互生,披針形或長卵圓形等,色淡綠、綠、深綠或紫紅,葉面平展或有皺褶,全緣或有缺刻。短縮莖隨植株生長逐漸伸長和加粗,莖端分化花芽后,在花莖伸長的同時莖加粗生長,形成棒狀肉質嫩莖。肉色淡綠、翠綠或黃綠色。圓錐形頭狀花序,花淺黃色,每一花序有花20朵左右,自花授粉,有時也會發生異花授粉。瘦果,黑褐或銀白色,附有冠毛。
萵筍喜冷涼氣候,而夏秋萵筍的生長期正值高溫季節。高溫長日照,易引起萵筍先期抽苔,導致萵筍瘦長,品質差,產量低,是制約夏秋萵筍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首先要選擇耐熱性強,對日照反應不敏感,不易抽苔的品種。
根據萵筍葉片形狀可分為尖葉和圓葉兩個類型,各類型中依莖的色澤又有白筍、青筍和紫皮筍之分。尖葉萵筍:葉片披針形,先端尖,葉簇較小,節間較稀,葉面平滑或略有皺縮,色綠或紫。肉質莖棒狀,下粗上細。較晚熟,苗期較耐熱,可作秋季或越冬栽培。主要品種有:柳葉萵筍,北京紫葉萵筍,陜西尖葉白筍,成都尖葉子,重慶萬年樁,上海尖葉,南京白皮香早種等。圓葉萵筍:葉片長倒卵形,頂部稍圓,葉面皺縮較多,葉簇較大,節間密,莖粗大(中、下部較粗、兩端漸細),成熟期早,耐寒性較強,不耐熱,多作越冬春萵筍栽培。
萵筍肉質細嫩,生吃熱炒均可。常吃萵筍可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萵筍葉的營養遠遠高于萵筍莖,葉比其莖所含胡蘿卜素高出72倍多,維生素B1是2倍,維生素B2是5倍,維生素C是3倍,因此萵筍葉丟棄不吃,實在是太可惜了。
1.利尿通乳
促進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對高血壓、水腫、心臟病人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2.防癌抗癌
具有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對有缺鐵性貧血病人十分有利。萵苣的熱水提取物對某些癌細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來防癌抗癌。
3.通便排毒
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幫助大便排泄,可用于治療各種便秘。
看葉子:萵筍的葉子挺實,包裹緊密的更嫩;
用手掐:用手掐一下萵筍,越嫩的越脆;而且或有奶白色汁液流出來的水分充足;
無銹斑:萵筍葉子斷口或褶皺的地方沒有銹斑。
萵筍葉子發蔫,莖或葉子有鐵銹色斑出現,這樣的萵筍水分流失較大,口感不好。萵筍莖顏色嫩綠的更嫩,顏色發白的是長老了的。
萵筍泡水保鮮法:將買來的萵筍放入盛有涼水的器皿內萵筍的營養價值,一次可放幾棵,水淹至萵筍主干1/3處,放置室內3-5天,葉子仍呈綠色,萵筍主干仍很新鮮,削皮后炒吃仍鮮嫩可口。
萵筍怕咸,鹽要少放才好吃。
萵苣下鍋前擠干水分,可以增加萵苣的脆嫩萵筍的營養價值,但從營養角度考慮,不應擠干水分,這會喪失大量的水溶性纖維素。
焯萵苣時一定要注意時間和溫度,焯的時間過長,溫度過高會使萵苣綿軟,失去清脆口感。
心悸、淋巴結核、早泄、遺精、陽痿、濕疹、寒性胃痛、慢性支氣管炎、痹證、冷哮、痛風、痢疾、夜盲癥者不適宜。
萵筍剝去老葉,削皮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備用。
烹飪萵筍宜大火快炒,以保存其營養素及風味,加入少許醋,更有利于保留營養素。
提示:萵筍的葉子所含的營養素比萵筍本身的營養素含量還豐富,不要丟掉。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萵筍的營養價值(萵筍的功效與作用)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